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给定国公

  徐景昌的评估报告一共发了五份,其中朱棣一份,平章使姚广孝一份,吏部天官蹇义一份,五军都督府一份,通政司一份……

  朱高炽拿到的不是正式公文,而是底稿,上面还有许多徐景昌的注释,算是额外照顾他,生怕大胖子不明白。

  因此这一晚上,就属朱高炽最轻松,他阅读报告,下面还有解释,十分轻松……在朝堂上,最大的忌讳,就是让天子做决定,尤其是朱老四这种皇帝,他的一个决定,没准让大家伙几年都白干了。

  徐景昌分析九边的问题,其实核心是什么呢?

  不是迁不迁都,也不是如何加强边防,整顿军户……最核心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游牧和农耕两大文明,无法进行交易。

  九边自从辽东开始,一直到甘肃,宁夏,大概的方向,就是长城一线,这也是传统的农耕游牧分界线。

  农耕就不用废话了,华夏几千年,都是农耕社会,靠着精耕细作,男耕女织,维持着自给自足的状态。

  可以这么讲,经过几千年的开拓,华夏中原,已经把所有适合不合适农耕的地区,都给掌控了。

  东边和南边到了大海,西边推到了雪域高原,西南也到了云南……唯独漫长的北方一线,绵延万里还多。

  往北耕种难度太大,又没有天险屏障,防御困难,就只有修建长城,屯驻重兵,抵御诸部落的南侵。

  农耕如此,而游牧部落,他们逐水草迁徙……整个欧亚大陆的中部,北部,一往无前的草场,就是他们的活动范围,十分辽阔,却也十分贫瘠。

  游牧部落最大的问题,他们除了能放牧牛羊马匹之外,没有太多的产出。

  加上气候恶劣,根本不够吃的。

  好年头勉强维持,遇到了风雪灾害,就必须南下。

  留在草原,冻饿而死,南下还有一线生机,不玩命根本不行。

  事情到了中原这边,面对这么一群一心求死的蛮夷,又该怎么办?

  修筑长城,加强防御,这是必然的。

  有出息的朝代,会组织骑兵,发起反攻,彻底击垮对手。

  也有内迁蛮夷部落的,但是很快就有其他蛮夷填充进来。

  还有更没出息的,就是给钱,给丝绸粮食,暂时苟且,换取一时安宁……

  徐景昌一路梳理下来,北方边防,确实是个非常不好解决的问题。

  归根到底,是游牧民族产出太低,几乎无法保证生活,中原农耕文明也没有多少结余,不可能把游牧民族养起来……而且就算唐朝那种,养起来之后,也要防备安史之乱,更何况后续蛮夷源源不断,中原也养不起。

  事情到了这一步,基本就无解了。

  放在大明朝,也确实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但徐景昌毕竟不是大明的人,他的思路很开阔……一个关键,就是要让两个文明能够进行贸易,能够有正常的物资往来。

  现在江南有那么多绸缎的作坊,也有数不尽的茶叶生丝,还从安南采购粮食……完全可以运到北方,通过榷场,卖给蒙古诸部,换取利益。

  到了这一步,还没有什么,甚至朱高炽还在疑惑,过去大明也有榷场,私下里也有走私,这边也赚了不少钱,但都是于事无补,表弟这个主意行吗?

  随后徐景昌就解释了……这个贸易必须是由朝廷掌控,双方的贸易往来,要经过银行结算。

  旁边有徐景昌的小字批注……不受朝廷掌控的贸易,只能让一些商贾赚钱,毕竟豪商只需要金银财帛,就算他们也会购买一些牛马,但也数量极少。

  如果是朝廷贸易,这就不一样了……比如一年下来,草原诸部,购买了一千万两的货物,只向大明出口五百万两。

  这就出现了贸易逆差……大明就可以要求对方,想办法填补逆差,比如按照大明的要求,开发矿场,或者定向养殖牛羊。

  大明这边还可以提供一些草料,支持他们养殖牛马。

  也可以直接去草原圈占土地,自行养殖。

  大明至少几千万人,需要的牲畜是个天文数字。肉类消耗,也相当惊人。

  关键的问题是要把贸易打通了,要让官方掌控贸易……这样的话,才能大批采购,销售到内地。

  因为只有朝廷能动员大量的船只,协调运力,甚至专门修建道路桥梁,方便往来……其余任何商贾,不会投资公共交通设施,他们也根本做不到。

  有人或许会担心,这么弄下去,万一草原诸部获利颇丰,有了实力,跟大明较量,那该怎么办?

