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反问黎丽:“你怎么知道我会编花瓶?”
编织箩筐和花瓶,本质上区别不大,掌握了技术后就一通百通了。
他小时候还编织过精巧的蝈蝈笼子,还挺好看的,然后自己抓了蝈蝈往里面放。
都怪那时候的娱乐不多吧,所以净学会这些值不了钱的小玩意了。
黎丽拿出手机,找出一个画画的软件,当场画了一个花瓶的形状,说道:“编成这样廓形的,可以吗?”
随便几笔画的廓形,是一个古典风味的花瓶造型,与这株兰花的气质非常搭配,互相衬托,古韵十足,可见她的功底了。
周恒接过她发来的图片,说道:“好家伙,你这还给我来图来样订制啊!”
“怎么样?行不行?”
“行!当然行,男人哪有不行的!”
不过,现在时间已经不早,要准备休息睡觉了,九点已经算在熬夜了。
这种编织花瓶的事情,不用赶工,明天起来再说吧。
汪才俊带来一个帐篷,是在网上买的,也没打开过,安装好后发现还挺大——第一次买没什么经验,想着反正要住好一阵,于是买了个一千多的,这算比较不错的了。
那种撑好后,占地面积有十几平方,还有屋顶、简易窗户、门等等的,而且顶部和四周都有防雨、一定程度的保温作用。
于是,周恒本来打算送江晓萱和黎丽两个女孩子,去张运喜家里住的,现在也算了,让她俩住小屋里,他和胡金华过来过来跟汪才俊一起挤帐篷。
反正被子倒是不缺,这次又从家里带了两床来。
第二天一早,周恒起来准备要喂羊,发现张运喜已经提着袋子,在给每个羊槽里放着饲料,羊们吃得可香了。
饲料是周恒搭配起来的,里面有一些玉米杆碎、大豆杆碎、玉米粒等等,羊比较喜欢咀嚼像玉米粒这样有嚼劲的吃食,但不能让它们多吃,得配合其余种类的食料。
要不然,容易吃撑甚至胀死。光吃玉米、再一喝水,能把胃给撑大几倍去,这可不能小看。
今天是晴天,但现在还早,太阳还没出来,天灰蒙蒙的。
周恒起来是准备喂羊的,但现在羊已经喂上了,没他什么事情。他只是登录养殖APP,扫描一下这些羊的情况,顺便赚点经验值。
扫描完这些,顺便把家里的鸡、兔、鱼都扫描一遍,反正现在有了远程操作的权限,保险的同时,还有经验值可赚。
弄完后,就没什么事情可做了。于是他就琢磨着,一会儿就去砍点藤子,把昨晚黎丽说的花瓶给编了?
胡金华雕出来的兰花,是一件艺术品,需要在一个配得上它的容器里存着,那就非自己莫属了,周恒有了使命感。
不过,得先吃了早饭再说。
此时其余人也都陆续起来了,汪才俊很积极,去帮着张运喜牵袋子喂羊——尽管他什么都不会。
张运喜起初还搞不清状况,不知道怎么就有个人抢自己的活了,这可不是好兆头啊。
他有点紧张,周恒笑着给他解释,这是自己的一个朋友,过来玩的,顺便帮忙做点事。他想做什么,就让他做吧,不要跟他客气。
张运喜其实还是有点放不开的,这个说普通话的外地人,他也不敢吩咐让人做什么啊。
不过,汪才俊很主动,看到张运喜去扫羊圈,也拿着另一个扫把帮着扫,把一些没漏下去的羊屎给扫下去。
底下的就攒到晚上一起扫,扫到旁边远处堆起来,发酵成有机肥。
老实说,这种重复性的工作,他觉得做起来还怪有意思的,虽然一开始干得不好,姿势笨拙,但也不是学不会的高难度。
还真如他想象的那样,干着干着,人就开始发热,汗都快出来了,哪里还冷啊!
