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赢了

  我的姑父叫朱棣正文卷第二百五十四章李景隆赢了李景隆的话,充满了豪情。

  汉唐盛世,使者通达万邦,没有人畏刀避剑。

  诗人才子,无不以提剑报国,戍守边疆为荣。

  那才是真正的勃勃生机,万物竞发……反观今日之大明,虽然天子雄心勃勃,志在万里,奈何四处掣肘,往前走一步都难。

  “李景隆,你说若是汉唐之时,听闻北上报国,可以为官为吏,还会有书生拒绝吗?”朱棣缓缓道。

  李景隆猛然一震,傻子也听得明白,朱棣这是厌恶当下文人,贪图享乐,不愿意为国效力。

  李景隆顿了顿道:“陛下,臣只知道汉唐的文人争相报国,戍守边疆,为国捐躯,百死不悔。今日之天下,尽是奢靡享乐之风,由此看来,理学之祸,为祸不浅!”

  朱棣凛然,“说得好!见识高明!”

  天子连连赞叹,喜悦道:“所幸还有你们这些猛士,能够为君分忧,为国解难。”

  朱棣主动拉起李景隆,这么多年了,今天看你有点帅!

  “朕现在就加伱太子太保衔,受通商部尚书。另外拨一百艘战船,五千兵丁,归属通商部。”

  李景隆一惊,他有点糊涂,“陛下,既然是通商部,应该按照朝廷六部编制,如何给臣安排兵丁船只啊?”

  朱棣哈哈大笑,“朕不给你兵,让你去探索商路,不是让你送死吗?”

  李景隆憨憨笑道:“臣明白了,只是臣还不太明白,这些兵马到底算是兵部,还是五军都督府?”

  朱棣哼道:“都不是,暂时划到北平行部,等你们立了大功,朕就在六部之外,额外增加一个,让你说了算!”

  李景隆大诧,慌忙道:“六部自古沿袭至今,臣何德何能,能让陛下为了臣破例啊?”李景隆惶惶不安。

  朱棣却笑道:“怕什么?只要是忠心为国,就受之无愧!朕就要让那些人瞧瞧,什么才是忠臣良将!”

  朱棣拍着李景隆的肩头,感慨道:“放心去吧,朕等着给你庆功!”

  从燕王府出来,李景隆都不知道迈哪一条腿了。

  他万分确定,自己靠着这几年的努力,已经渐渐洗刷了靖难时期糟糕的名声,他也在朱棣那里找回了信任。

  只要这次能立下大功,就可以前途无忧,他总算能对得起死去的老爹了。

  李景隆好想大哭一场,人到中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这时候最好有个人,能跟自己分享喜悦……该去找谁呢?

  “定国公,我敬你一杯!”

  李景隆亲自给徐景昌倒酒,格外尊重。

  “不管是修北平的英烈祠堂,还是对付朵颜三卫,包括这一次寻找商路,都是定国公的抬爱,李某这辈子怕是还不上你的恩情了。还是那句话,从今往后,我李景隆唯命是从。除了陛下,就是你定国公了。”

  这位就差纳头便拜,高呼大哥了。

  徐景昌却不是那么在乎,“机会来了,也要把握住。修英烈祠堂,淇国公没来。这次寻找商路,成国公也没有挺身而出。所以你也不用谢我,一切还要看自己的努力。”

  李景隆顿了顿,忙道:“还是定国公瞧得起在下。我这次想好了,一定不畏艰险,我领着人马,一路杀过去,一定要打穿辽东,找出金矿产地,大涨朝廷威风。让天下人都瞧瞧,我李景隆也是能比得上张骞一般的汉子……”

  这位说到了高兴地方,不由自主挥动拳头,情绪激昂,气势如虹。

  徐景昌却是不停皱眉头,坏了,就怕这个!

  “我说曹国公啊,你打算怎么办?”

  李景隆道:“这还用说,自然是打过去啊!”

  “那你就不怕折损在半路?”

  李景隆皱眉头道:“莫非定国公如此小觑在下?区区生番而已,我已经查问过了,他们还在用骨头做的箭头儿,有什么好怕的!”

  徐景昌一听这话,更加摇头,不由得正色道:“曹国公,你要是这么想,此去必定凶多吉少,弄不好还要客死异乡。”

  听徐景昌如此严厉,李景隆也不得有打起了精神,他迟疑道:“定国公,我着实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说?”

  徐景昌道:“你要是觉得兵器锐利,铠甲坚固,就能横行无忌,所向披靡,那就犯了大忌……辽东地广人稀,那些女真诸部,多的上万人,少的只有几百人,他们零星分布,互不统属。你领兵过去,难道要一个接着一个打下去吗?”

