第二百六十九章 磨刀石

  ;

  杨震这个看起来相当宏大的移民计划,管让李延平与高禹民都有些吃惊,但一想到他所说的原因并不是没有出处,两个人也就都沉默了。..

  自一八事变以来,经历过多年游击战争的两个人,对于日军屠杀抗联游击区姓的事情并不陌生,甚至都亲身经历过,亲眼见过。

  将对峙地区的姓全部北迁松花江以北、根据地的内部,眼下的形势之下,虽然也会开始很显得很难,但对于这些姓来说无疑是一种保障手段。至少可以让这些姓免受战火的涂炭与日军的屠杀。

  如果杨震的这个计划真的按照他的设想来执行的话,那么训练这些北迁姓适龄兵员也的确需要一个得力的人手,而且一定要经历过正面运动战的人手来执行。这样他才知道部队作战之的优缺点,可以采取对应的方法来训练这些潜的预备兵员。

  杨震说的没有错,刘长顺的性格有些过于瞻前顾后,缺乏灵活性。调任这个实际上已经成为整个吉东军区大的预备兵员基地的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还是很适合的。

  至于杨震谈到的预备兵员问题,担心过征兵会影响到根据地自身的李延平之前的确反对。而且态还很坚决,因为他看来,那无疑于杀鸡取卵。将根据地内的适龄男子都征了兵,失去了主要劳动力后,地谁种?不种地,根据地内的姓、军队吃什么?

  由于担心杨震过扩编部队,出涸泽而渔,影响到根据地的民生。李延平那晚与杨震讨论完部队扩编事宜后,专门抽出时间,仔细审查了佳木斯缴获的伪满三江省的人口资料。

  得出占领了三江省主要人口集的佳木斯、桦南、宝清、勃利、依兰沿江地区后,根据地内的人口基数已经大大超过自己预想。加上根据地原有的人口,现实际控制的人口已经达到上万这个数字后,对其扩编的计划,也就不反对了。

  李延平看来,现既然根据地内人口数量已经有了一个大的增加。只要征兵的数量不超过一定的底线,应该不会给根据地内的生产带来太大的影响。即便有,也会控制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所以杨震对北迁的居民实行军事化管理,训练预备人员的想法,他并没有反对。

  看着沉默下来,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的李延平,杨震丢出了一个甚至让郭邴勋也有些吃惊不已的大炸弹:“政委,我决定将刘长顺调任一分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要富锦南部地区组建一个大型的战术合成训练基地。”

  “今后不仅所有的兵都要那里进行军事训练,就是完成扩编的部队也要不定期的以旅、团为建制,到那里进行战术合成演练训练,以及步炮协同训练。如果形势允许,两个纵队还要定期返回那里进行纵队级别的合成训练。”

  “除了这些之外,那里还要承担各级教导队的培训任务。包括原来本部队教导队培训的连排干部内,所有的预提干部都要那里进行一个月到三个月的培训。尤其是各级参谋人员,必须要经过那里的培训,考试合格之后才允许上岗。”

  “为了提高部队的技战术水平,让兵上战场之前快的熟悉日军战术。我准备从我们之前历次作战俘获的日军战俘之挑选出经过争取,可以为我们效力的人,组建一个大队级别的日军战术分队。装备包括日军军装内的全套日式装备,专门作为陪练。”

  “这些人都是日军经过严格训练出来的军官、士兵,对日军的各种战术,尤其是基础的步兵、炮兵战术极为熟悉。用他们作为磨刀石,可以我们的干部、战士上战场之前,对敌人有了一个真正的了解,熟悉日军的作战风格。尤其是组建的部队,可以让他们提前感受战场上的氛围。”

  “而且我们也可以与这支日军分队进行战术演练的同时,可能的较为全面寻找出日军战术上的弱点来,制定针对性的破解战术。以将来的作战之,加有效的打击敌人。以小的代价去换取大的战果。”

