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府试前的集市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正文卷第173章府试前的集市拿出红封打发了送榜帖的书吏,苏泽又接受了众人的恭贺,再派人将喜讯送到长宁卫去,忙碌了一天才消停了。

  海瑞的心情也是非常的好,自己两个学生通过了县试,这也算是他的成绩了,只是想到了熊岳,海瑞心中又有些难受。

  放榜之后,自然有那考了好几次都没过的老生童痛哭流涕,也有一次就考过的幸运儿放声高歌。

  虽然只是童子试第一关,但也已经有商贾准备榜下捉婿了。

  有一个三十多岁的读书人,一看就没什么背景,连个书童都没有的,还自己挤过来看榜,在高呼“中了,中了”之后,就被南平县城内一家商贾的下人绑了,带回去成亲去了。

  至于这桩婚事能不能成,就要看这读书人有没有糟糠之妻,以及商贾的嫁妆丰厚不丰厚了。

  陈朝源也快要哭出来,他蹉跎多年终于考过了县试,好歹科举之路能继续走下去了。

  林清材的神色有些落寞,不过他倒是调整的很快,他是今年第一次参加县试,考不过也是正常的,和苏泽这样第一次就考过的反而是特例,而第一次就考中案首的,那就是怪物了。

  陈朝源说道:“科举多年,总算是对家里有个交代了。”

  考过童子试的叫做秀才,其实在秀才之前都可以叫做童生。

  在科举进一步内卷的时代,只有考过县试的才能自称童生。

  也就是说,苏泽和陈朝源可以自称童生了。

  童生没有政治上的特权,但是在读书人中已经算是出头的了。

  福建科举之风盛行,大宗族都有社学,卫所有卫学,一些村子还有乡学、村学,大户人家还有私塾。

  有了童生的资格,就可以担任塾师了,一年聘金也有一二十两银子,年节还有礼物,算得上是小康生活了。

  而且通过县试,以后就可以直接参加府试,如今读书人越来越卷,早点拿到入场券总是好的。

  于宗远这厮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消息,也从福州府赶回来,拉着苏泽到邀月楼上畅饮了一场。

  除了恭喜苏泽中了县试案首之外,又是向苏泽大倒苦水。

  福州的窑子消费高,吃喝拉撒消费贵,总之就是一个“福州居大不易”。

  苏泽都无语了,你一个福州左卫的总旗,不是应该住在军营吗?怎么天天都在福州城吃喝玩乐啊?

  也难怪于宗远好几次向店铺支钱,原来是福州这个销金窟太花钱了。

  苏泽想到了什么,向于宗远打探福建军司衙门对“鹿大王”的态度。

  等于宗远说完后,苏泽也是无语,看来他还是小看了福建上下官员接受现实的能力。

  现在福建海域的商船,都是挂着月港标志的船。

  对于悬挂月港标记的船,林默珺也会在海上“抽检”,若是假冒月港的船也会被抢劫。

  但是福建的海商很快发现,福建海域突然好走了。

  原因也很简单,有“鹿大王”坐镇,福建海域的那些小倭寇都销声匿迹了,要知道“鹿大王”可是不管你是不是倭寇,只要没有月港旗帜就直接打的。

  有“鹿大王”坐镇,一些经常扮作海盗倭寇的商船也不敢随意“下海”抢劫了,所有人都老老实实的当起了海商。

  以至于整个福建海域大治,海上秩序井然。

  而福建的官员也注意到了海上的秩序,“鹿大王”只要不登陆,这个结果似乎,还不错?

  陆地上没有倭寇,海上只要没有战舰损失,那也是没有倭寇。

  商人继续在海上做生意,福建那些海商家族继续赚的盆满钵满。

  甚至有的商人觉得,这样的秩序永远维持下去多好啊!

  月港迅速的恢复了繁荣。

  于宗远放下鸡腿说道:“兵部的消息,倭寇破浙江德清,把杭州城都围了,如今浙东糜烂,比起来福建真的是一方净土了!”

