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字卷 第八百零八节 入京,逼近

  数风流人物正文卷癸字卷第八百零八节入京,逼近第2749章癸字卷入京,逼近

  五月十九,登莱军率先抵达通州与同时抵达的江北军汇合。

  与此同时,辽东、东江以及蓟镇毛承禄部联军,也抵达了平谷。

  五月二十,在西面,刘东旸侄子刘亢斗率领的两千山西军也穿过紫荆关,进抵房山。

  京中震动。

  冯紫英头上系了一条抹额,坐在凹晶溪馆外边的露台上,优哉游哉地享受着徐徐河风掠过带来的清凉。

  边镇上的躁动早在他预料之中。

  他都没想明白,这朝中文臣怎么就这么迫不及待地要对边军下手。

  这可能和自己在边军中的影响力太大有很大关系。

  无论是崔景荣还是柴恪与其他重臣们,内心深处都不愿意自己对武人太过信重。

  同样,他们也不希望武人的地位自己手中得到提高。

  所以歼灭了建州女真之后,文臣们都不愿意再见到任何一个武人立下大功,变得功高难赏。

  现在自己骤然提出要对蒙古用兵,一下子就戳中了文臣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一旦剿灭蒙古,那立下大功的这些武人岂不是更加难制?

  这裁军大计不是一下子就化为泡影?

  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这种裁军氛围一下子就丧失了基础,所以这些人不管外边局势怎么样,他们都要坚持先把裁军这桩事儿干下去,彻底干成。

  原本觉得可能这些边镇就是吆喝一下,给朝廷施加一下压力,没想到这一次各边镇却是来真的了,还真的派出了一部军队进京。

  这换了以前,就是典型的谋反了。

  可到现在朝廷内部都是散乱如沙,没有一个准确的意见,究竟这种行径该如何定性和处置,也没有一个定议。

  也有来自己这里悄悄询问情况和征求意见的,冯紫英都一律挡了驾。

  既然“病”了,那就好好“养病”,大周朝离了谁都一样能转,天垮不下来。

  这期间冯紫英并没有给各边镇有任何联系,到这个时候,如果各边镇都还不能为自己谋划一番,那冯紫英也就无话可说了。

  自己能做的都做了,一些话,通过《内参》和《今日新闻》也都坦坦荡荡地表明了态度,各边镇也好,甚至地方上也好,都能明白自己的观点。

  至于说和内阁其他人乃至重臣们的意见不一致,难以获得通过,那就要看诸镇自己怎么想了。

  如果真愿意低头哈腰俯首帖耳地就这么听从自己“病倒”后朝廷的意见,冯紫英只能说自己瞎了眼,选了一帮没骨头没气节的武人,怨不得人。

  但若是这帮武人有些血性和脾气,那就该好生考虑一下,怎么来为他们自己争取一份正当的生存空间和在朝廷中的话语权。

  大都督府也好,枢密院也好,自己其实也早就在朝中提过,肯定是遭到了所有文臣的反对,哪怕冯紫英提出大都督府或者枢密院的大都督和枢密院的枢密使可以用文臣,一样也是反对声一浪高过一浪。

  都明白一旦坐上那大都督或者枢密使位置,这屁股自然就要开始往武人那边歪,这是利益使然,没什么好说的。

  现在看来,武人们的动作还是很迅猛的,而且节奏和规模也控制得很好,既要充分展示武人的力量和愤怒,但是又不能太过引起全国性和京中民众的恐慌,否则一旦把所有民众逼到文臣那边去了,局势反而就不好控制了。

  冯紫英希望这一切能在自己掌握的范围内发展,按照自己的意图来演进。

  当然,他也知道,有些尺度和火候未必能像自己希望的那样敲到好处,但这份风险他愿意承担。

  “宛君,怎么了?”看着沈宜修珊珊而来,眉目间还有几分担心,冯紫英忍不住笑问道:“又在担心什么?”

  “碰着汪先生,问了几句,……”沈宜修迟疑了一下。

  她知道本来自己不该参与这些事情,丈夫的核心幕僚掌握的都绝对机密之事,就连练国事这等人都未必清楚,但她的确相当担心,尤其是在父亲调回京中担任通政使之后,经常和她提起一些事儿,就更让她心忧了。

  现在沈家已经牢牢和冯家绑定,父亲调回朝中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丈夫的缘故,虽说通政使也是正三品重臣,但这就是一个上传下达的职责,算不上清贵,但起码也算是入朝为朝官了。

  沈家要说也是苏州的名门望族,现在父亲出任通政使,弟弟观政结束,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有去兵部,却去了地方。

  据说还是丈夫的建议,也算是为日后更好的发展打基础,去了山东担任东平州的知州,距离丈夫的老家很近,也算能得到一些照拂。

  沈宜修还有几个弟弟,除了沈自征是同胞兄弟外,沈自炳、沈自然、沈自騆都是历史上号称沈氏八龙中的人物。

  沈自炳也已经考中了进士,而沈自然和沈自騆也都考中了举人,正在备战下一科的春闱大比。

  可以说沈家一门多杰,虽然和冯紫英无法比,但是沈家和冯家捆绑在一起,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算是其父沈珫原来是觉得自己女儿嫁了一个好丈夫,但现在却也觉得是需要提醒一下女婿,莫要风头太过,过犹不及了。

  尤其是这武人突然暴动,各路举兵入朝,虽然沈珫只是一个通政使,决定不了什么,但是也知道这里边蕴藏着莫大的风险和杀机,而自己这个女婿绝非善于之辈,要说“因病”对这些一无所知,他是绝对不信的。

  所以他也是悄悄提醒自己女儿,让女儿带话给女婿,小心使得万年船。

  “哦?”汪文言曾经问过冯紫英,万一家中主母问及一些问题,该如何回答,冯紫英也想过可能沈宜修和薛宝钗都可能问及,黛玉可能性很小,至于其他妾室,也没有这个胆量,如果是沈薛林三女问及,冯紫英给汪文言的回答是酌情说一些不涉及太隐秘阴暗的东西可以。

  “是说边镇军闹事的事情吧?”冯紫英笑了笑,“放心吧,这其实就是武人和朝中文臣们的博弈,谁心态更好,就能赢得更好的条件,有为夫在,出不了大事儿。”

  出不了大事儿,但小事就难免了。

  大小怎么分,见仁见智。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数风流人物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