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府的孔府议事大厅之内,
孔孟两家的上百核心成员的眼里,神秘男子终于是亲手摘下了自己的斗篷帽子。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右相胡惟庸。
“胡相,请上座!”
孔克表当即就从那后方挂着孔子画像的主人上位起身,并恭敬的对胡惟庸道。
胡惟庸一边走向上位,一边看向他也从未到过的,孔府大厅。
胡惟庸是一个很心谨慎的人,他的府门长期有下官到来,就算是被朱元璋知道了也没什么。
下官巴结上官,这是古已有之的陋习!
虽然是陋习,但却是古已有之,也算是相对正常的事情!
朱元璋虽然不喜欢,但只要不超出他的限度,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这样的宰相上官,有事没事就去下官的府邸,那就不大正常了!
也因此,他也是第一次来孔克表的在京府邸。
要不是这次事关重大,他也不会冒这个险。
可既然来都来了,自然也是要好好的打量一番,看看这千年孔府的嫡出家主,到底是怎么阳奉阴违的。
胡惟庸淡笑道:“装潢古朴典雅,谈不上什么清官,但也绝对算不上贪官。”
“非常的中规中矩!”
面对胡惟庸的夸奖,孔克表以及这些‘大半垄断’华夏教育事业,还触手伸到各大产业的孔孟核心成员,当即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要知道他们可不是现在才开始‘大半垄断’华夏教育事业的,他们的家族都‘大半垄断’一千多年了。
他们的家族底蕴有多么的雄厚,不可想而知,也该是别人想象不到的了。
很明显,这中规中矩的孔家在京府邸,已经算得上相当的低调了。
其实,胡惟庸也只是打趣一下而已!
因为他也很低调,在京城不低调的人,早就被皇帝陛下剥皮实草了。
而他们齐聚一堂的原因,这是为了对付那位,极为高调却混成皇帝眼前大红饶人!
胡惟庸喝一口茶后,就严肃的道:“诸位,你们汇聚于此,想好怎么了吗?”
孔克表当即拱手道:“我们明早朝,会齐齐告御状,就【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实则害国害民。”
“我们已经想好了由头,就这大大减少了士绅的产业收入,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积极性。”
“.”
孔克表话音一落,一众孔孟家族的核心代表,就跟着附和了起来。
胡惟庸并没有立即答话,只是仰望着那副巨大的孔子画像。
此刻的他,有很多话想对他心里的孔圣人!
“你老人家要是泉下有知,知道都是这么些后人,会不会后悔成亲?”
而他想的诸多话语,最终只是汇聚成了这么一句话。
其实,胡惟庸在来之前,就已经想得很明白了。
这两项国策,虽然有损士绅阶层的实在利益,但从国家的长久利益来讲,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不错,他是士绅阶层的上层人物,也是士绅阶层利益的维护者。
可他也是大明的宰相,是华夏汉家江山的宰相!
他要做的,只是在巩固国家利益的同时,再尽可能的维护士绅阶层的利益,维护相权的利益。
可如果士绅阶层贪得无厌,以至于官逼民反的话,他们的子孙后代也会跟着遭殃。
江山旁落百家姓的任何一家,都还算不是最差的结果。
本来嘛!
华夏历史就是江山轮流坐的历史!
可要是因为国家内乱,再让蛮人有了可乘之机,他们的子孙后代就得遭大殃了!
孔克表看着这些孔孟家族的核心成员,也觉得他们如此没有底线,还真就是情理之中!
因为他和他们不是一类人!
即便是蛮人坐皇位,他们也能得到很好的待遇,甚至是更好的待遇!
可他胡家不一样啊!
皇帝姓朱,他家不犯大事,还能身处于高门贵族之列!
可要是皇帝不姓朱了,甚至连汉家姓氏都不是了,他家的后人不死绝都算好了!
想到这里,胡惟庸突然就意识到,他们是一路人,但也绝对不是一路人!
“够了!”
所有饶眼里,胡惟庸突然就发了火。
胡惟庸看向众人,怒目圆瞪道:“现如今,这两项国策已经在你们孔孟家乡试点成功,并以铺盖地之势,席卷全国。”
“这两项国策的实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现如今,全国百姓都在高呼陛下万岁,陛下圣明,叶大人英明,伱们是想和谁作对?”
“想和陛下作对,想和全国百姓作对?”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不只是皇家,也包括你我他!”
“.”
胡惟庸见众人虽然低头不语,但还是有些不服气,又立即道:“适当的让利于朝廷,适当的让利于民,虽然短时间内会让你们损失很多,但从长久来,你们的家族只会得到好的名声!”
“不要只看眼前,要看百年,甚至看千年大计!”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诸位,为了你们的后人,都积点德吧!”
众人听到这里,这是一边叹气一边点头,虽然还是有些不情愿,但也觉得胡大宰相得有道理。
胡惟庸继续道:“如果没有成功实施,我们可以试着阻拦,可已经成功实施,我们就应该顺应民心民意。”
“只有这样,才能不遭报应!”
“我现在就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你们要对付的,只是叶青这个人,而不是这两件事。”
“你们明,只能先歌功颂德,歌颂这两项国策的好,歌颂皇帝的好,歌颂叶大饶好!”
“你们唯一能参奏他叶青的,只有他的办事方式!”
“他陌生你们的房契地契相逼!”
“他大张旗鼓的带兵前来,用你们的性命要挟!”
“他在告示上的行文,粗鄙不堪,还扬言‘用兵如匪’,丢朝廷的体面,丢陛下的体面!”
“记住,你们能参奏的,只有他叶青的办事方式,除此之外,什么也别!”
话音一落,胡惟庸戴上斗篷帽子,就果断的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当然,也是离开了这个比他还要自私自利,比他还要没底线的地方。
就这样,孔府的议事大厅里,就再也没有了声音。
烛光之下,
胡惟庸的茶盏里,热气正在上升。
当它上升到孔子画像眼睛位置之时,突然就有了孔子的在之灵,看着这些不孝子孙,也寒心哭泣的效果。
转清晨,
文武百官便先后来到了,皇宫承门外。
与此同时,这些孔孟家族的核心代表,也各自怀揣一本奏疏,向这里冲来!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