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冀州牧和杂号校尉

  中平元年,冬,十一月。

  一场撼动八州之地的太平道叛乱终于被平息。

  皇甫嵩乃镇灭叛乱第一功臣,天子下旨封为槐里候,食邑八千户。可为尽得荣宠,天下人为之震撼。而且太平道叛乱虽灭,但是冀州民生凋零,各地仍有零星贼匪作乱。皇甫嵩携大胜之威,筑十万京观之怖,任冀州牧而震慑宵小。

  皇甫嵩上奏请天子减免冀州一年赋税,要求各地郡守立即收拢流民,严查户籍,重新摊派耕田,购买农具,保证来年春耕顺利进行。

  民间传颂: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而所有参与平定黄巾叛乱者,几乎都有封赏。例如刘和这等携军伍参战者,都被各郡府收入府衙之内,大多担任兵功曹之类。其他各自有些许军功和职位的,至少也是被调派到县衙内当县尉。基本上除了皇甫嵩手下嫡系兵卒之外,其他应募而来的人,都基本上带着自己的属下到各地任职。

  刘和的部曲早已安排到甘陵国,到刘虞手下任职。刘和自己依旧顶着行军司马的职位,在名义上暂时统帅部曲。这也是因为刘和之前的请求,而使得皇甫嵩特意安排。

  冀州,邺城。

  刘和应招来到府衙,只见皇甫嵩一身儒袍,跪坐上首案几之后。两侧仅四五名从事掾属,向皇甫嵩汇报着各郡之事。

  看到刘和后,皇甫嵩笑着站起来说道:“玄泰这几日也辛苦了,准备何时去往甘陵?”

  刘和抱拳施礼,恭敬的答道:“想本月便往,具体时日未定,不知使君还有何嘱咐。”

  皇甫嵩说道:“冀州刚经历战事,各处需要新建,人手也颇为不足。之前你的意愿我觉得也颇为可行,你就以行厉锋校尉之职,领兵巡查各处,若有叛乱当及时平定。”

  刘和一听,赶忙拜谢。“谢使君提携。”

  之前一直没有听到自己封赏的事情,只是先竭尽全力将黄忠、程普等人安排到了父亲刘虞所辖的甘陵。没想到这皇甫嵩当上冀州牧不过月余的时日,便把自己提升为校尉。虽然还带个行字,但是只要不出差错,这比两千石的校尉之职迟早会落入囊中。

  皇甫嵩摆摆手,说道:“不要谢我,这是文饶(刘宽字)去天子面前给你要来的。你那些属下都到甘陵任职,你其实也没更合适的位置安排。原本想着要么让你做个县长,虽然你年纪还轻,但是当年袁本初能以弱冠之龄做濮阳县令,想来你做个县长或许也可做得。不过你执意想在军伍中历练,我便去信询问了你父亲和文饶,才有了你这校尉之职。”

  刘和再次拜谢,这次心里不仅是谢皇甫嵩,更多的是感谢洛阳的刘宽。

  皇甫嵩继续说道:“我原本想让节信(麴义字)巡视冀州各处匪盗贼寇,不过你既然已经做了这校尉,索性此事就让你去了。节信留在我身边,来安抚邺城周围的兵事即可。”

  刘和高兴之余突然想到自己手下部曲人数已经不足,便向皇甫嵩问道:“之前部曲大都已派遣到甘陵,不知可还有兵卒补充?”

  皇甫嵩思虑片刻后,点头说道:“我手下一部分大军还未离散,其中有一部分人没有更合适的去处,我也一直在考虑。既然如此,你就去军中点兵,给你补充到三千兵卒。”

  刘和再次拜谢,拿着皇甫嵩的手令便去了军中。

  所谓剩余还未离散的大军,多以西凉人为主。刘和也想挑选些西凉悍卒,当日看到李傕领着数百西凉悍卒急速登城的场景,便让刘和垂涎三尺。

  可惜这些西凉人决意返回关西,根本无意待在冀州之地。刘和虽然拿着皇甫嵩的手令,但是毕竟还要尽量是其本人愿意,要不然虽说调派了一批悍卒,但是军心根本笼络不住,那还不如就本地征募些兵卒。

  看着略显沮丧的刘和,段煨走到跟前解释道:“这些都是西凉人,心思也不在冀州。你要么去问问那边的徐荣徐子桐,他是幽州人,或许愿意留下统兵。”

  刘和向段煨抱了抱拳,走到另一侧的营地,看到徐荣后,把事情说了一遍,徐荣沉思片刻,并未太多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刘和长舒一口气,说道:“幸亏得子桐所助,要不然我还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徐荣笑了笑,说道:“皇甫使君把节信(麴义字)留到身边,我便一时间无去处。之前州牧大人还跟我谈过,劝我要不索性去西凉那边,那边战事频繁,能有机会提拔。”

