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菲亚伸了个懒腰,揉了揉眼睛,将思绪从高考的时间线中收了回来,她喜欢这种回到过去的感觉,即使只有些零碎的片段。时间带给了萨菲亚很多,只可惜自己并没有好好地记住它们。
退相干效应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耦合度还在不断下降,两个世界间的壁垒似乎要被打破了。
但萨菲亚还不敢妄下断论,空白日的世界实在是太不可捉摸了,它一次次地用异常征象击碎了萨菲亚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假说。
但仅凭纸上那些枯燥乏味的理论就来质疑萨菲亚一直以来的努力也是不公平的,至少,在亲身的实践中,萨菲亚隐约的接触了这个世界的真相。
空白日的故事,现在才刚刚开始。
萨菲亚自认为最具说服力的解释,是她作出的对这两个世界相干性的思考,她第一次将正常的世界和空白日的世界联系在一起,而不是用固有的、绝对割裂的观点看待它们。
在萨菲亚高中时,她读过“薛定谔的猫”的猜想,她曾经幻想自己会不会是处在一个“量子叠加”的宏观世界中,但同往常一样,她陷入了自己思维的陷阱,这份大胆的猜测中藏着若干说不清、道不明的疑点,这是萨菲亚的知识所不能及的,她清楚得很。
大学的学习,让萨菲亚了解到哥本哈根诠释的不足,除非进行观测,否则一切都不是确定的,微观不确定原理变成了宏观不确定原理,但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活又死违背了逻辑思维。
是的,问题的重点在于观测。
她终于发现了“薛定谔的猫”的漏洞。
“当我们向盒子里看时,整个世界分裂成它自己的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在其余的各个方面都是全同的。区别只是在于其中一个版本中,原子衰变了,猫死了;而在另一个版本中,原子没有衰变,猫还活着。”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何为观测?广为人知的解释是,观测可以近似理解为对粒子运动过程的干扰,干扰一旦出现,波函数便会坍缩,结果值也就呼之欲出。
但这只是微观的世界,而宏观的世界中薛定谔的猫长着眼,它就是自己的观测者,纵使你挖去它的双眼,它也能够感知自己的死活,对这个系统来说,干扰是无处不在的。
还是说,“观测”有别的含义?观测一定是宏观的干预吗?无数的问题化成狂乱的风暴,吹袭着萨菲亚的大脑。
知识总是能代表无言的宇宙以破灭萨菲亚的幻梦,是啊,一个大学生能想到的,怎么可能没人想得到?萨菲亚又一次地嘲笑自己的自作多情。
“薛定谔猫”佯谬恰如其分的表达了萨菲亚的观点,它的提出,正是为了否认宏观世界存在量子叠加态。
似乎已经到了解释这个世界的关键步骤了,正如科学家们对多世界理论进行的查漏补缺一样,萨菲亚为自己的猜想补充了相干性的设定。
如同量子态之间的关联性,“今天的世界”与“昨天的世界”,二者间存在着“电子向右自旋则正电子必定向左自旋”般的相关性。空白日的世界可能只是正常世界的映射,这也解释了空白日中种种异像的发生,小小的电池根本不起作用,极有可能是由于微观粒子最根本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当选取的参考系不同时,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事并不能视为同一个事件。萨菲亚虽然纸上写到,但内心的确很难认同,解释落在自己身上就是:
萨菲亚在正常世界的生活和空白日世界中的生活,是同时发生的!
但这并不能被称为同一个事件。
“很有趣不是吗?”萨菲亚边自言自语边合上了笔记本,站起来又一次伸了个懒腰,“回忆过往和探索未来一样的累呀。”
她将周围的一切尽可能的复原,然后爬上了床,用被子把头一蒙,惬意地闭上了眼睛。
一刻钟工夫,寝室里传出了舍友轻敲键盘的啪嗒声、和男朋友悄声聊天的窸窣声。
当然,还有萨菲亚酣然入梦后轻而缓的呼吸声。
1:《寻找薛定谔的猫》,格里宾著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