  这事情就简单了……双方的贸易捏在大明的手里,他们那些王宫贵胄的财富捏在大明手里。

  而且通过贸易,还可以了解草原的情况……把一切都摸清楚了,如果大明还是害怕跟草原诸部打交道,那就干脆别出门了,把自己关在家里头,毕竟遇到了风可以把你吹跑了,掉下来树叶可以把你砸死。

  贸易体系建立起来,就有了税收,也就能更好衡量北方的价值……靠着这些收益,能够更好整顿兵马,维持一只强悍的力量,

  没错,徐景昌也是主张发展军力的,而且他认为的投资更大,人马要更精干,但是不能像现在这里,设立太多的卫所,屯兵百万。

  徐景昌指出双方建立起贸易体系之后,并不能杜绝叛乱……但是却可以监督各个部落的情况。

  那些状况好的,和大明亲近的,还有余粮的,就不至于冒险。

  至于处境艰难,野心勃勃的,就要重点提防。

  大明可以建立起一整套的评估,给每个部落打分,给不同的地段,确定危险等级。

  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精兵猛将,加强守卫。

  这样一来,大明在九边,需要的就是一支几万人,或者十几万人的机动军团。论起战斗能力,绝对远超被动挨打的军户。

  徐景昌的这番分析,简直让人耳目一新,朱高炽连着看了好几遍,都大呼过瘾儿。

  只是有一个问题,他也看出来了。

  徐景昌主张建立贸易体系,设置银行,还要评估草原各部的情况,确定危险等级……这些设想全都很好。

  唯一的问题,就是大明没有这样的人才。

  “少不得又要开恩科啊!”

  朱高炽已经有了想法,增加恩科数量,甚至可以把重点放在北方,挑选一批了解民情的人。

  或许可以和父皇建议一下……

  至于迁都的问题,徐景昌给朱高炽单独的回复……他本人对迁都没啥看法,但如果是为了防御蒙古人,就把都城立刻迁到北平。

  徐景昌是反对的。

  道理上面已经说了,关键是贸易,把都城迁过去,也无非是加强军力,严密戒备。

  等于拿了一块大石头,去堵缺口。

  形成的堰塞湖,只会越来越高,里面存的水越来越多,危险越来越大……并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

  而且考虑到都城的庞大消耗,能拿出来贸易的货物就更少了,这样只会加剧蒙古人南下。

  问题就是这个问题,假如北方繁荣起来,财力大增,也能承受都城迁移过来的压力,也可以考虑。

  总之,不是现在,也不是这个理由。

  “妙!太妙了!”

  朱高炽欣然大笑,一夜没睡,也毫无疲倦。

  读到妙文,如饮甘露,整个人都轻松了。

  只要父皇别耍小孩子脾气,非要北上迁都,一切好说。

  他也没有休息,索性坐等上朝吧。

  同样没睡的还有蹇义,他也仔细阅读了徐景昌的报告,他并不喜欢关于贸易的说法,把财货往来,说得那么重要,仿佛江山社稷,国家安危,就系于贸易上面……

  但是相比起复杂的迁都,这个显然更容易接受一些。

  看起来又要好好吹捧徐景昌一番了。

  而在另一边,姚广孝眯缝着三角眼,仔细审视,他太了解徐景昌了,这小子无利不起早,他写这玩意,肯定是有好处可能。

  至于是什么?

  或许就是贸易二字!

  财帛动人心啊!

  说来挺可笑的,偌大的朝堂,除了户部之外,大明朝几乎找不到几个理财的高手。

  当然了,户部的人,也是参差不齐。

  如果要用徐景昌的法子,估计就要增加官吏数目……放眼天下,所有的读书人里面,懂这些的也不多。

  徐景昌的学堂!

  老和尚稍微沉吟,他发现这里面的文章还真是挺惊人的。

  好你个徐景昌,野心不小啊!

  老衲是帮伱一把,还是给你添点乱呢?

  老和尚想了想,却又一声苦笑,他可是平章院的正使,徐景昌还是他的副手……现在看起来,是怎么把学堂弄到平章院下面了。

  天色拂晓,群臣汇聚午门,随后入朝,来到奉天殿,拜见天子。

  “启奏陛下,定国公徐景昌平定边疆有功,臣恳请加少保衔!”蹇义第一个站出来。

  夏原吉立刻跟着出来,“臣附议,臣建议让定国公总督北平诸军事。”

  甚至连五军都督府的丘福也向前一步,“臣也觉得定国公所讲在理,请陛下明鉴!”

  ……

  朱棣看着几位重臣,忍不住好笑,“怎么文武都觉得定国公不错?太子,你怎么看?”

  朱高炽忙道:“启奏父皇,定国公一向见解高妙,不同凡响,臣以为北平之事,可尽数托付给定国公。”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我的姑父叫朱棣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