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沉刀军刺”冒着酷暑前来打赏。
邓铭文没有再多说,翻了一下这份风格迥异的报纸,报纸无论排版布局和内容都很新颖,那个编委会的名单很长,组成人员很复杂,有不少是江湖上成名的老大,黑白两道都有,杜月笙和黄金荣也赫然在其中。这给邓铭文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份报纸背景乱七八糟的,应该跟共c党没有什么关系,共c党人洁身自好肯定不会跟江湖人物混在一起”“。
但是,邓铭文已经没有心情看下去了,七卢沟桥的枪声事关重大,这消息确不确切?。
他身居党国要职自然知道在宛平发生军事冲突意味着什么,九一八事变最高当局可能会觉得中日间的冲突远在关外,算是疥癣之疾,所以不会放在心上;但是,日军在卢沟桥挑起事来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因为此时日军已经入关,大量分布在平津一带,一旦打起来平津危殆,而平津在北方的地位之重不亚于南京,平津一失,华北就失去了屏障,千里大平原一下子就暴露在日军铁蹄之下了,国军如何抵挡?只怕国土沦陷是早晚的事情。
只是这消息准确吗?他忽然大声道:“来人啊”
邓副官长立刻走了进来:“司令。”
“立刻给我往南京发电,探听一下北平有没有什么突如其来的消息。”
“是。”邓副官长应了一声刚想离开,却又被邓铭文唤着了:“再联系一下戴笠在上海的人,看看他们那里有没有关于平津的消息。”
赵翰青知道他下达这个命令是因为不相信这个消息的真假,邓铭文让人去调查反倒不用他费尽唇舌去解释了。
没有多久,邓副官就带来了确切的消息,驻在北平宛平县的二十九军一部的确是已经跟日军打起来了。战斗很jiliè。这个消息也是军统上海站的情报人员刚刚得到的,南京方面还没有回电。
邓铭文情绪一下子低落下去了,脸色也变得很难看,他做梦也想不到中日双方会真的打起来了。这究竟是一场意外的冲突,还是真的像赵翰青说的那样是日军拉开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他忽然想起来跟赵翰青打赌的事情,他记得赵翰青断言日军要在这个夏季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且还是从北方先开始的,这两点竟然都应验了,小师叔是蒙对的还是有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的本事?他就深深看了赵翰青一眼,神色很是复杂。心里又安慰自己,或许这只是一个巧合,日本人未必敢真的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可是有数百万军队,日军能有多少人?中国这么大底盘,日军那点人撒开了还不跟锅里撒盐似的。
赵翰青好像看穿了他的心思。郑重其事道:“不要存侥幸心理,这不是意外的军事冲突。这是日军蓄意已久的挑衅。他们处心积虑这么久了,准备的差不多了,现在就要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了,而且不久日本就会在淞沪一带或者是东南沿海登陆开辟另一个战场。”在赵翰青记忆中日军好像后来还从广东沿海登陆,至于有没有从福建沿海登陆就记不得了。
邓铭文这时也一下子想起来以前赵翰青好像说过日军日过侵华会选择开辟一北一南两个战场,还断言日军在南方的战场就是在江浙一带。尤其是上海,可能就是日军登陆的主战场。
他不由得沉思起来,越想越觉得有这种可能,因为他作为身居高位的军人自然知道日军开辟一南一北两条线的确是最佳的作战方案。可以让南京政府陷入南北夹击的恐慌,而南线唯有上海是最佳的战略地点。因为上海有中国最大的码头,朔江而上更是可以深入中国的腹地,打下上海可以为日军源源不断地输送物资;同时因为上海在中国的地位是任何一座城市都无法替代的,上海一失,肯定会举国震惊,不但影响军民士气,中国的经济命脉也等于被扼住了喉咙。还有一点就是上海距离南京很近,上海一失,南京震动,想要守住就难了,而南京一失,中国危也。那么,日军在南方的主战场真的会选择上海?
邓铭文之前还真没好好想过这件事,现在越想越心惊,难道赵翰青的这一预言也会应验?不过,他心里又有一丝侥幸,:“上海有租界,日军如果进攻上海肯定会损害西方列强在华的利益,尤其是美、英、法三国在上海拥有租界岂会容许日本胡作非为?日本人投鼠忌器未必敢得罪美、英、法三国吧?”