  苏泽也从长宁卫那边得到了消息,正月初一大倭寇徐峰出现在浙东海上,率部围攻宁波、杭州,浙江倭乱愈演愈烈。

  长宁卫和俞大猷也断了书信往来,也不知道他带兵驻守什么地方去了。

  听说朝廷因为东南倭乱愈演愈烈,罢免了兵部尚书聂豹,群臣都在上书平倭策,严党和清流都开始争夺平倭的领导权。

  嘉靖皇帝罢聂豹这个兵部尚书后,对于群臣上书的态度也很奇怪,那就是“不报”。

  天子批答臣下奏章时,书一“闻”字,谓之报闻。意谓所奏之事已知。

  不报就是皇帝看了上奏题本,但是不批示也不发还,就是一个已阅不回的状态。

  这下子朝廷中的投机分子却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已阅不回,表示皇帝重视这个事情,只是对之前的上奏题本不满意。

  那只要能打动皇帝,不就能获得平倭政策的主导权?

  于是这批大明顶级做题家,都在家里憋着写奏章,希望能和《隆中对》的诸葛亮一样,一奏而得天下知,一策进而为国策。

  面对这样大大小小的上书,嘉靖皇帝依然全部不报,但是朝廷又发谕令,让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等倭乱地区的正印官也上书,言平倭之事。

  要知道上奏皇帝,这是科道言官的权利,普通的地方督抚给朝廷上奏章题本,也只能谈自己任内的事情,不能随便空发议论的。

  即使是六部尚书这样的大佬,除非自己职责内的事务,也不能随便上题本议论。

  这也是为什么科道言官虽然级别低,但是能量大的原因,他们其实也是决策部门的成员。

  言官体系外的政务官员,只有执行上面政策的权利,没有讨论政策的权利。

  就算是有所不满,也要先严格执行,不然就问考成你怕不怕。

  但是言官就不同了,大事小事都可以上表进奏,从皇帝家事到国家大事,都可以议论一二。

  但是会不会挨廷仗,那就要看皇帝心情了。

  这一次嘉靖皇帝罕见的让倭乱受灾省份的政务官也上书言倭乱事,这也让整个沿海官员群情激动!

  这可是一次出头的机会啊!

  如果所写的平倭策被朝廷取用,那可能被授予要职,就一步登天了!

  南平城内,有资格上奏章题本的,就是只有方知府和白知县两个正印官,此时他们都憋在书房里,想着怎么上书平倭打动皇帝。

  不过这一切和苏泽没有什么关系,他连一个秀才都不是,根本没有资格操心这些大事。

  府试的举行日期也定下来了,就是三月十日,考完县试就已经是二月二十日了,现在距离府试也只有二十天时间。

  延平府下的七个县,分别是南平县,尤溪县,将乐县,沙县,顺昌县,永安县,大田县。

  府试是延平府所有通过县试资格的考生一起参加的考试,一些住的偏远的考生,已经提前来到南平县城适应环境,整个南平县的客栈都挤满了人。

  客栈住不下了,城外还有一些寺院开放单房,这些是给寺院游方僧人暂时居住的房间,此时都成了府试赶考的士子们落脚的地方。

  比起城内的繁华,寺院更加清净一些,而且还能和寺院的和尚们一起用斋饭,主打就是一个经济实惠。

  南平县的佛寺本来就很多,一下子拥进了这么多人,南平县的街头明显热闹起来。

  陈朝源从族兄那边打听到了消息,说这次参加府试的童生足足有一千五百人,他连忙回到编辑部,向苏泽通告了这个消息。

  “怎么这么多人?”

  陈朝源也皱着眉头说道:“每年没县通过县试的就有五十人,这些都是历年来积累下来的。”

  苏泽这下子明白了,童子试三场,只要通过了,下一次就不用再考,直接考下一场。

  比如苏泽今年过了县试,那明年童子试三场就只需要直接参加府试就可以了。

  果然科举考试是最残酷的考试,这么多人一起卷,前一届考不过还要和后一届的一起卷。

  陈朝源羡慕的说道:“汝霖伱是本届南平县的案首,你府试肯定能过的。”