  徐荣之前是行军司马,大战后至少也可以直接入郡府内任职。可这冀州之地的官吏安排肯定是优先那些跟当地郡守打过招呼的人,徐荣为人稍显木讷,也不善于经营这类关系,自然就被排到了最后。而当前徐荣的在军中的职位,若去担任县尉就成了贬职,估计皇甫嵩也是不知在这冀州该如何安排了,便准备把徐荣安排到西凉去。

  刘和劝着说道:“子桐莫灰心,你我相伴,迟早还有升官之日嘛。”

  徐荣急忙摆手说道:“切莫误会,我并非一心想着升官。之前皇甫使君原本安排节信领兵巡剿冀州各地的流窜匪盗。我在其身边整军,也并无官职提升。所以若无此事,我也不会到地方上任职。原本我也想留在军中,此事反而也随我心意了。”

  刘和也不跟徐荣多纠结这个话题,转而说道:“我观之那些西凉悍卒战力不俗,本想要些过来,怎奈跟那些西凉将领不熟悉,子桐可有办法?”

  徐荣疑惑的问道:“不是有持使君调令么?也无法调派?”

  刘和摆手笑了笑说道:“若是强行下令,自然也可。只是这三千兵卒说多不多,但说少也不少。若因此军心不齐,军令不畅,我担心难以顺利剿贼。”

  徐荣点点头回道:“早先那董中郎所调派来的西凉兵卒,估计确实难以直接调遣。节信手下也有一部分长年跟随的悍卒,想来也难调派。不过倒是可以从段煨那边补充些西凉兵卒,他手中的都是之前一直跟随州牧征讨的悍卒,战力也颇为不俗。”

  段煨?刘和再去找段煨,谈了许久之后,段煨才在军中抽调出六百多名在西凉没有家业的独身兵卒,补充到刘和的军中。而后又去跟皇甫嵩商议后,把麴义手下的部分兵卒调派给了刘和,终于补充满了三千兵卒后,刘和踌躇满志,将操演军阵之事交给徐荣,停留了几日后,便向皇甫嵩那里请得巡查手令,准备先去往甘陵看望自己的父亲刘虞。

  从邺城出行后,面对这部三千人的军伍,刘和依旧按照之前领兵北上时作态,也算是稍稍和众兵卒亲近了些。

  这里面有一千人是刘和之前本身一直统帅的兵卒,这部分刘和最放心,基本上也无需太多调教。还有一千多人便是徐荣统帅的幽州兵卒,剩下的便是西凉兵卒。这些人几乎都是小卒,刘和特意把这些人都彻底打散,然后重新编伍。

  经过几次军演后,武勇而善战阵者任为军候、次为屯长。武技出众者任为什长,次者为伍长。这里面西凉的那些悍卒们占据了大多军中兵吏的位置。有一半以上的军候皆为西凉出身,而什长和伍长十之六七是西凉人。

  刘和为了迅速让众人融合,特意将每伍中都分派成各地出身不同的人。几乎没有哪一伍,哪一什的兵卒中全是同乡、同郡的人。

  为此刘和特意延后了行程,先是每日军演,让每屯、甚至每伍进行对战,胜者重奖,败者体罚。一直演练到月底,整个军伍的军心算是形成。

  这期间徐荣也展现出其卓越的军阵才华,刘和也会时常参与操演,带领两屯兵卒与徐荣对战。刚开始徐荣折损极少便可轻易击败刘和,到了后来,刘和也渐渐的对指使军阵有了心得进步,但是一直以来,还是未胜一场。

  多少次下场后,刘和都难免被戏志才讥笑。因为戏志才曾提过只让自己做那将将之才,这原因并非自己善于将将,而是跟那些人比起来,更不善将兵。

  刘和不死心,无论败上几次,总还是要再上阵。为了避免军中失去威信,便与兵卒们一同承受体罚。

  直至一次,刘和听了一直观战的戏志才的建议,用壁虎断尾之策诱敌,而后围杀,才勉强赢了徐荣一次。

  下了战场的刘和开怀大笑,对着徐荣说道:“子桐此次太过轻敌了啊!未能看破我这诱敌的战阵。”

  徐荣笑了笑,说道:“校尉本次确实出乎意料,未曾想这似变阵,却实非变阵,还能有此作用,是我大意了。”

  刘和拍了拍徐荣肩膀,笑道:“下次再战,或许子桐可寻得此阵破绽。”

  徐荣答道:“这次已经观察到了,中途我本欲收兵变为方阵,再转向破侧翼。不过看校尉你那阵法似乎只演练了一半,便打消了念头,索性让你军阵变完。”

  刘和手臂停在半空,一阵愕然。徐荣这老实人真是……本想反言相讥,想了想又不知说什么,只得讪笑一声回营了。

  到了月底,刘和给日夜操练的军卒们休息了一日,还办了场酒宴。

  次日,刘和领三千兵卒出邺城,向东往甘陵国而去。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汉和三国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