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银弹攻势(一)

  襄国银都,一位有些沧桑的中年人,正在收听东方广播电台的节目。

  当他听完宋蜀战争结束,感慨的说道:“英雄所见略同,我的计策更狠辣,宋国能得到的利益更多。

  英雄无用武之地,千里马困守于田间,如之奈何。

  想我庞林,科举屡试不第。

  略施小计就能攒下数百万两银币的身家。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庞林说话时,他调整收音机的旋钮,调到了襄国第二大电台,国立电台的频道上。

  这家广播电台内容没有东方广播电台丰富,但却是襄国最为权威的国家政策发布渠道。

  主持人正在重复襄国最新颁布的政策。

  “襄王相信民间有智者,现在广开言路。

  任何人有解决襄国现在遇到难题的办法。

  可以直接给王宫邮寄信件,提交自己的谏言。”

  庞林听到这项政策,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襄王苏振兴是第一位不设门坎,向民间征求建议的国君。

  庞林的身份有些尴尬,他当年略施小技,筹集到大量资金。

  只是因为卷入了几个权贵,帝国就把他的方法定性为诈骗。

  他所用的方法,还被称为庞氏骗局。

  庞林消息灵通,立刻就逃亡海外。

  他前往局势混乱的襄国生活。

  只有襄国这种局势,才没有功夫理会他这种小角色,配合帝国官府抓捕。

  庞林有心仕途,却一直不敢参与科举。

  参与科举必须要验明正身,以他的能力,不可能瞒得住官府的查验。

  这样做,不但没能参与科举,还会被官府抓捕。

  现在他所做的事情直达天听,一旦获得襄王苏振兴的认可。

  才不会因为一个随便的小官,就直接把他扭送给帝国的官府。

  庞林回想着襄国现在遇到的难题。

  襄国与赵国的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

  赵国军队略显腐朽,上层都被一些思想老旧的军官把持,有能力的青年军官根本无法出头。

  赵王苏熊正在用青年军官,清理无能的老人。

  导致赵军略显混乱。

  但赵国的体量太大,只靠人口和资源堆,襄国都无法寸进。

  襄国能取得现在的成果,那还是支持被赵国灭掉的那些小国遗民造反。

  这些人真的有能力,那也不会被赵国所灭。

  他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有勇气反抗赵国。

  但稍微取得一点成效,这些人就开始内部争权夺利。

  不知道利用赵国混乱的局势,快速扩大自己的基本盘。

  等到赵国反应过来,这些人全部被灭掉。

  赵国的内部稳定下来,全部力量投入到与襄军作战。

  襄军之前的防线都开始守不住。

  赵军已经快要攻入襄国的本土,这才是襄王苏振兴急迫的原因。

  庞林奋笔疾书,立刻把他的计策写在纸上。

  他写完之后,把信件装进信封中封好。

  庞林出门前往家附近的邮局寄信件。

  他知道朝廷为什么选择邮寄信件的方式。

  因为这种方式成本最低,哪怕是乡间都有邮递员。

  这种方式,保密性也非常好。

  电报的成本高昂,选择用电报就等于拒绝大部分人。

  价格的问题,还可以特事特办。

  最关键的一点,电报通讯极为便捷,但保密性不佳。

  襄国的电报发展较晚,没有成体系的有线电报,只有更加便宜的无线电报。

  无线电报,那就相当于向全世界播报。

  赵国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监听电报。

  他们根据后续襄国的变化,很容易推断出襄国所用的计策。

  一些计策提前泄露,它就彻底失去了效用。

  例如离间计。

  信件这种原始的方法,保密性更强。

  赵国的间谍再厉害,他也无法全部筛选数万封信件。

  庞林都能想到,襄国的相关部门,必然会通过这次行动,诱捕一些赵国的间谍。

  现在信件已经寄出去,襄王苏振兴真的有眼光,一定能选中他的计策。

  庞林只需要等待官府的人上门。

  ……

  “鲁侯大人,王上来了。”

  正在审查信件的鲁侯侯平玉,听到下属的提醒,他立刻想站起身迎接。

  “舅舅,私下就不用行使虚礼。”

  鲁侯侯平玉语气坚决地说道:“礼不可废,这是维持君主权威所必须。”

