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正文卷第五百三十一章薅洋人对于造船的进度,沈毅还是很满意的,毕竟不到一年时间,这些匠人们就能给他造出了这么大的三艘战船,殊为不易。
这种规格的大船,据他所知,已经比戚元敬将军当年的战船要大了,虽然远不如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宝船,但是就目前而言,已经非常不错了。
更何况,在这个时代战船也不是越大战斗力越高的,更重要的是船上的武器装备,以及人员素质。
不过有一个好消息是,抗倭军大多数都是在沿海募的兵,基本上都是熟识水性的,上了船之后,晕船的可能性不大,一切顺利的话,再过两三个月,抗倭军就可以形成海上的战斗力了。
也就是说,沈毅要尽量在三个月之内,安排好剿倭的任务,这样三个月之后,抗倭军就能出海直捣黄龙了。
去年沈毅只是打败了几次倭寇,到目前为止,在一些抗倭军辐射不到的地方,依旧还有倭寇作乱,而今年,沈毅要尽量做到扫清近海的所有倭寇。
保证近海的海路畅通,这样不仅可以让沿海的州府日子好过起来,朝廷也会从沿海贸易之中取得一部分不菲收入。
当然了,如果可能的话,抗倭军最好是能够打到东瀛本岛去,不说占了东瀛岛,最少把他们的银山给抢过来,这样沈老爷本人以及陈国朝廷,几乎立刻就能富裕起来。
不管是人还是官府,只要有了钱,就什么事情都好办。
看完了船坞之后,沈毅又在凌肃的陪同下,来到了船坞旁边的一排火器作坊。
一进火器作坊,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刺鼻的火药味。
沈毅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用手捂住口鼻,然后在几个火器师傅的带领下,在一处空地上见到了火器作坊按照沈毅要求制作的火炮。
从前的火炮,通体铜铸或者是铁铸,都是相对沉重的。
沉重到基本上不太可能搬上木船的程度。
而在沈毅的要求下,火器作坊的火炮不再盲目的追求射程,而是追求轻便以及精准度。
因此,火器作坊制作出来的火器,底座从金属变成了木制,只有炮管是铁铸的,而且口径也缩小了一些,现在只有碗口粗细了。
沈毅认真看了看这门“样炮”,用手尝试性的搬了一下,火炮虽然动弹了一下,但是入手极沉,估摸着有一两百斤。
沈毅先是微微皱眉,然后看向一旁的火器师傅,问道:“周师傅,最轻就是这么轻了么?”
“是。”
周师傅是兵仗局专门制造火器的匠人师傅,也是这些火器师傅的负责人,听到了沈毅的问话之后,他伸手指着这门铁炮,语气恭谨:“沈主事您看,咱们按照您的要求,已经尽量缩短缩小了炮管,连底座也换成了木头的,如果再小,那么炮弹的威力就不够了。”
“如果炮管做的太薄了,也很容易变形,甚至炸膛…”
周师傅双手都是火药的黑灰,他低声道:“沈主事,建康那边兵仗局制作出来守城的火炮,都是动辄五百上千斤的。”
“咱们这个火炮,已经尽可能轻便了,不过…”
周师傅叹了口气,说道:“因为炮管太薄了,就不能太热,小人们试验过,差不多连发三枚炮弹,炮管就会过热…”
“想要完全冷下来,估计等个一柱香时间才能再用,不然就可能会炸膛。”
沈毅低头想了想,勉强接受了这种冷却时间有点长的火炮。
其实他很想搞出英国人十九世纪的那种船炮出来,不仅个头小而且射程远,威力也够用。
但是他对火炮的知识实在是太过匮乏,就连形容也很难形容出来。
没办法,只能将就着用了。
沈毅低头想了想之后,问道:“能射穿船板么?”
周师傅用双手比划了一下距离,开口说道:“百丈之内,都没有问题。”
“小人去船坞那里看过,沈主事您在船坞里造出来的那种战船,船板太厚,如果是打那种船,距离恐怕要五十丈才有可能射穿,不过据小人所知…”
“倭寇并没有那么大的船…”
沈毅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他又问了问这种船炮的重量,知道了一门炮估计在一百七十斤重左右,大约相当于一个半人。
老实说,这个重量上船可能是没有问题了,以沈毅那三战船的规格来说,每艘船上放个十门炮轻轻松松。
列装十门火炮在战船上,不管在海上碰到什么船,都可以取得“先手权”。
当然了,火炮这种东西,更多的是用来威慑以及吓人的。
毕竟抗倭军面对的倭寇,大多都是小船,在海上的速度也相对更快,真的在海面上碰到了,火炮是极难打中的。
这些火炮的真正用途,是抵近倭寇老巢的时候,用这些火炮是炮轰倭寇巢穴。
毕竟大多数倭寇的巢穴,都在海岛上,到时候这些火炮,大概率就能见到奇效。
而沈毅之所以问能不能击穿船板,也不是针对倭寇来问的。
他是在想…
这些火炮,能不能击穿淮河水师战船的船板?
毕竟听说,淮河水师也有不少战船,到时候真的干起来了,几炮把他们的战船打沉,岂不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在火器作坊参观了一下午时间,一直到傍晚时分,沈老爷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火器作坊。
临走之前,他还参观了火器作坊弄出来的火铳。
只可惜,威力非常一般。
在战场上的作用,是绝对比不过已经非常成熟的弓弩的。
远远不能当作成熟的单兵武器使用,就目前而言,只能算是有点花哨的新玩意儿。
离开火器作坊之后,沈毅在凌肃陪同下,步行走回乐清县城。
凌肃亦步亦趋的跟在沈毅身后,见沈毅愣愣出神,他才开口问道:“沈主事,您在想什么?”
沈毅这才回过神来,他回头瞥了凌肃一眼,问道:“凌千户,你久在沿海长大,有没有见过洋人?”
凌肃一愣,没有反应过来沈毅说的洋人是什么意思。
沈毅这才明白,“洋人”这个词,在这个时代可能不太流行,于是他换了个说法,问道:“就是头发颜色跟我们不一样的人?”
“唔。”
凌肃反应了过来,开口道:“那是见过的,去年在福州府大街上,还见到了几个,有些是红头发的,还有一两个黄头发的。”
凌肃笑着说道:“当时薛威还管他们叫赤发鬼,黄毛鬼。”
沈毅闻言,默默点头。
他抬头看了看天上已经升起来的月亮,心中暗自估算。
他不知道这个时代,可以类比另一个时代的什么时间段。
如果是明朝中后期…
那么那些洋人的火器水平,似乎已经可以薅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