“德国在欧洲磨刀霍霍,英法两国早已经坐卧不安了,欧洲大战一触即发,你以为他们还会顾上上海的租界?再说了日本只是侵占中国的领土,如果他们答应不侵入租界你说美、英、法三国还会干涉吗?我想肯定会袖手旁观的。”
赵翰青对国际局势的了如指掌让邓铭文惊讶不已,且自叹弗如,比起来师叔自己这个中将司令就太不够资格了,叹道:“师叔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铭文自叹弗如。”
“嘿嘿,我没事喜欢看看报纸,龙腾公司跟外国人做生意,我就通过盛千秋从外国人那里了解了一点海外的情况。”赵翰青现在对世界局势的了解也不完全是来自他的记忆,他为了弥补自己历史知识的不足,到上海后想尽一切办法增强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再与他的记忆互相印证,这才对世界局势了然于胸。
“上海临海,日本的海军很强大,军舰可以在海上炮轰岸上,淞沪一带海岸线很长,又无险可依,日本的海军陆战队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登陆,该如何防守呢?而且淞沪兵力不足,日军如果真的进攻上海,根本无法防守。”邓铭文紧锁眉宇,脸上忧色更重。
淞沪虽有警备司令部和卫戍司令部两个司令部,但是在上海市区的驻军并不多。警备司令部只有不到两个团的兵力,还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警察部队和保安团,而且警备司令部那个杨司令也是个软骨头,指望抵抗日军想都别想。而卫戍司令部这边加上司令部直属的警卫团也只有两个团的兵力,其余的队伍都有各自的防区,而且远离上海市区。
上海的中国驻军之所以这么少是因为驻扎在根据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后中日签订的《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不能在上海市区驻防。
但是,蒋委员长也不是那么愚蠢,后来看到日军在上海渐渐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沪宁近在咫尺。如果说共c党是心腹之患的话,日本人就是腋下之患,对于蒋委员长来说一样寝食难安,所以,他才动心思成立了淞沪卫戍司令部。
不过。淞沪卫戍司令部成立之初遭到日本的强烈抵制和反对,同时。日方还鼓动美、英、法三国出面以危险到租界安全为由向南京国民政府施压。
蒋委员长这一回横下了心死活不向诸国让步。还拿出了日军不断在平津大肆增兵和在上海悄悄增兵的事实来跟日方讨价还价,又向美、英、法三国打小报告说日军海军陆战队从最初的两千多人已经悄悄增加了几倍的事实。
美、英、法三国也担心日军在上海势力太大危险到租界的安全,同时日本在华的军事力量增大也严重影响到诸国在华的利益,在诸国心里中国人并不可怕,就像一头大象,虽然庞大。但是性格温和没有任何的危险性;而日本人就不同了,他们就是豺狼,是毒蛇,不但具有很大的野心。还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和危险性,咬上一口会毙命,所以,美、英、法三国对中国在上海增强军事力量就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在他们看来正好可以让中国和日本在上海的军事力量互相牵制。
日本人就己方在上海悄悄增兵一事本来就心虚,最后,因为孤掌难鸣反对无效也不得不默认了淞沪卫戍司令部成立的事实,反正日本正在阴谋吞没整个中国,也犯不着为此跟中国立即撕破脸开战,毕竟时机还未到。日本人虽然骄横野蛮,但是也懂得进退,要不然也不会在战败之后夹着尾巴好多年等国力恢复之后又开始在海疆与邻国挑起事端了,这就是日本人的狡猾奸诈之处。当然,这是后世之事。
日方虽然被迫默许中国成立了淞沪卫戍司令部,也强烈要求淞沪司令部不能设在在上海市区,而且不能在市区驻军。
这一点,中方做了让步。
但是,邓铭文久在老蒋身边也学会了委员长的圆滑,你不让我的司令部驻扎在上海市区,那好,我就住在跟市区隔一条马路的郊区行吧,你不让我在市区驻兵,我的部队就驻扎在毗邻市区的郊区行吧,日本人只能起的干瞪眼。其实,随着城市的扩增,市区和近郊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最终,淞沪军在毗邻上海市区的地方住扎了一个团,司令部这边还有警卫团,而警卫团无论人数还是战斗力都远超普通的一个陆军甲种团,所以,算起来淞沪军在上海足有两个半团的兵力。
日本人知道被中国人耍了,但是中方没有违反协定,除了骂几声支那人可恶之外,只得捏着鼻子把这坨大便吞了下去。当然日本人之所以咽下了这口气可能这点儿中国军队在骄横的日军眼里跟一撮蚂蚁没什么区别吧。
上海的中国驻军的确是太少了,如果日军真的选择从上海登陆,卫戍司令部和警备司令部在上海的那点兵力加在一起也不够日军塞牙缝。邓铭文很清楚,就是再加上他手上的几万刚刚组军的乌合之众想要与战斗力强悍武器先进的日军决战胜率也几乎是零,想到这里他的脸色更难看了,他这个刚刚上任的淞沪卫戍司令可是够倒霉的。
