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八章 首辅截胡

  广东道掌道御史钱如意今年四十岁。

  若是从年纪以及他如今正七品的官衔来看,他的官途似乎并不顺利,但事实并非如此。他隆庆二年中了三甲同进士,先是在陕西一个不起眼的县里任县令,然后却因为投了陕西巡按御史的眼缘,三年任满就升调都察院为御史,如今已经历经一任巡城御史,一任巡按御史,在都察院呆了整整四年,从这一点来说,他不认为自己是凭借年资久才成了广东道掌道御史,而是凭的铁板钉钉的政绩。

  所以,哪怕汪孚林这次在广东折腾出来不少事情,甚至还有俘获海盗头子,招抚了近千海盗的大功,可在他看来,那也不过是年轻人瞎折腾而已,本打算在见到汪孚林后,如若对方年少气盛,那么就好好敲打敲打,让其明白在这广东道到底是谁话事。为此,他早就叫了经历司的杜都事过来,嘱咐了其好一通。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听那声音汪孚林分明跟着杜都事到了门外,内阁却突然命人紧急传话,直接把人给他截胡了!

  他只听得门外杜都事好一阵慌乱,而汪孚林却还在那犹犹豫豫地说,不是说按理要先拜见掌道御史,赫然把他摆到了和张居正同等的地步,他顿时在心里大骂,却还不得不起身出门,挤出一丝笑容对汪孚林说道:“自然是内阁首辅大人的事情更要紧,汪侍御且先去才是。”

  “那……我听前辈的。”汪孚林笑容可掬拱了拱手,随即就跟着那满头大汗来找人的小吏转身离去。虽说头也不回,可他却仿佛感觉到了那位掌道御史的视线一直都跟随着自己,至于其中有多少善意和恶意,那就很难说了。

  因为之前考中进士之后,汪孚林也就是在京城汪府帮着汪道昆做点迎来送往的事,张居正的家里他还借着张家几位公子的邀约去过几次,可位于宫城的内阁直房,他却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来。内阁来传话的是一个小吏。尽管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在内阁这种地方做事的小吏也绝对炙手可热,但对方却表现得不卑不亢,既没有过度热络。也没有一味冷淡,一副公事公办的表情,倒让汪孚林对张居正执掌内阁的情形有些猜测。

  如果这小吏表现出来的态度并不是装的,而且内阁用的其他吏员也都如此,那么。光是从用人来说,张居正实在名不虚传!

  内阁在会极门东边,紧挨着南面的宫墙,左右是制敕房和诰敕房。最初是非常低矮的临时性建筑,但多年修缮下来,尤其是嘉靖后期历经严嵩、徐阶、高拱三人的大规模整修,如今虽不如外头千步廊那五府五部的光景,却也非常气派。尤其是张居正这个内阁首辅算得上是大明开国以来权力最大的,进进出出的官吏宦官虽多,却是一丝杂声也无。许多人就连脚步声也刻意压轻了。

  身处这种肃穆的氛围中,汪孚林也多了几分慎重。然而,尽管他是张居正召见的人,却仍是等了整整两刻钟,这才候到了一个空挡。在这两刻钟之中,张居正除却见过冯保派来的司礼监随堂,还接见过吏部尚书张瀚,户部尚书殷正茂,所以他自然谈不上什么怨言。当轮到自己的时候,他用眼角余光扫了一眼还在排队等候的其他人。见一个个品级都比自己高,心想今天这一幕传出去,他是张居正赏识之人的名声恐怕更要传出去了。

  这在眼下看来是真傍上了大靠山,可从长远来看。那简直就是嫌死得不够快啊!

  张居正起居办事的直房,曾经住过高拱、徐阶、严嵩,朝向最好,房间最轩敞,但他也和那三任主人一样,忙得不可开交。因此。在汪孚林进来时,他头也没抬地手持宣笔蘸墨疾书不停,直到扫见汪孚林已经下拜行礼了,他方才点头说道:“起来说话,等我拟完这几本后,再与你说话。”

  听到张居正如此说,汪孚林就站起身来,眼睛很不老实地端详了一下这间如今可以算是代表大明最高权力的屋子。除却整齐的家具之外,摆设全都颇为简朴,但四面书架子上满满当当都是各式各样的典籍又或者卷宗,除此之外,并没有一个伺候的人。当发现张居正已经放下笔的时候,他立刻收回了目光,提起了精神,可眼看张居正只是揉了揉手腕,继而就又开始凝神思考起了什么,下笔始终在字斟句酌,和先前奋笔疾书的速度大为不同。

