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

  侯相白将茶盏放下,从袖中掏出一封信来,递给了赵瑁。

  “赵大人您看,这是我家中下人,假扮工匠冒名进入那工业司打探到的消息,只可惜李敏那厮警觉性很高,我家下人因不会工匠之事,很快便被发现,被赶了出来。”

  侯相白在进士及第前,是赵瑁的门生,因此虽同为尚书,不过在赵瑁面前依然保持着恭敬。

  赵瑁端着茶盏道:“没被他们发现是你干的吧?”

  侯相白摇摇头道:

  “没有,工业司内虽有锦衣卫看守,不过我那下人机灵,只被认为是进去混口饭吃的混混儿,可惜被发现得太早,不然便可探明,李敏在工业司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赵瑁面无表情,从袖中掏出一副眼镜来,戴在了鼻梁上。

  不过这眼镜,和李敏等人戴的并不同,是他命人用鎏金铜丝自己打造的。

  现在的朝堂上,没有被赏赐眼镜的大臣们,都流行自己找工匠造眼镜。

  虽然镜框中并无镜片,不过赵瑁要的是那份气质。

  接过信来,看了一眼后,他冷笑道:

  “画儿里的人会动,会说话?还有漂亮娘们儿?李敏到底在搞什么鬼?给那些匠人泥腿子看春宫图呢?”

  “我也觉得奇怪,可我那下人言之凿凿说,工业司的匠人们,都看过会动的画儿,只是再深问的话,便无人敢回答了。”

  赵瑁猛地一拍桌子,“装神弄鬼,简直有辱斯文!”

  侯相白笑着安抚道:“赵大人切勿动怒,当前李敏深得陛下信任,风头正盛,要想将他扳倒,我们确实需要深思熟虑,精心策划。”

  “哼,再深思熟虑,咱们士族的买卖还要不要做了,陛下也是被蒙了心,听信那奇人的谗言,要搞什么工业,这岂非天理之道!”

  “赵大人慎言。”侯相白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接着道:

  “如今李敏和那户部的杨思义已结为同党,咱们何不从杨思义下手,找出他们的把柄,然后一举拿下!”

  赵瑁摇了摇头,“你以为我不想?本官亦知会了都察院,还有刑部,只可惜杨思义做得滴水不漏,找不出什么把柄。”

  “户部侍郎孙元良乃我同科,我听他说,他在查内外库的帐时,可找到了一点好东西。”

  侯相白故作神秘道。

  “哦?什么好东西?”赵瑁顿时来了兴趣。

  “想来,孙侍郎现在差不多该到了,好消息,还是让他来告诉大人吧。”

  侯相白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陛下最恨贪赃枉法之徒,凡大明之官吏,贪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孙侍郎找到的好东西,够杨思义和李敏剥皮充草了,哪怕陛下想保,也堵不住朝堂悠悠之口!”

  “好好好!”赵瑁哈哈大笑道:“侯大人,咱就一同等着那孙侍郎的好消息吧!”

  ……

  随着蒸汽机的日渐成熟和钢铁厂的陆续投产,不少工厂里,已经开始用上了蒸汽机。

  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少民间的铁铺工坊被挤兑得纷纷破产。

  不过工厂需要大量的工人,民间的工匠们,被工厂大量吸收,从手工业者摇身变为钢铁工人了。

  工匠们惊讶于蒸汽机的伟力,那么大的一锅钢水,说抬就抬起来了,而且用蒸汽机锻造的钢材,比起以前所谓的百炼钢,不知强上多少倍。

  看着一批批的钢材从自己的手中生产出来,工匠们从最初的震撼,到对生产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产量越高,工钱就越高,谁还愿意守着以前的老铺子呢?

  大批大批用新工艺制造的钢材被生产出来,大部分被送到军器局,用以针发枪的制造。

  而其他的,也很快被其他产业消化掉了。

  有了新钢材,军器局造的针发枪质量进一步提升,加上李晗提供的新型炸药配方,子弹的威力也得到了极大发展。

  如今针发枪的射程,已经能达到百丈之上了。

  当然,现在他们开始用上“米”这个单位了,百丈,便是三百三十多米!

  杨思义和李敏也惊讶于,这便是工业化的力量?

  现在他俩终于明白,为何陛下总是对他们和勋贵说,钢铁是工业的骨架了。

  只是钢铁的产量还是太少,远远跟不上需求,哪哪都要用到钢铁,大明还需要更多的钢铁厂!

  按照奇人的教学视频,造船厂也顺利投产了,船用蒸汽引擎的研发,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只不过目前还只能用木头制造船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造出那画儿里的铁甲船啊!

  蒸汽船的建造技术,现在是大明的核心秘密,对于进厂的工人,也要经过锦衣卫的严格筛选。

  一切都在顺利的进行着,只是两人敏锐感觉到,平静之下,暗流依然在涌动着。

  洪武年间,文武百官于每逢初一十五上朝,这一次,又到了初一朝会时。

  杨思义怀揣着奏折,天还没亮,便如出征的勇士般,义无反顾的出门去了。

  今日,他要干一件大事!

  随着工厂的日益增多,产业工人的缺口也越来越大,但更缺乏的,则是熟练的技工。

  前些日子,陛下召见他们几人,也商讨过这件事情。

  按陛下从奇人那获得的启示,便是开办技术官学,培养熟练的工人。

  但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大明无论是私塾还是官学,教的都是四书五经,经史子集,至多还有个算经,考的也是这些东西。

  但要开办官学教人做工?

  就连杨思义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他也是正儿八经的科考出身,洪武四年辛亥科二甲同进士出身。

  但如今之形势,已刻不容缓,如果没有熟练技工的快速补充,那大批的工厂将面临停工的危机。

  所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

  甚至会让工业大计毁于一旦,甚至于连海外贸易,都会受到牵连。

  但此事一旦宣扬出来,引起满朝轰动那还是小事,更可能的,会在大明众多儒生学子中,掀起一股滔天骇浪!

  士农工商,士永远是在第一位的,那群工匠泥腿子,凭什么也能让朝廷开官学!

  杨思义几乎都能猜到他们的反应了。

  陛下让他来谋划此事,他也毅然接过重担。

  今日,便是一切见分晓的时刻,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我的笔友朱元璋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