  李景隆稍微顿了顿,不由得摇头道:“这自然是不行的,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迁延日久,兵马疲惫,粮草不足,士气低下,肯定会输的。”

  徐景昌点头,这也是他反对大举进攻安南的原因。

  道理都是一个,你以为兵马开过去,三下五除二,消灭了敌军,就能平定地方……实际上,怕是连敌军在哪,谁是真正的敌人都不知道。

  所谓帝国坟场,不是这地方多厉害,恰恰相反,因为这里落后分散,没有谁能说了算……军队过去了,根本找不到准确的敌人,或者说遍地都是敌人。

  你可以赢得每一场战斗,但是长久的拖延,不停的消耗,会让你输掉整个战争。

  “曹国公,你这次去,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是交朋友。你明白吗?”

  李景隆思量少许,急忙用力点头,“多谢定国公提点,我明白了。”

  徐景昌又道:“光是明白还不够,你要放在心里,不能有半点疏忽。”

  停顿了一下,徐景昌道:“这样吧,我问你,朝廷在永乐元年,封了阿哈出为建州卫指挥使,你这次进入辽东,该怎么应付阿哈出?”

  李景隆思忖了少许,这才道:“他既然接受了大明封赏,就是大明之臣。我过去了,他应该协助我开拓商路。我保证尽量不扰民就是了。”

  徐景昌连连摇头,“你要是这么想,那就完了。”

  李景隆不由得上身前倾,请教道:“定国公,那应该怎么办?”

  徐景昌道:“你首先要明白一件事,女真虽然接受了封赏,但他们到底不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吏。你领兵过去,他们只会担心是抢夺他们的地盘。建州女真勾结其他人,出卖情报,把你们留在辽东,也是可能的。”

  李景隆浑身一寒,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也不由得汗毛竖起。

  “定国公,我此去怕是要举目皆敌,疲于奔命啊!”

  徐景昌点头,“能明白这一点就好。但是你也不用太过担心。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思路,对症下药。”

  李景隆更加恭顺,“还请定国公指点。”

  徐景昌笑呵呵跟李景隆说了两句,这位连连点头,心领神会。

  不得不说,徐景昌这小子就是一肚子坏水。

  三天时间过去,李景隆正式出使……经过徐景昌的提点,他这次没有率领太多人,只是八百名精锐。

  除此之外,他携带了足足五十车的礼物,这才浩浩荡荡,向着辽东而去。

  就在李景隆出发的当口,朱棣送来了一柄竹杖。

  这东西还有个名字,叫做节!

  当年苏武牧羊,手中攥着的就是节杖。

  如今的大明使臣,也要效仿汉唐前辈,踏上开拓之路。

  “雄哉,壮哉!”

  朱高燧很是激动,他毫不客气,在邸报上面,大肆宣扬。

  区区文人,让你们来北平做事,你们就推三阻四。还要看人家武将,去辽东之地,探索蛮荒,也是在所不辞。

  同样是做人,差距怎么这么大捏!

  朱高燧这边不遗余力,但是很显然大家伙都清楚,如果李景隆什么成果都没有,那也只是稍微壮烈了一点,无关紧要。

  只是这些人忽略了,李景隆从徐景昌那里学来了秘诀。

  他从辽西走廊,到了沈阳,随后就见了建州卫指挥使阿哈出……他们只谈了一次,就搂着肩膀,要歃血为盟,拜为兄弟。

  李景隆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随后急忙给朱棣上书,讲明情况,要想取得信任不容易,一旦犹豫迟疑,没准就会前功尽弃。

  朱棣接到了上书,认真看了看,李景隆的处理没有什么问题。

  自己赏给他节杖,就是让他临机专断。

  只是李景隆提到了一件事,让朱棣眉头紧皱。

  “去把徐景昌叫来!”

  不多时,徐景昌匆匆赶来,“陛下有什么吩咐?”

  “朕问你,让曹国公鼓动女真东征,是不是你给出的主意?”朱棣恶狠狠道:“徐景昌,这种军国大事,你怎么能不事先告诉朕?”

  徐景昌注意到,朱棣的眼珠子已经冒光了,又是着急,又是气恼……能打仗谁愿意在这里闷着啊!

  徐景昌却是连忙劝说,“陛下,这事不大的。只是李朝立国之后,不断向北拓展疆土,已经侵占了不少属于辽东的土地。”

  朱棣怒道:“既然是侵占了咱们的疆土,为什么不派兵讨伐?”

  徐景昌道:“陛下,如果派兵过去,必然会经过女真诸部的地盘,难免不会有误会。还不如驱虎吞狼,支持女真诸部向东用兵,我们坐享其成来得好。”

  朱棣算是看透了,徐景昌就是不给他出兵的机会。

  “看着吧,如果曹国公进展不顺利,朕必然要亲自出手,谁也别想拦着!”

  朱棣的话刚刚说完五天,沈阳方面就送来了捷报……李景隆赢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我的姑父叫朱棣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