  鲁侯侯平玉坚持行礼,他们家与王室绑定很深,必须要时刻维持王室的权威。

  襄国苏振兴看到鲁侯侯平玉这一个表现,他露出无奈的表情。

  他立刻走上前问道:“舅舅,民间寄来的这些计策,有没有可行的计策。”

  鲁侯侯平玉就是善谋之人。

  襄王苏振兴掌权的过程,离不开他舅舅的协助。

  他需要忙碌的事情太多,审查民间信件的工作,交给舅舅负责。

  由舅舅进行初步的筛选,按照计策的精妙程度和可行性给出排序。

  鲁侯侯平玉兴奋的说道:“民间果然人才众多,其中的几份政策,我看完都感慨国家遗漏贤才。”

  襄王苏振兴笑着说道:“汉高祖刘邦以沛县一地人才打天下,明太祖朱元璋以淮泗人才打天下。

  帝国皇帝以陕南人才打天下。

  一县之地必有经天纬地之才,这有些夸张了。

  但一府之地的人才,就能治理好国家,这绝不是夸张之言。

  本王正是因为知道这个情况,在国家艰难之时,才选择向民间求助。”

  襄王苏振兴早就想这样干,但时局不允许。

  襄国这样做,那不就是说明内阁和大都督府,全部都是一群饭桶。

  新的人才选拔上来,这些尸位素餐的老人,必然要给新人让位置。

  这样做的阻力极大。

  如果不是国事已经艰难到拖不下去的程度,这项政策出台之后,还没有选拔到足够的人才,朝廷就已经内乱了。

  鲁侯侯平玉拿出几份已经挑选好的信件。

  “王上,这些信件给出关于民政、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的建议,或是解决朝廷难题的计策。

  一些建议极具可行性,但这些建议落地也需要一些时间。

  臣建议王上着重了解这个计策。

  这个计策有些大胆,但能最快解决我们现在遇到的难题。”

  襄王苏振兴听到鲁侯侯平玉着重推荐一项计策,他的兴趣立刻被勾起来。

  他打开信件,开始观看这封信。

  他在看信的过程中,本来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开始出现复杂的表情。

  襄王苏振兴看完之后,感慨道:“这人可真是大才,完美利用我国的长处,直接攻打赵国的死穴。

  这项计策真的成功,我国不只是能获得暂时的安稳,至少百年内,都不会受到赵国的干扰。”

  襄王苏振兴查看信封上,寄信人的名称。

  他立刻向着太监总管王火鸡吩咐道:“本王要在晚宴时,邀请这位名叫庞林的人就餐,你立刻把这人邀请到王宫之中。”

  太监总管王火鸡得到吩咐之后,他立刻去办这件事。

  襄王苏振兴交代好的事情,他必须办得明明白白。

  这样不只是他能获得襄王苏振兴的恩宠,他所在的部落,也能获得极多的好处。

  正是因为这样明明白白的好处,部落的长老才会送他来王宫当太监。

  ……

  庞林坐在前往王宫的汽车上,他心情都有些恍惚。

  他在寄信之前,就已经想到这一天,但事情真的发生,他心脏依旧怦怦直跳。

  自己对权力的渴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他从来都不是淡泊名利的人。

  太监总管王火鸡邀请一位平民入宫的消息,也在官场疯传。

  当他们了解到,这是一位智囊型人物时,都下意识的松了一口气。

  智囊型人物,不会与他们争权夺利,不值得太过关注。

  庞林很快被太监,待到王宫之中。

  他看到襄王苏振兴,立刻鞠躬行礼。

  襄王苏振兴看着庞林国字脸,一表人才的样子。

  一点也不像,提出这样狠毒计策的谋士。

  他立刻笑容温和的说道:“庞先生真是大才,现在正值饭点,请庞先生与本王共就晚餐。”

  庞林知道这是襄王苏振兴在礼贤下士。

  只有他表现出应有的价值,襄王苏振兴才会这样做。

  他也没有表现得太过拘谨,被襄王苏振兴看轻。

  襄王苏振兴一杯酒下肚,他请教道:“请庞先生给本王,详细解释一下,先生的计策。

  这个计策有些地方,本王看不太明白。”