  “有了这种部队,我们的作战经验很多就不用到战场上去用战士的生命和鲜血去换。摸着石头过河,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形成一个长期的,有效的训练系统和手段,才是我们现应该做的。”

  “而建设这样的一个关系到我军后续展的综合性训练基地,没有一个经过实战考验,经验丰富的指挥员是不行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坚持调刘长顺这个经过战火考验,并有过合成作战经验人去一分区担任司令员的主要原因。除了生产建设兵团之外,要任务就是组建这个综合训练基地。”

  说到这里,杨震看着面前的被自己这个他们看起来可能有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弄的目瞪口呆的几个人,没有意的继续道:“管我不想承认,但有一点我们却是不得不承认,日军的基层军官的作战素质,尤其战场指挥能力,还是我军相差甚远的。

  “我们只有学习他们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短处,才能以小的代价,加有效的消灭他们。这也是战争学习战争的一手手段。”

  “说实的,我还曾经想使用日军战俘,正规的日军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作为我们各级教导队,尤其军事指挥员教导队和为我们培养我们现奇缺的参谋教导队作为基础教员使用。”

  “管我不想承认,但现实却告诉我们,日军经过其陆军士官学校严格而正规培养出来的基层军官,其无论是指挥能力还是基本的技战术水平的确远远的高于我们这些教导队一类速成班培养出来的干部。”

  “我们各级教导队合格的教员奇缺的情况之下,放着这些人不用,实有些可惜。如果能从被俘的日军军官选拔一些愿意为我们效力的人员充当各级教导队的教员,与全部由日军原班人马组成的这个假想敌部队作为磨刀石相互配合。可以有效的短时间之内使我军的素质短时间之内有一个大的提升。”

  “只是有些担心这些人耍滑头,出工不出力,有意的歪曲教学内容,甚至会鼓动我们各级学员叛变,才没有实施。不过,这些人管不能直接作为教官使用,但是编制一些基础教材还是可以的。”

  杨震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个想法早此次战役之前就已经有了。而让他产生这个想法的原因是部队面临各级教导队军事教员奇缺,大多数只能靠临时抽调的各级军事主官抱佛脚的现状。

  这也是杨震为什么只能集抓营团级干部教导队和参谋人员教导队。而将其他各级干部的培训放到各自部队进行。因为他实没有精力,各级军政主官都不能长期脱离部队的情况之下,兼顾太多。

  虽然这些从部队抽调出临时抱佛脚的教官们,实践经验也算得上丰富,但理论基础却是极为匮乏。很多人甚至就是看地图这种军事指挥员基本的功课,也是老黑顶子秘营时才学会的。

  基层干部的培训之,大多只会拿着杨震编出来的教材照本宣科,多再加上自身的实践,也就是各自的土经验。这样教出来的学员,很多都是按照自己教员的经验带兵,形不成一个统一的风格。但现实逼迫之下,也只能先暂时维持。

  相对于水平参差不齐,但依赖自身经验也好,照本宣科也好,但总算还能勉强对付的干部教导队来说。本身就是挑选参军的伪满国高学生组成参谋教导队,虽然因为相对较高,而水平虽然要好的多,但教员方面是严重的匮乏。

  培养部队目前缺乏的作战参谋的参谋教导队,刚一开始教官、教材编成几乎都郭邴勋一个人干。后来培养出部分人才后,情况才略微好转,虽然依旧面临教员匮乏的局面,但多少可以有人帮上忙了。

  那些先期培养那些数量并不多的参谋,一方面要应付部队繁重,因为人手不足而几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工作。一方面还要千方计的抽出时间换班去参谋教导队充当教员,为入队的师弟授课。

  这样两头兼顾,使得本身就人数有限的各级参谋,加是分身乏术。部队开始大规模扩编的情况之下,本身就严重缺乏的各级参谋人才,现已经成为摆杨震面前选的难题。

  要知道,原来野战军才三个旅的编制,加上三个军分区,已经让参谋人选捉襟见肘了。除了配给各旅的人选之外,作为军区司令员的杨震以及军区参谋长的郭邴勋,身边的所有参谋加一起还不到十个人。

