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 帝王将相皆谦让

  大明疯皇正文卷1061帝王将相皆谦让年节将近、天下承平,眼看着太平盛世即将到来,大明的老百姓那是欢天喜地,整个京城内外那都是一片喜气洋洋。

  这天一早,泰昌却是将太子朱由校和太孙朱慈烺召到御书房,满脸郑重的问道:

  呃,这个问题。

  太子朱由校已经隐隐猜到了,这次父皇怕是真要退位了。

  说实话,他内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小激动的。

  他倒不是为了能继位当皇帝而激动,他是为了即将获得自由而激动。

  说实话,他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所有太子里面最没心思当皇帝的。

  这几年当太子监国都把他憋得不行了。

  他是真想好好出去看看,然后研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出来。

  对于治国,他真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问题,这种话题他还不敢胡说八道。

  皇位的传承向来都是最敏感的,因为想当皇帝的太多了。

  历朝历代不知道多少人为了争皇位而拼死拼活,这种事他敢胡说吗?

  他都不吭气,太孙朱慈烺自然也不敢吭气。

  泰昌看着这对父子,内心里还是有点欣慰的。

  自古无情帝王家,为了争皇位,帝王家的父子兄弟那真是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

  这对父子还好,眼神里根本就没有对皇位的贪婪。

  他是真不想以后大明皇室为了争皇位而争得天下大乱,所以,他决定把皇位传承制度改一改。

  这个怎么说呢?

  他细细想了想,这才郑重道:「你们应该也知道,人一上了年纪精力首先就不行了,很多人老了之后甚至还会记忆力衰退,神志不清,喜怒无常。

  所以,历朝历代有很多皇帝,年轻的时候还是明君,年纪一上来就变得昏聩了。

  还有的人更夸张,当上皇帝之前还好好的,当上皇帝之后就如同变了个人一般,不管不顾,一通胡来。

  这种事对一个王朝来说就是一场灾难,甚至是一场浩劫。

  朕希望,这种事不要在大明发生了。

  所以,朕决定把皇位传承制度改一改。

  以后,大明的皇帝六十岁以前都必须退位!

  而且我们还要成立长老会,由退位的皇帝组织公侯勋贵,对在位的皇帝进行监督。

  总之,当皇帝也不能胡来,不能瞎折腾。

  你们觉得这样改怎么样?」

  这个。

  太子朱由校闻言,干脆看向自己的宝贝儿子。

  他是没意见的,就看这个儿子怎么想了。

  皇太孙朱慈烺其实也不是那种贪恋皇位的人,因为他爹就对皇位不感兴趣,太子妃更是出自与世无争的英国公一系。

  他得了父母的遗传,自然不会抓着皇位不撒手,更不会胡来。

  或者说,当皇帝对他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什么享受。

  他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不过,两个人都盯着他呢,他不开口貌似也不行。

  他想了想,干脆拱手道:

  那就行了。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朗声道:

  啊!

  这么快的吗?

  太子朱由校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这就几天时间了,他还一点准备都没有呢。

  泰昌却是郑重的叮嘱道:「你可不能当几年皇帝就撂挑子,再怎么说也得

  把太孙培养出来才能让位。」

  行吧,赶紧让烺儿把太孙生出来就行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随即小心的问道:

  你小子还真是急啊!

  行吧,早点把太孙生下来,早点培养也好。

  这三个奇葩就这么把皇位传承制度给改了!

  泰昌把退位诏书一发出去,满朝文武不由吓一跳。

  他们虽然知道泰昌有退位的意思,却没想到,泰昌会退得这么急。

  内阁首辅徐光启是连忙带着一众朝廷重臣跑进宫来劝谏来了。

  泰昌把他们带到文华殿坐下来,这才微微笑道:「怎么了?

  朕不是说了吗,打完欧陆最后一战就退位。

  你们怎么好像还都不知道一样呢?「

  徐光启无奈的道:

  这有什么。

  泰昌还是微微笑道:「朕是退位,又不是什么都不管了。

  你们放心,大明接下来的发展朕会帮校儿和烺儿规划好的。」

  呃,退位了还能管事吗?

  徐光启闻言,都有点懵了。

  以前也不是没有皇帝提前退位的,不过,那些退位的皇帝基本上都没任何权力了。

  泰昌见状,干脆细细解释道:「皇位传承的问题朕都跟校儿和烺儿商量好了。

  朕提前退位那是怕老糊涂了,胡来,同时也是防止新皇胡来。

  历朝历代,因为当皇帝的没有管束,胡来的多了去了。

  很多王朝也因此灭亡了。

  所以,朕决意把这皇位传承的制度改一改。

  朕退位之后会召集公侯勋贵组成长老会,用以监督新皇。

  这也算是给大明加个保险吧。」

  还能这样!

  以前皇权没有监督的确挺可怕的,但凡出个昏君,一个王朝就算不灭亡也会被整得乱七八糟。

  问题,皇权至上,没人能监督啊!

  现在皇上想出的这法子的确不错,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推行下去。

  徐光启愣了好一阵,这才小心的问道:

  泰昌无奈的道:「他能有什么意见,他还急着退位呢。

  唉,朕就算是退下来也不得清闲啊,还得帮他把这皇位传承制度完善一下才行。」

  好吧,人家父子都没意见,他一个外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徐光启想了想,干脆拱手道:

  呃,这徐光启都八十多了吧,是应该让人家退下来休息了。

  泰昌看了看毕懋康,随即微微点头道:「行吧,你也辛苦这么多年了,是应该退下来享享清福了。

  不过,长老会你还得参加,你得帮朕把把关。」

  唉,总算可以退下来休息了。

  徐光启连连点头道: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对毕懋康道:

  我也老了啊!