  林清材更是羡慕,同样是第一次参加科举,苏泽就已经预定过了两关了,大家都是一起在海瑞那边上课的,怎么人和人之间的差距这么大呢。

  但是让苏泽没想到的是,这次府试最热闹的地方,是这些赶考士子们带来的商品。

  各县赶考的士子们,纷纷带上了自己家乡的特产,在南平府的大街小巷贩卖。

  他们是读书人,又有府试的关碟,进城也没有人收税。

  对于很多读书人来说,这次去南平赶考,卖货要比考试重要。

  借着各县的读书人齐聚南平,苏泽果断让《拍案惊奇》加印了两百份,果然全部都卖出去。

  到了三月一日,各县赶往南平的童生都到了,南平城内的商业气氛达到了顶点,几乎每一条街道上都是摆摊的读书人,就连闭门读书的苏泽也忍不住了,和陈朝源林清材一起出门,看一看各县读书人带来了什么土特产。

  “将乐白布!将乐白布!”

  大部分读书人还是不好意思公开喊卖的,不过也有一些例外,就看到一个年轻人大声喊着自己卖的货物,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

  陈朝源是南平县人,自然对这样的场景不陌生,每次府试都是这样,街头巷尾都是贩卖的读书人。

  “将乐县的棉布全省出名,甚至能远销南洋。”

  苏泽走过去,果然这个童生贩卖的白布柔滑,比普通葛布洁白,已经和长宁卫的织布机织出的布不相上下了。

  “将乐县有棉田吗?”

  那个童生听到苏泽的问题,笑着说道:“将乐县都是成片的棉田,光是我家就有棉田二十亩。”

  棉田二十亩,看来是个地主啊。

  苏泽打量这个读书人,只看到他穿着蓝染的袍子,但是袍子上有花纹,这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子弟。

  现代印染上花纹并不复杂,但是古代要在衣服上印花纹,需要先用蜂蜡在白布上用蜡刀手工画上花纹。

  蜂蜡先封住布之间的间隙,然后再进行印染,等到布全部染好之后,再用热水煮开蜂蜡,才能得到一块有花纹的布料。

  所以穷人根本穿不起有花纹的布料。

  “在下将乐县邱伦,兄台是要买棉花吗?”

  邱伦也是看苏泽气度不凡,又看他问起棉田的事情,也起了结交的心思。

  这年头商品流通不频繁,想要找到大客户不容易,读书人结交人脉,有时候就是为了卖货。

  苏泽拱手说道:“南平县苏泽,我家开了一座织坊和染坊,想要买点棉花。”

  长宁卫的织布产业越来越大,在陆氏的组织下,长宁卫的妇女都加入到了织布坊中。

  从张海虎那边购买的棉花已经用完了,背山陈氏的棉花也全部卖给了长宁卫,但是依然有缺口。

  听到将乐县产棉花,苏泽顿时来了兴趣。

  “是写牡丹亭的苏汝霖吗?”

  邱伦连忙问道。

  这就是出名的好处了,苏泽点点头,

  邱伦颇有些自来熟的说道:“苏兄若是去将乐县,可一定要下榻寒舍啊!买棉花的事情好说,我家世代经营棉花,苏兄只要说个数字就行!”

  苏泽也是大喜,他正愁棉花的来源,没想到将乐县就有这么多棉田,他说了一个数字,邱伦抬起头看着他说道:

  “没想到苏兄家的织坊开的这么大,失敬失敬。”

  邱家也是产棉织布的,但是他家的织布坊只有十几个工人,根本织布完布,剩余的棉花都要卖出去。

  邱伦也听说在松江有几百人的大织布坊,每个月消耗大量的棉花。

  可没想到苏泽也一口气要这么多的棉花,就知道苏泽的产业极大,心中更是起了结交之心。

  邱伦立刻和苏泽交换了拜帖,双方相约府试结束后畅饮,苏泽也表示等到考试结束要去将乐县一趟,商议长期购买棉花的事情。

  苏泽还看到了各种卖土特产的,卖药的,卖水果的,卖蜂蜜的,最离谱的还有人带着鸡鸭鹅来南平贩卖。

  苏泽买了一些应季的春笋,“估价”和“买卖”技能都刷到了Lv2,这才恋恋不舍的回去。

  三月三日,府衙张榜,府试登记工作开始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