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收古籍吗?”
韩阳正在屋子里打扫卫生,听到门口有人探头问话,连忙抬头准备说不,但是看到门口那人穿着干净而朴素的衣服,以及热情且略带一些憨厚的笑容时,心里忽然一动点点头笑着说道:“收,老伯请进,”说着将门口的老头儿请进门来。【】
老头儿年纪看上去有五六十岁的样子,皮肤黑黝黝的看上去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不过精神状态倒是很好,没有一般农民的怯劲儿。穿着一双黑面白边的布鞋走路挺精神,怀里抱着一个硕大的纸箱子,满是皱纹的面庞上带着些细密的汗珠,微微喘息着。
韩阳在老头儿抱着的纸箱子上不着痕迹的打量两眼,热情的笑道,“老伯请坐,”然后麻溜的沏了一杯茶水放在老爷子面前,“先喝点水吧。”
“谢谢,谢谢,”老头儿将抱着的纸箱子放在地上,然后双手接过茶杯放在茶几上,又重新问了一遍,“你们这里收古籍吗?”
韩阳点点头,“只要是来路正常的古董古玩,这里都接受抵押和转让,”心里却暗暗琢磨,这老头儿看服装和言行举止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农民,不过又要比普通的农民多一些礼貌,从开口问话到伸手接他的茶杯都能看得出来,素养见识比一般的老农民高一些,有好东西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
听到韩阳的话,老头儿连忙解释道:“来路绝对正常,这是我们村里的一个算命先生送给我的,我看了看也没什么用,就想着卖了给村里的小学添几张桌子。”
韩阳哦了一声挑起眉毛,“您还是老师?”
“是的,”说到这里,老头儿黑黝黝的脸上露出一些自豪的笑容,“水丰乡小新村小学的校长。”
听到这里,韩阳连忙站起来,握着老头儿的手认真道:“失敬失敬,没想到您是那里的小学校长,真难为您了,您怎么过来的?”韩阳这么客气确实是因为这个老头的校长身份,不过不是因为校长的身份太高太显赫,而是他们太辛苦。
水丰乡是附近有名的贫困乡,那边山高水远的办个学校不容易,支教老师都不愿去教书,这老头儿一看就是那种坚守了很多年的老教师。对于这种坚守多年默默奉献的人,韩阳是打心底里敬佩的,所以听到老爷子说他是那里的一个小学校长,因此更热情了一些。
老头儿见韩阳这么热情,也放开了,笑着说道:“搭着村里一个小伙子的三轮车过来的。”
韩阳叹口气,“真辛苦您了,跑这么远的路,”说着指了指那个纸箱子,“这就是您准备转让的古书?可以看看吗?”
“可以可以,”这老校长连忙点头,然后将纸箱子打开了。
韩阳将纸箱子轻轻拖到自己面前,往里面一看,心里暗暗就是一赞,是好东西。
从他家的当铺开业起,他就经常在这里玩,跟着他父亲真学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加上他父亲也有意培养他在这方面的能力,所以韩阳的眼里还是很不错的,看到这一箱子的古籍后立刻就知道是大开门的好东西。因为这一箱子的古籍是一眼货,非常好鉴定。
所谓的一眼货就是特征非常鲜明,一眼就能认出来的物件。不光是一眼假的东西,还有一眼真的东西,只是鉴定所谓的一眼真,除了需要深厚的鉴定功力以及丰富的鉴定经验之外,还需要物件本身的特征非常鲜明。
韩阳的鉴定能力不算非常出色,也就是入门级别的玩家水平。但他在自家当铺中见识过的上过手的物件太多,所以在鉴定一些特征非常鲜明的物件时,还是能够在一眼之下区分出真伪的。
而这位老校长带来的这一箱子古籍就是那种一眼真的物件,特征太鲜明了。
纸箱子里堆着的是一大套古书,封面上是《大六壬大全》五个仿宋体字,看上去有些呆板压抑。韩阳将纸箱子扒开数了数,这一套古籍总共十二本,应该是全了。
六壬是民间占卜术的一种,起源很早,也是源自《易经》的一种术数理论,流传非常广,是入门书籍之一,几乎所有研究术数的人,都要研究六壬。这《大六壬大全》好像是一个佚名作者编写的,流传同样非常广,影响力很大。
将纸箱子扒开,韩阳小心翼翼的翻开第一本细细查看,在“大六壬大全”五个字的上边还有三个小字,是“芳竹堂”,这应该是私人作坊印刷的,再看书页,显然长期在北方收藏的书籍,书页已经发脆,在边缘一些地方甚至有风化的迹象。如果是在南方收藏的,受潮的迹象会相对明显一些,不会像这本这样。
再看纸张,颜色已经发黄了,但是相对干净,没有什么污渍,只是在边缘处的风化痕迹比较重。韩阳返身从抽屉里翻出一副白手套,又拿出一根牙签,小心翼翼的掀起一页书页,认认真真的看了看那些字体,是典型的清刻本仿宋字体,看着有些呆板压抑。
仔细研究了一会儿,韩阳摘下手套对一旁略微有些紧张的老头道:“老伯啊,你这来一趟不容易,又是想给学校添一些桌子,这份心不容易,我也不跟您打马虎眼了,这确实是一套清刻本的《大六壬大全》,是开门到代的的物件,更难得的是十二本都还齐全。”
“这样啊,太好了,”老头儿听到韩阳这么说,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是清代的就好。”
韩阳见咳嗽一声劝道,“老伯,您也别高兴的太早,这东西虽然是开门到底的东西不错,但可不怎么值钱啊?”