  庞林听到襄王苏振兴这句话,他当然知道这是襄王苏振兴对他的考验。

  只要他通过这次的考验,荣华富贵触手可得,封侯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庞林语气不急不缓,吐字清晰的讲解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类从部落开始,直到组建成为国家,利益一直纠缠着每一个人。

  看似一身正直的人,他所求的是名利。

  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银币才是他们的最爱。

  银币作为社会通用的钱,他可以买到绝大部分东西。

  朝廷之前的谋划,为那些移民提供大量的银币,让他们造反拖延赵军的脚步。

  这是一个正确的谋划,但却没有考虑到这些遗民的能力。

  自古以来,能成事的底层人非常少。

  真正造反成功的人,华夏数千年历史,那也只有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和帝国开国皇帝苏河三人而已。

  哪怕是造反取得一定势力的人,那也是大浪淘沙,数千上万只势力,才会出现一两位。

  出身底层的人,成功非常难。

  他们不具备战略视野,只顾眼前的利益。

  选择这些遗民做事,付出的代价极大,取得的成果非常有限,整体效率不高。

  臣所选中的目标,不是这些出身底层的人,而是赵国的将军们。

  王上先父这一代人,已经向世人证明,开创一个国家,究竟能获得多少利益。

  这些人无论是求名还是求利,他们都无法忍受住,这样庞大的利益。

  他们现在之所以没有这么做,只是受限于以往规则束缚住,不知道自己掌握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手中有兵就有权,有权心中就有野心。

  这群人的能力已经被赵国提前筛选出来。

  只要能够把他们的野心激发出来,让他们反对赵国。

  我国现在遇到的难题,立刻就迎刃而解。”

  襄王苏振兴听到庞林讲述他的计策,哪怕是已经看过一遍,在听之后依然激动不已。

  庞林的计策一点都不复杂,通过各种手段,让赵国的实权将军独立建国。

  只要这个计策能实现,在赵国与襄国之间,就会出现一群缓冲国。

  襄国现在所遇到的难题,立刻就会迎刃而解。

  襄国不需要担忧北方的威胁,再培养一支可堪一战的海军,南方曹国的威胁也变得可控。

  襄国在那时,才能真正变得安宁下来。

  襄国的体量有限,又失去了发展的先机。

  襄国很难成为地区霸主,只想要安宁的生活。

  襄王苏振兴心中还有些疑虑,询问道:“如果某一位领兵的将领,他是赵国的忠臣,你会怎样做?

  某些人主动抓捕使者,向赵国朝廷汇报这个消息,达不成目标,你又会怎样做?”

  庞林听到襄王苏振兴这两个问题,他自信的说道:“王上,我们是为了解决襄国现在遇到的难题。

  在与赵国的边疆地区,建立缓冲国,那只是锦上添花。

  其实在我看来,对于赵国忠心的降临,必然会出现。

  但他忠心,他的手下是否忠心。

  只要能说服这人的手下,这支军队必然会陷入混乱,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我派遣使者,必将会告诉目标将领。

  哪怕是他把使者抓住,该送的银币,我们会大张旗鼓送过去。

  我就是想看看这位将领对赵国的忠心更多,还是赵国朝廷对他的信任更多。

  他是否真的相信,赵王苏熊了解到这些事情,还会留他的性命,甚至是让他掌握权力。”

  襄王苏振兴一听,他表情变得凝重。

  他作为一名国君,当然知道君主得疑心病。

  君主对于文官有所疑心,但还愿意用他们。

  一旦对掌握军权的武将疑心,必然会弃之不用。

  因为相比于文官,掌握军权的武将,他们的破坏力更大,甚至能直接消灭王室。

  庞林这样做,就是对于人性的考验。

  有些人依旧对赵国忠心,但只要有一位将军出现了动摇,立刻就能缓解襄军在前线面对的压力。

  襄王苏振兴立刻鼓起掌。

  “庞先生真是大才,这件事情全权交给庞先生负责。

  我们襄国其他东西不多,银币管够。

  用钢铁铸造的炮弹,无法阻挡赵军的攻势。

  那就试一试,庞先生提出的银弹。”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明末逐鹿天下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