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章 挖坑

  折御寇不想娶武臣世家之女,却惦记着娶一位诗书传家的新娘子,这在老折家已经不算是秘密了。

  折从阮很理解折御寇的心思,折御寇自认为底子薄读书少,希望他的下一代走文途入仕。

  然而,文武殊途,文臣们向来瞧不起粗鄙少文的武将们。

  就算是以老折家如今的雄厚家底,折御寇想娶一位名门大户家的小娘子,恐怕也是难上加难。

  其实呢,以折从阮的想法,既然文臣集团瞧不上他们老折家,与其相看两相厌,不如索性就娶武将家的小娘子。

  在内阁之中,李琼和折从阮都是宿将出身,又都是武臣门阀大世家,这其实已经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了。

  站在折从阮的立场来看,李中易不仅不是重文轻武的庸主,反而是重武甚于重文的雄主!

  据折从阮的观察,李中易曾经说过,我中国若想过上好日子,必有弱族过得很差。

  由此观之,李中易在统一了华夏之后,很可能会展开对外的侵略战争。

  无军功者,不授爵位的条令,一直不打半点折扣的被贯彻执行,至今从未破过例,开过特殊的口子。

  一言以蔽之,就连李中易亲生的几个皇子,至今都没封爵,更何况其余的人呢?

  所以,在如今的国朝,若想捞个爵位,以光耀门庭,就只能上战场去捞军功了!

  说白了,折从阮倒是想让折御寇借助于和李中易的亲密关系,捞到上战场的机会,争取搏个爵位回来,趁机洗白被选为折家嗣子的屈辱往事。

  当然了,正因为老折家亏欠了折御寇,所以,折从阮才给了他成亲的自主权。

  也就是说,只要折御寇自己乐意,就可以随便定下一门亲事,老折家绝不干预。

  可问题是,折御寇的岁数已经不小了,却始终没有相中的亲事。从道理上来说,折从阮希望在他闭眼前喝上折御寇的喜酒,甚至是抱上折御寇的娃,他自然要予以过问了。

  “长松啊,其实呢,你完全可以求皇上帮你寻上门提亲。”折从阮一直觉得亏欠了折御寇,索性替他出了个很妙的主意。

  某些文臣瞧不上折御寇和折家,但是,如果是李中易亲自出面说亲,效果肯定大不相同。

  “祖父,皇上他能愿意……”折御寇有点发蒙,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之感。

  以折御寇的身份和地位,有没有资格请到李中易出面,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吧?

  “说什么傻话呢?你是兴哥儿的亲舅父,大妞的亲兄长,你的婚事只要求了皇上,皇上必定会替你做主的。”折从阮好一阵暗暗叹息,折御寇属于守着宝山反受穷的典型痴儿。

  以折从阮对李中易性格的了解,李中易其实是个极其念旧的主君,撇开别的不提,单单是折御寇曾为灵州军的都头,就足以说服李中易出手。

  李中易治军极严,但是,宽严相济,才是军心归服的王道!

  军中的将士们,跟着李中易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玩命,相应的待遇也是极其的优厚。

  并且,在李家军中,也就是如今的朝廷禁军中,老资格的都头级以上军官的婚宴,只要李中易有时间,逢请必去。

  “禀祖父,孩儿想……”折御寇已经被折从阮逼到了墙角,只得把他的真心话,一股脑的都说了出来。

  折从阮边听边点头,心里却暗暗叹息不已,折御寇所图甚大,眼光也看得异常之长远,实在是老折家之幸也!

  自从李中易率军亲征之后,李琼就和折从阮按照事先的约定,两人轮流到内阁中当值。

  今天在内阁中轮值的是李琼和参相孔昆,李琼和孔昆的关系,向来是不近不远,若即若离。

  从根上来说,身为大儒的孔昆,瞧不上武夫出身的李琼。

  相应的,李琼也瞧不上孔昆,孔昆的诸多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径,都为李琼所不喜。

  基于此,只要不是特别重大的公务,孔昆和李琼之间很少碰面。他们之间的公文往来,也都需要通过各自的堂后官,来传递消息。

  今天的情况比较特殊,李琼刚到内阁,屁股还没坐稳,堂后官张青就送来了一份特急的公文。

  李琼打开一看,敢情是天雄节度使兼博州知州郑文成,已经被押解进了京城,按照李中易的指示,交内阁处理。

  对于郑文成其人,李琼丝毫也不陌生。以前,大名府符家得势的时候,郑文成也跟着水涨船高,并颇受符太后的赏识。

  李中易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

  李琼显然是看见了郑家的楼塌了,而且是彻底的塌了,整个老郑家都再无翻身之理!

  李中易在手谕中,只说交给内阁处理,却并未说明,内阁应该如何处理?

  这么大的事,李琼虽然是首相,也不敢擅专,只得命人去请孔昆来协商。

  不大的工夫,孔昆到了,两人见礼寒暄之后,李琼直接进入主题。

  “皇上在博州擒了郑文成,说是送内阁处置,特请孔公一起商量下,该如何处置?”李琼说的是很正经的正经事,孔昆哪怕和李琼的关系比较疏远,也必须参与到其中。

  孔昆皱紧眉头,凝神思考了好一阵子,这才慢吞吞的问李琼:“不知李相公您有何章程?”

  李琼想了想,说:“皇上向来注重法治、条令和制度,按照如今的章程,这个郑文成恐怕要移送大理寺治罪吧?”

  孔昆是当世大儒,他一向鄙视法家那一套酷厉的治国手段,而崇尚宽柔相济,富有弹性的治国理念。

  “李相公,既然皇上说是交给内阁来处置,若是冒然送去大理寺,只怕是……”孔昆故意拖长了声调,尽管没把话说清楚,可是未尽之意却十分明显。

  李琼点点头说:“老夫读书不多,身体又一直不适,就由孔公您来处置此事如何?”

  孔昆不可能上李琼的当,李中易说的是送内阁处置,而不是送内阁交给孔昆处置,这其中的差别,简直是大到离了谱。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逍遥侯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