“啊?清代的东西怎么会不值钱?这个不会是清晚期的吧?”老头儿听说不值钱,立刻紧张起来。
韩阳见状沉吟一下道:“老伯,这《大六壬大全》是非常有名的术数书,几乎每个学习术数的人都要研究,在明清时期的印刷量非常大,特别是私人书铺作坊,印刷的非常多,到现在为止,存世量还很大,故宫里甚至有明代的刻本,品相还非常完好。”
韩阳说着指了指面前的这一套,“您看您的,虽然十二本也很齐全,但是品相相当差,保存状况非常不好,您看这纸张,是质量非常差的竹纸印刷出来的,放到现在已经非常脆,几乎不能翻阅。”
“这,”老头儿想要反驳,但看着那书籍边缘被磨损的样子,没再说什么,而是迟疑一下问道:“那能卖多少钱?”
韩阳认真的说道:“老伯,看在您用心良苦的份上,我给您两千二。”
“不能再多了?”老头儿不甘心的问道。
见状,韩阳叹口气,“老伯啊,这已经是良心价了,说实话,您这一套《大六壬大全》,拿出去真不一定能卖得出去,这不是主流刻本,几乎没有什么市场,我这也是看在您是老教师不容易的份上才给您出这么个价,不信您去市里甚至省里跑跑,要是能有人出价超过一千五,我给您包车费。”
“这好歹是清刻本,不至于这么低吧?”老头儿依然一脸的不甘心,在他想来,这是清代的东西,怎么能才值这么点钱。
这也正常,在人们的印象中,古董都是价值数百万数千万甚至过亿的宝贝,最次的也有几十万。其实呢,主流的古玩大多是几万块,非主流的很多就是几千块几百块。只是这些价值不高的东西一般不为人所知,以至于留给普通人的印象就是古董都值钱。
韩阳将这道理说了一遍之后,跟着一拍大腿,“老伯,这样吧,我再给您加三百块,两千五,您要是还不满意,那我也没办法了,您再到别的地方转转,我这可是冒着卖不出去风险收您的东西。”
听到韩阳的话,老头儿低下头暗暗琢磨。
韩阳见状也不急,等了一会儿以后才再次问道:“老伯,两千五,同意不?”
“好吧,就两千五,”老头儿遗憾的点点头,同意了这一笔交易。
看到老头儿同意了交易,韩阳心里暗暗有些兴奋。他天天在当铺玩是不假,具备一些鉴定物件的能力也没错,但是却从没有插手过这些交易,因为他父亲不允许他从事这个行业,说行业里的水太深了。
而且韩阳是考古专业毕业,现在在县文物局上班,虽然只是做文员工作,但是按照考古行业的规定,他也是不能参与和进行古玩收藏交易这一类行为的。虽然这个规定几乎形同虚设,但韩阳还真没有违反过。
而这一次,他却是第一次完完全全由自己鉴定讨价换件后收购的物件,是他做成的第一笔交易,也算是有着不小的纪念意义了。所以明知道以两千五的价格收下这一套《大六壬大全》可能赚不到多少钱,但韩阳还是相当满意的,反正不会亏钱就可以了。
韩阳这么想着,取出二十五张钞票当着老爷子的面数了一遍,又在验钞机上过了一遍,这才递给老头儿,“老伯,您数数看,没有意见的话,咱们这交易就算是完成了,麻烦您再签一个转让协议。”
...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