  而就这个十个人承担了整个军区的战术、测绘、训练、队列、情报集成,甚至通讯、保密等所有的参谋业务。平时倒还好说,还能勉强的应付。但是一旦战时忙的几乎是团团转,经常出现顾得了脑袋顾不了脚。

  很多战术上的问题,甚至基础的战术问题,杨震与郭邴勋都要亲自去抓。不仅浪费了很多本身战时就很宝贵的时间,还牵扯了两个人极大的精力。而一到战时,参谋教导队的学员们充当教官的师兄们实抽不出空来的情况之下,只能被放了鸽子,按照教程自学。

  原本就已经捉襟见肘的参谋人选,眼下部队的规模整整翻了两番,合格的参谋人员是加奇缺。应急抽调部分连排军官,不仅影响到了基层部队的战斗力,而且这些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人员很多的时候根本就无法胜任。真正成了后世说的瞎参谋了。

  管杨震不想承认,但战场一番较量下来,杨震也不得不承认,日军高级军官虽然很多的时候以蛮干著称,但其经过正规而严格培训出来的基层军官的确能力出色。基本功异常扎实不说,主动意识也极强。

  日军军官除了应招的部分高生外,很大一部分人经过了三年地方幼年军校、两年央幼年军校以及陆军士官学校两年总计长达十余年虽然有些僵化,不适合战时大规模扩军,但严格甚至近似乎残酷体制培养出来的日军基层军官的确可以称得上一流。

  如果说二战的德国参谋军官是这个时代优秀的参谋军官的话,那么经历了十余年专业培养的日军基层军官可谓是世界上优秀的基层军官。关键的是,这些基层军官并不像日军高层那样刻板、僵硬。技战术水平,绝对是世界上第一流的。

  正是有了这个认识,杨震才会想从日军战俘之挑选部分可以为自己效力。至少可以充当各级技战术教员。只是出于形势上以及安全上的考虑,才让他不得不有所顾忌。

  而成立假想敌部队这样后世几乎所有军事强国普遍的做法,也是他早就有的想法。组织部队战斗之余进行逼真而又严格的诸兵种合成训练,并利用俘虏的日军战俘充当磨刀石,以较短的时间之内提高部队的技战术水平。并短的时间之内找出部队训练上的短板,为部队的训练、作战、编成和装备的调整提供第一手资料。

  这个他构思的大型综合训练基地,就是他仿造后世美国陆军欧堡训练基地以及解放军的白城训练基地组建的。之所以选择富锦,是因为那里地形相对复杂,基本具备了北满地区的主要地形。而且有日军修建的富锦要塞可以作为攻坚训练基地。

  这个富锦要塞虽然刚刚动工兴建不久,就因为战事的原因丢掉。但基础设施却已经修建完毕,各种工事已经大致成性。正是可以作为部队攻坚训练,以及制定攻坚战术一个现成的训练场地。

  相对于对杨震这个思路有些不理解的李延平和高禹民来说,几个人唯一有过留学经验的郭邴勋虽然也被杨震的想法震撼了,但他只是略一思便明白了杨震这个想法的真实意图。

  想明白因果后,郭邴勋对于杨震这个使用日军战俘组建一支采用日军原装装备以及战术的对抗性的部队,用来充当部队训练的磨刀石的想法第一时间便表示了支持。甚至对于杨震想要使用日军战俘充当各级教导队的基础教员一事,他也表示了支持。

  郭邴勋看来,杨震的这种思路虽然显得有些超前,但却很适合部队扩编即的情况。部队扩编完毕后,以团一级为基础建制轮番的拿这个日军大队练手,可以使兵早的接触到战场。编制的部队也可以早的进入状态,极为有利于部队的快成长。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抗日之我为战神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