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此人,有大才,不光学问高深,写文章更是一绝,但和他另一个特质比起来,不值一提!”
老李这人,说话写信就是夸张,夸一个文人学子有大才,已经是最高荣誉了,难道还有比这更高的褒扬吗?
朱元璋摇头笑了笑,继续看了下去。
“此人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对大明皇室正统,保有绝对的忠心!”
绝对的忠心,莫非这里头还有什么说道?
不过大明皇室正统是什么意思?
咱老朱就是皇室正统啊,方孝孺对咱绝对忠心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不过看到方孝孺在品行方面没有问题,朱元璋倒是松了一口气。
他还满欣赏这个书生的。
“在他眼中的的大明皇室正统,是指由老朱你指定继承人当皇帝的这个正统,其余人在他眼中,无论谁当皇帝都是叛逆!”
朱元璋猛地一愣,似乎有些明白李晗的意思了。
在原来老李讲述的未来中,自己之后是指定了朱允炆继位,然后便是老四靖难篡位了。
难道,方孝孺和老四之间,还发生了些什么?
“如若我没给你写信,按照原来的发展,朱棣攻入应天府,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自己当了皇帝。
在他当了皇帝后,为了保证登基的合法性,即是他朱老四有资格继承大明的法统,便召集建文旧臣入了朝堂。
而方孝孺,对朱棣篡位一事深恶痛绝,在朝堂上披麻戴孝,为朱允炆哭丧。”
看到这里,朱元璋心里有些感动了,没想到此书生,还有如此忠肝义胆的一面啊!
“朱棣对方孝孺披麻戴孝自然恨得咬牙切齿,但奈何那时方孝孺已是天下儒林之首,当初朱棣靖难时,建文这一边的讨逆檄文,便是由他所写,可见其文章在文坛有多高的地位。
因此朱棣想要获得法统,就必须让方孝孺为他起草登基诏书,但他坚决不从,只在纸上写下四个大字——燕贼篡位!”
方孝孺竟如此之有气节?
朱元璋也是大为震撼,心中感慨着,我大明读书人,要都如方孝孺一般忠心耿耿,何愁不能万世太平啊!
“朱棣自然大怒,威胁方孝孺若不从则灭其九族。
然而方孝孺回应道:便十族奈我何?
朱棣于是下令诛灭方孝孺的十族,父四族、母三族、妻二族,以及亲友门生作为第十族!”
看到这里,朱元璋头皮发麻。
诛十族!历朝历代,再昏庸残暴的皇帝,也没有诛人十族的啊!
在他的观念里,诛九族已经是杀人天花板了。
哪怕是他老朱,哪怕在战场上杀人如麻,哪怕杀起大臣来毫不手软,但说要诛人十族,他自问做不到!
哪怕全族谋大逆,也不可能诛人十族啊!
一想到方孝孺,那个总是眯着眼睛看东西的书生,在未来竟会如此之刚烈,如此忠贞,眼睛顿时有些湿润了。
今生能得此忠义之辈,夫复何求!
“不过现在老朱你已改变了治国方略,而且未来继承大统的亦会是朱标,因此朱棣这辈子是不可能当皇帝了。
如今朱棣看到方孝孺跟老鼠看到猫似的,也算是让这俩人,以冤家的形式为那个不会再发生的未来达成了某种形式的和解吧。”
嗯嗯嗯,对对对,朱元璋连连点头,读到这里,他颇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如今朱棣看着方孝孺便躲着走,听到浩然正气几个字便浑身哆嗦,想来也已被方孝孺所影响震慑了。
让这两人成为一对冤家,这个结局也不错,总好过那个血亲相残,尸身遍地的未来吧。
都亏了有老李,咱老朱才能避免未来的悲剧再次发生啊!
“对于如今儒生们闹事,这是肯定会发生的,其实比我预想得还来得慢了一些。”
刚感慨完方孝孺和朱棣的事情,一见李晗说到正事,朱元璋立刻打起了精神。
看老李的说辞,看来他对此事的发生,早有预料了。
“说实话,按我的脾气,既然那帮儒生这么喜欢格物致知,那就大方一点,给他们一片竹林,让他们格个七天七夜的,看到时候吐不吐血就完事了!”
朱元璋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老李这话说得,又损又有趣,可他就是喜欢看,太符合他的心意了。
一想到儒生们在竹林里,面对竹子苦思冥想的画面,他就觉得有趣至极。
每次和老李通信,自己的心情无论再烦恼,都会变得轻松愉悦。
虽然清楚李晗是在开玩笑,但朱元璋此时整个身心,都放松了下来,他就知道老李一定有办法。
“从历史的维度看,每一次变革和进步,都会遭遇极大的阻力,甚至是流血牺牲。
如战国时的胡服骑射、商鞅变法,甚至于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虽然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褒贬不一,不过他那锐意进取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这所有的所有,背后的本质,都是既得利益集团对新生利益集团的恐惧和镇压。”
朱元璋取下眼镜来,揉了揉眼睛,脑海中却是开始思索起来。
每次老李提到新概念,对于他而言都是一次头脑风暴。
“以目前的局势而言,既得利益集团,便是以文人士子为代表的士族阶层,而新生利益集团,便是工匠工人了。
士族阶层之所以势大,一是因为他们垄断了知识学问的解释权,因此无论是从古典先贤的角度,还是从程朱理学的角度,无论怎么辩驳,只要是在他们的游戏规则之内,怎样都赢不了的。
二是因为他们还垄断了土地,而土地,在工业发展之前,是大明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而匠造书院的设立,本质上是改变了赛道,换了一套全新的打法,以技术的优势,来挑战士族对于学问解释权的垄断。
同时因为工厂并不需要如农业种植那么多的土地,便能产生更大的价值,那么土地随即也会失去其原本重要的地位。
一旦失去对学问的解释权,土地失去其原本的价值,那么士族也就失去了在大明帝国的优势地位,沦为二流,甚至是末流!
这也是为什么,以学子儒生为代表的士族们,对于匠造书院的设立,反应如此激烈,甚至是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的根本原因!”
朱元璋一拍脑袋,老李这番解释太透彻了,瞬间让他恍然醒悟。
匠造书院的设立,工厂的发展,实际上是打击到士族的根基了,怪不得那群儒生跟发了疯似的,天天来请愿。
原来是被踩到痛脚了啊!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