  毕懋康小心的道:

  好吧,这毕懋康好像也七十多了。

  不过,要是想当权的人,哪怕八九十岁了,只要能当上内阁首辅那也会抢着当。

  毕竟内阁首辅

  乃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泰昌着实没想到,他把这皇位一让这些人也跟着谦让起来。

  唉,没办法,他挑选的这些人跟他的确有点像,大家都不怎么贪恋权势。

  或者说,他们都认为当这内阁首辅主要是一种责任,是担负整个大明兴衰的重任。

  没办法,年纪太大了,这重任的确有点担不起了。

  泰昌颇为无奈道:

  徐光启和毕懋康闻言,不由朝在坐的其他人看去。

  这些八部尚书除了农部尚书徐骥好像还都上年纪了,他们大多都跟毕懋康差不多大了,有的甚至比毕懋康还大,就算当首辅好像也干不了几年了。

  最终,两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邹维链身上。

  没办法,除了徐骥就邹维链最年轻了,这家伙好像才六十来岁。

  徐骥肯定是不能当首辅的,因为他是徐光启的儿子,内阁首辅可不兴子承父业,他们也不能开这种头。

  毕懋康很是干脆的道:

  好吧,邹维链能力还是相当出众的,担当内阁首辅的重任完全没有问题。

  泰昌微微点头道:

  邹维链无语。

  他着实没想到,跟着内阁首辅徐光启来劝谏,结果把自己给劝上了首辅之位。

  没办法,这些重臣里面还真属他最年轻。

  他只能拱手躬身道:

  泰昌刚把这些朝堂重臣送走,镇南王孙承宗竟然又找上门来。

  因为他早有意让位,并准备给继位的太子来场隆重的登基大典,所以,这些新晋的公侯勋贵和异姓王他都还没有放人家走。

  不过,皇位传承这么敏感的事情朝臣们来劝谏一下还可以理解,这些晋封的异姓王应该回避才对吧?

  这镇南王为什么会主动找上门来呢?

  他亲切的招呼孙承宗来到御书房坐下来,又命人上了香茗,随即便忍不住好奇道:

  孙承宗连忙点头道:

  呃,他这头带的,人家是争相效仿啊!

  这南大营总督之位人家竟然也要让出来!

  泰昌一看孙承宗满头的白发,心中不由一阵感慨。

  这镇南王好像也八十多了,人家辛苦了这么多年是该退下来享享清福了。

  他颇有些无奈道:

  孙承宗毫不犹豫道:

  泰昌还以为孙承宗会提拔手下亲信祖大寿呢,毕竟这员大将因为要在新荆州府坐镇,没有参加最后的大决战,所以爵位没得到晋升。

  不过,曹文诏也因为曹变蛟的关系没有封王,其实也有点委屈。

  毕竟,这最后的决战人家是参加了的,而且也立了大功。

  但是,曹家如果封两个异姓王又有点过头了,所以,他只册封了曹变蛟,并没有册封曹文诏。

  看样子孙承宗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先把南大营总督之位让给曹文诏,给人家一点安慰。

  行吧,你能为大家考虑,朕也为你考虑一下。

  泰昌想了想,随即微微点头道:「那行吧,这南大营总督就让文诏来,另外,朕再进封大寿为一等宁国公。

  他虽然没有参

  加最后的决战,接收和看守那么多的俘虏也功不可没,是朕疏忽了,等下朕就给他补上。「

  哎呀,皇上简直体贴入微啊。

  孙承宗不由感动道:

  泰昌微微摆了摆手,随即郑重道:

  孙承宗连忙拱手道:

  泰昌细细解释道:「是这样的,朕准备组建一个长老会,也就是召集大明勋贵中的长者、老者、威望高者一起来监督新皇的治国成效。

  你作为文武群臣和勋贵中的长者,这个责任你得担负起来。」

  啊?

  监督皇权!

  孙承宗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他愣了好一阵,这才小心的问道:「皇上,微臣斗胆问一句,这样好吗?

  历朝历代好像都没这规矩啊!「

  泰昌坚定的道:「皇权是重要,但传承更重要,如果出了个无人能治的昏君,大明就完了!

  当然,长老会也就是起个督促作用的,不是天天找皇帝麻烦的。

  当皇帝的只要当得好好的,长老会就不用插手。」

  好吧,皇上如此坚定,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很快,泰昌就把长老会的成员和章程定下来了。

  大明长老会总共十三个成员,包括他这个即将退位的皇帝,六个异姓王和六个国公。

  六个异姓王分别是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曹变蛟、徐光启、毕懋康。

  六个国公分别是袁可立、戚金、张维贤、王徵、宋应星和曹文诏。

  这十三个成员除了退位的皇帝是固定的,其他还都不是固定的,如果哪个成员年事已高实在无法胜任了又或者逝世了,替补上来的那都要经过其他十一个人的举荐和商议才能定下来。

  长老会不但肩负监督皇权的重任,还负责所有勋贵的任免,也就是说,如果有哪个勋贵胡来,长老会也可以罢免。

  这一下大明勋贵和皇族就通过长老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与国同戚。

  长老会组建起来之后泰昌就把皇位让给太子朱由校了。

  新皇登基,改元永盛,泰昌也干脆的很,直接就把乾清宫让给了永盛,并且带着一众嫔妃、宫女,包括曹化淳、刘时有等宫里掌权的太监一股脑搬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泰昌号上。

  不过,他还没办法就此去游历天下享清福,很多事情他还得帮新皇或者说新太子好好规划一下才行。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明疯皇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