这边,周恒他们正准备搞点早饭,然后去砍藤子的,张德旺已经挑了一担子过来了。
一到这边,他就笑着招呼:“你们都起来了?来来,先吃早饭再说。”
周恒有点不好意思,说道:“大哥,这怎么好意思?我们自己正准备做饭的呢。”
张峰喊他大哥,周恒便也跟着喊,是个意思。
“不用不用,我都给你们挑过来了,将就吃些算了,自己做多麻烦。”张德旺笑道。
先前那些天,周恒做饭总是喊张运喜,后来张德旺回来了,也跟着吃了好几天的饭,而且顿顿都吃得好,有肉有菜的。
现在周恒过来了,所以他也很热情的做了早饭挑过来。
一路挑着走过来出了汗,他的棉袄都脱了。
那边,女孩子们才刚刚起来,还没来得及梳洗呢,见别人早餐都挑过来了,真是不好意思,赶紧麻利的去洗漱。
早饭是玉米面粑粑,跟热气腾腾的玉米粥,还有一大盘辣椒炒肉,一大盘咸菜。
都是准备过年的,这里也兴过年杀猪,肉可少不了。
一群人谢过之后,高高兴兴的吃了起来。
老实说,以往周恒总觉得这边特别穷,主食还是玉米,感觉很不可思议,但其实偶尔这样吃一顿,感觉真是好吃。
现在的人都是这样,大鱼大肉吃惯了后,各种花心思想吃野菜,总觉得以前吃的蒲公英啊、野韭菜啊之类的,是很好的东西。
以前看不上的粗粮杂粮,现在全成养生的了。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无公害绿色粗粮,放心种植的。
一边吃着,张德旺一边说话,告诉了周恒一个消息——他们村后面的山上,在建一个网络信号塔,已经在动工了。
周恒真是有点惊喜,省电视台还真是有点魄力啊,说找人弄就真找到人弄了,这效率!
有了网络信号塔,信号增强了,他办事也会方便很多。
对了,电视台的节目,好像是明晚播出,到时候找个地方看看电视去。自个儿头回参加节目,在电视上露脸,总得瞧瞧啊。
也不知道电视台的摄像头,有没有带美颜滤镜什么的。
吃过早饭,汪才俊继续给张运喜当小弟,干得不亦乐乎,周恒几个人则去砍藤去。
胡金华没有跟去,他在研究周恒做到一半的竹亭——上次离开之前就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的扔在这里。
但六角亭的廓形已经出来了,胡金华只要想想看,在哪些地方适合加一些木雕作品,然后设计一个适合的图案,给加上去就行了。
龙凤图案是他最擅长的,但他不喜欢,觉得一个比较现代的竹亭,需要更代表审美的雕件相匹配才行。
他绕着竹亭里里外外的走着,目测和比划着,并在心里打着腹稿。
而那边,周恒已经砍了一些粗细不一的藤条回来,两个女孩子跟在后面,也玩得很高兴。
看着周恒一边思索,一边对着黎丽画出来的图形进行对照,而且藤在他手里翻飞的样子,江晓萱真的觉得他就是个大师。
昨天胡金华雕刻的时候,就录下了视频,现在自然也少不了拍下来,到时候做一个合集视频。
她感觉这想法很好。
有时候她真的觉得,像这种带艺术性质的老手艺,真的应该发扬起来,而不是让它就此在山间埋没。
她问周恒:“诶,你有没有想过,把你的作品放到网络上推广一下,让更多的人见一见你们这里的藤编手艺啊?”
周恒笑道:“都不值钱的,谁会关注啊!”
“那不一定啊,我就感觉这些很好,很有特色,为什么不能推广一下?”
她比较理想化,比较看重这些。要不然,最开始就不会主动推广她听到的皮影戏了。
而且后面有人问她相关问题时,她都会毫不犹豫的去主动推广。
周恒察觉了她语气里的认真,问道:“你真觉得我们这里的藤编很不错?”
“当然很不错啊!你没看到你在网上人们的评论吗?”这次,是黎丽出的声。她也认为是这样。
这下子让周恒也有点动心了,他想,要是咱们这里,多了个“藤编之乡”的名号,那也不错啊。
藤编当然也分派别的,这种技术全国南北都有,但编织的工艺会有不同,会有一定的外面差别。
其实很多流派的藤编,都已经申请了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哪怕产品不太值钱、没什么市场了,但那项技术,却是有人传承着的。
如今到了旧文化复兴的风口浪尖,很多被人忽略掉的老艺术,现在都申请了非遗保护着,以免其消失了。
先前周恒还看过一个纪录片,讲西南的一种草鞋编织——就是用香蒲草的叶子,给打的草鞋,那个技术也已经申请了非遗。
会这项技术的,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到如今还会用手打一些草鞋,拿到集市上去卖,还能被人抢购一空——这年头,穿是不穿的,但买一双放在家里收藏着,纪念一下也是有的。
而且已经卖得不菲了,好像是一百多块钱一双?
想当年,这种草鞋是挑着一大串地卖的,五双才能换几个馒头钱。没日没夜的编草鞋,才能换个过年钱、或者一件新衣服钱。
唯一的传承人老大爷笑着说:别说我现在卖一百多一双,我不打了草鞋拿上街卖,你就是想花一千块钱买一双,那你也买不到啊!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