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江上一名楼,江水千年阅未休。
九派云横多故事,三吴浪纵几欢忧。
江州府开六道,途五岭,东握鄱阳,南倚庐山,北守长江,运行岷汉,位守要冲,濒江扼湖、山拥千嶂之气势,非奇伟雄迈不能尽者。城北一座浔阳楼北瞰长江,百年风雨,雄踞宏然,更是一处名胜所在。
且说李琰沿江而下,转眼已到江州府盘桓数日。
他记忆中并无半点此类城镇印象,进了江州后人烟繁华,市集熙攘,热闹之处与山野江湖赶路时霄壤之别,一时大为新鲜。所幸楚问给足了盘缠,够他四处探索挥霍。不日银钱使完,杨铭寿辰已至。
按请帖邀约,七月十六,浔阳楼迎宾。
这日午时将近,天上乌云滚滚,却未飘下雨来,地上劲风阵阵,仍是闷热难耐。
李琰自闹市走了一阵,已来到浔阳楼前。只见眼前一座高楼雕檐浮天,画栋飞云。楼前人声熙攘,楼上朱窗绿帘,风里酒米飘香,门口却拦着两个褐衫壮汉检对邀帖。
便在此时,对街一处深巷中,三个黑影伫立,正远望着浔阳楼门口。
当前一个中年男子,一身绣衣,头束梅花浮雕银冠,额束青色云纹宽带,手中握把铁扇慢摇。男子身后两人俱着兜袍,隐在暗处,忽然警觉转身,便要动手。
原是巷中缓缓走来一人,指扣腰间铁钉,发出三声清脆声响。
中年绣衣男子抬手拦住那二人动作,语露不快道:“无妨!”
“羽鸿兄,别来无恙?”巷中来人走上前沉声道,“今日浔阳楼好手众多,动手恐怕不易!”
来人眉鬓斑白,与中年男子一般装束,但银冠雕纹却是一朵紫薇,而云纹额带则是一抹玄黑。
来者正是两月前洞庭君山西渡边那个苏姓老者。
李羽鸿冷哼一声:“怎么?银海兄在洞庭铩羽而归,莫非打起我庐山案子的主意了?”
“羽鸿兄多虑了,非老夫多事,只是有些事须与你交代一二。”苏银海摆手遣退身着兜袍二人。
那二人闻言转向李羽鸿,似是等他示意。
铁扇猛然一收,李羽鸿眼中寒气盛出:“苏银海!你忘了绣衣内卫非旨皆须独立办案吗?你在西苑倚老卖老便也罢了,如今还要将手伸到我南苑来吗?”
见他如此,苏银海自怀中摸出一枚流苏令牌,直直举在面前:“见此令牌,如主人亲临。司主已特命老夫为四苑督使,便宜行事,专权特许。”
“这...下官遵命。”李羽鸿眉头一皱,当即下跪:“你二人先去巷尾,不许任何人进来!”
“羽鸿兄,庐山案子涉及一个关键之人。”苏银海收了令牌正说话间,突然看着浔阳楼门口低喝一声,“来了!”
李羽鸿起身回转,远远只见李琰欣然递出请柬走进浔阳楼去,便向苏银海问道:“这少郎有何特别之处?下官...需如何配合?”
“主人特别嘱咐,一应案子切勿伤及那白衣少郎,必要时可相助一二,其余暂无他命。这少郎究竟身份如何,老夫也一概不知。”苏银海斑眉轻蹙摇了摇头缓身退走,“羽鸿兄公务在身,那二位身份我不便了解,不宜久扰,老夫告辞!”
说罢,苏银海走出深巷,隐没在集市人海。
李羽鸿唤回那二人嘱咐了几句,那二人听罢脱下兜帽,换作普通打扮,拿出名帖自深巷中走出,往浔阳楼门口走去。
酒楼中熙攘往来,两三个小二正上下奔忙。
李琰进了门,只见大厅华彩熠熠,一条宽廊分隔东西,尽处一座四方高台,两边长梯分列;天井两侧三层廊厢,阑干层叠,赡皇富丽。
一个小二迎着他上了楼,请到一个空座前,见他神仪明秀,衣表不凡,开口笑道:“客官想吃什么酒,下什么菜?您只管吩咐便是,杨少庄主的朋友便是我们的朋友,今个所有酒水菜品浔阳楼全都包下了。”
每桌上已摆好四色珍糕,干果蜜饯各一盘。旁边量酒博士见李琰落座,远远赶来,举上提屉,抽出一盘脯腊咸豉,便问道:“小官人喝什么酒来?本店新到了黄柑酒‘洞庭春色’,别处可尝不到,客官来一壶?”
李琰坐下四下瞧看,正看到途中行船所遇那个微胖酒商,一脸愁容,独自坐在不远处桌前。
这时楼下一阵嘈杂,像是来了不少人,小二急着要下去迎客,便劝道:“或者尝尝本店的招牌‘蓝桥风月’,客人都说好着哩!要不来壶瑞露酒?哎呀,客官可莫要这般晾着小人哩!”
“你且先去吧。”李琰笑着便起身,往酒商那桌靠去。
小二拉着量酒急急退了下去,远几步摇着头嘟囔了句“真个劳事!”
眨眼的功夫,已上来不少装束各异的食客,不少阁段已经坐满了人。小二传酒递菜,酒客交首攀谈,好不热闹。
待到李琰坐下,微胖酒商抬头一看,眉头立刻舒展开来:“哎呀,你不是船上那个小郎君吗!怎么你也来了?”
李琰抄起一双筷子,夹着盘中小菜:“我与杨庄主贺寿来的,你怎么独自坐着唉声叹气的?有什么为难事情吗?”
“唉,可真麻烦呢!刚在江上捡回一条命,眼看又要保不住了。”酒商顿时愁眉锁起,“少郎你可知我家是卖酒的,本来送完这江州的酒,就该往汴京千醉楼了,可...到这才听说,自上月起,那江北岸的折博务突然又不让商客通行了。”
“如今得回头走到江陵府才能北上。如此少不得耽误时日,听闻千醉楼背后来头不小,若误了期限,我可担待不起啊!”
不待他们多说,只听一声抚尺清响。
李琰低头看去,只见那四方高台上正站着个盲眼老先生,旁边立了个小童扶着他左臂。
只听老先生扯开老嗓,正说到:“却说这天道运势,家国天下,盛极必衰,乱久必合。”
“想那李唐一朝,任你盛世百年,安史一变,还是国运崩衰,宦臣弄权,藩镇割据,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端好的锦绣河山连年烽火,早已满目疮痍,分崩离析。后历五朝更变,又是战乱不休,可怜这天下百姓,不知多久没过上一天安生日子,真是水深火热,苦不堪言...”
“话说圣上本是在那北周为将,南征北战,威震八方,战功无数,领殿前都点检,兼提点宋州节度使。常感叹百年战乱,生灵涂炭,一朝兵起,四方臣服,一统南北,肃清宇内...”
众人听他不讲前朝风轶,却在讲宋国皇帝,不由都安静下来。
这本是宋国丞相赵普拟奏,言天下动乱已久,如今四方初定,教各路州府镇分扬颂圣上伟绩,以安各朝遗民。
老先生继续道:“圣上感于常年藩镇叛乱,收兵权,置禁军,兴科举,振百业,文治武功,真乃万古之圣君!往朝昏君鸟尽弓藏,而圣上弘德,但凭杯酒散虎狼兵权...”
说到这句,安静四座中突然传来一声冷哼。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