邓铭文虽然还看不透卢沟桥事变究竟是一场意外的冲突还是真的想赵翰青说的那样是日军拉开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但是,他已经生出了深深的危机感,现在,邓铭文关于日本人弹丸之地侵华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想法已经完全被颠覆了,狗日的日本人就是疯子。对疯子而言什么事请都可能发生。
“如何守着上海请师叔教我。”
“上海无险可依,日本军舰可以从吴淞口长驱直入,而南京至今没有做出跟日本人彻底撕破脸打一仗的决心,也就是说在日军登陆上海之前别想得到最高当局的什么支持,而上海警备司令部和淞沪卫戍司令部防区和职责有些模糊,主次更是不清楚,更别说同心协力抵抗日军了,请问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又怎么能受得住?打到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辛辛苦苦积攒的这点儿家业彻底完蛋。”
在邓铭文看来只要他能守住上海就是他的其他防区尽失也可以向他的校长大人交代了,因为上海对于整个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但是,他最后的一点幻想被赵翰青毫不客气地就击碎了。神色沮丧地道:“谁能想到这个显赫的位置竟然是坐在火山口,悔当初不听你言非来上海趟这浑水不可,唉,我真是倒霉。”
赵翰青心里鄙视了他一下,谁叫你不听老人言呢。活该你吃亏在眼前。不过,无论从民族大义还是师门小义他都不会熟视无睹的。可以说自从邓铭文不听自己劝告执意要到上海任职他就开始考虑怎样才能帮助邓铭文摆脱危机。这么些天他总算想出了一些眉目了,谈笑间管叫倭寇灰飞烟灭。
邓铭文看到赵翰青的神情不由得心中一动,小师叔智计百出,瞧他胸有成竹的样子只怕是有办法了,想到这里心中一动,突然站起来朝赵翰青一揖道:“劳烦师叔想想办法。等我应付过去这场危机自当想办法兑现先前的赌注。”
赵翰青闻听此言精神一震心头狂喜,这一会可真是大发了,一个正规师的番号啊,等于是自己一下就拥有了一个师的兵力。不,是一个军的兵力,一个满员甚至超编的加强师的战斗力难道还比不上那些严重吃空额的杂牌军吗?答案是肯定远超杂牌军,哈哈,这样一来中原绿林中还有谁会是自己的对手?嵩山那个土匪头子马王爷挖空心思想要将镇嵩新军披上正规军的外衣,但是忙乎了半天也没有如愿,自己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达成心愿了,真乃是天助我也。
他心中虽然狂喜,表面上依然装模作样地蹙眉沉思。良久,才缓声道:“也不是不可以,其实形势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哦,请师叔赐教。”
“现在日军的作战意图已经暴露了,而日本人一向瞧不起我们完全可以从容布置与日本人打一仗。而且,日本人一向狂妄,看不起南京政府和中国军队,也不觉得中国敢与他们一战,所以,我们主动与日作战的战略意图就不会轻易暴露,这样一来,就等于是掌握了先机,已有心算无备最起码也多了五成胜算,再加上地利人和,最少有八成的胜算。”
邓铭文一听精神振奋,但是他立刻就想到了另一问题:“日军会留给我们从容布置的时间吗?只怕他们想的是如何打我们个措手不及吧。”
赵翰青也不知道日军为什么没有同时南北展开进攻,而是滞迟到一个多月后的八月十三日才在上海开战,所以,他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为邓铭文解释这件事:“日军先在北方开战,不外乎就是想要调虎离山,吸引大量的中国军队和军用物资北调,等江南的兵力抽调一空,日军这时候突然从上海登陆,就可以势如破竹直逼南京,日军的武器装备远不是国军可以比的,战斗力也跟日军差一个档次,日军一旦占领上海就会水陆并进直逼南京,所以,日军南线迟迟不动手可能就是为了等国军主力北上。”
邓铭文一听也深以为是:“如今在江南一带的国军不下百万,日军如果冒然在这里开辟战场必然讨不了好,但是,北方战事一起江南的兵力肯定会源源不断地调往北方,等江南兵力调空之后日寇再趁虚而入别说上海守不住,整个江南只怕是也保不住。”
赵翰青别有深意地道:“希望蒋委员长能够洞悉日军的阴谋诡计吧。”
邓铭文一听立刻就省悟赵翰青这是在暗示自己向蒋委员长反映一下免得中了日本人调虎离山的圈套。但是想到不调兵北上抗日华北就会沦丧,最高当局就要担负畏敌怯战和不抗日的骂名,委员长刚愎自用会听自己的吗?想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道:“铭文自当向委员长陈述江南危局,但是委员长身居高位考虑事情跟我们不同。”说到这里摇了摇头,他自己对说服蒋委员长也没有一点把握。
赵翰青也知道邓铭文不足以影响到老蒋,心中一叹,自己妄图改变历史是不是不自量力了?不过,如果真的在淞沪战场上打胜第一仗会不会影响抗战的历史呢?中日间的战争会不会还打上八年?哦,很期待啊。(未完待续。)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