  足足又等了盏茶功夫,他才听到张居正轻轻舒了一口气,这次总算是真正放下笔抬起头来。尽管曾经见过,但他就只见这位大明首辅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了好一阵子,端详得非常仔细,他就干脆坦然任其打量。

  “三年不见,却是声名鹊起了,果然自古英雄出少年。”

  “首辅大人过奖,我实在是愧不敢当。”汪孚林本想饶舌地说几句英雄的定义,但想想张居正什么人,什么动听的话没听过,他就干脆干巴巴地答了一句,决定今天中规中矩表现一番,横竖老爷子陈瓒对自己的态度好像还可以,大不了他在都察院里再呆几天。

  “谦逊就不用了,用你为广东巡按御史,是我独断,本来想着凌云翼用兵罗旁山在即,你既然出身徽州,又有财神美名,说不定能够在摊派军费以及其他方面为凌云翼助一臂之力,谁知道你竟然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凌云翼之前再次给我写信推荐你,说你不拘一格,不局限于都察院监察御史这种监察官的职责,如若可以,不妨再派你一任巡按御史。”

  这真是一个最美丽可口的大饼,可惜看得见吃不着!

  如果没有陈瓒一开始关于都察院监察御史那大差、中差、小差的定义,汪孚林一定会喜形于色。可现在知道自己已经被派过一任大差了,再来一次,都察院其他那些御史只怕不能群起而攻之,也会将他恨之入骨,他自然不敢接凌云翼的举荐,立刻大义凛然推辞。

  “元辅,凌制台抬爱,我感激不尽。可我如今是广东道监察御史。如今广东道其余几个监察御史全都比我年长且资深,而且广东道协管刑部,应天府,在京虎贲左、济阳、武骧右、沈阳右、武功左、武功右、孝陵、长陵八卫。及直隶延庆州,开平中屯卫,能够巡按的也就是一个广东,若我再次外放巡按御史,那么置同僚于何地?再者。就算过个一年半载再放广东巡按,从前虽说有如此旧例,但毕竟都是事出紧急,特事特办,可广东在凌制台治下,太平安定,却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状况的。”

  张居正见汪孚林拿的是都察院的客观规矩作为推辞,而不是说能力不够等等主观原因,还特意说明两任广东巡按御史的不可行,他心中颇为满意。一时露出了少有的笑容:“你就不提之前你在广东薄有微功,却没有相应升赏?”

  “元辅也说只是薄有微功而已,我怎敢妄想升赏?”

  “真的不想?”

  “想是想过,不过我不是也犯了过失吗?”汪孚林干脆老实一点,直截了当地说道,“毕竟巡按御史带家眷是违禁的,功过相抵。”

  张居正百忙之中抽空见汪孚林,当然不是为了眼下这一来一回的闲话。既然汪孚林表现得坦荡,接下来,他就详详细细地问了汪孚林巡按广东期间的大小事务。结果。他立刻被汪孚林那些生动详实的叙述给吸引了过去——实在是不怪张居正会被这种小花招打动,他自从馆选成了庶吉士,就一直按照标准的储相标准培养,基本上就是在翰林院国子监詹事府司经局这种清贵的衙门打转。甚至都没出过京!

  而往日来汇报的巡按御史,大多都揣摩他的喜好,尽量言简意赅,生怕一言不合惹了他动怒,哪里像汪孚林这样肆无忌惮讲故事?

  偏偏汪孚林的故事还和广东海防以及海禁、瑶乱等大事息息相关!

  好在堂堂首辅还算颇有时间观念,很快就醒悟到时间占用得太厉害。不得不咳嗽一声示意汪孚林打住,最终沉声说道:“你回去之后,再写一份详细的陈奏上来,今日就不必再往下说了。”

  “是,不过我刚刚回都察院,之前又没有监察御史的经验,这广东道的诸多事务全都要熟悉起来,只怕短时间之内,这道陈奏完成不了,还请元辅多多宽容。”

  张居正让谁办事不是竭尽所能,汪孚林却竟然如此为难地表示要拖延,他顿时哑然失笑。可想想确实很少有御史如汪孚林这样新进士一出仕就是巡按,在广东任上非但没捅娄子,还建下功勋,他就释然了。微微沉吟片刻,他就开口说道:“你之前从广东回来,没有用足一百二十八天的期限吧?既如此,没有用完的那段时间,我给你假,左都御史陈瓒那里,我会和他打个招呼。”

  因为小北身怀六甲,汪孚林从广州到徽州的一路上走得慢了点,足足用了一个半月,算算日子充足,他又在徽州多停留了几天,就这样抵达京城时也只用了两个半月,要真的用完一百二十八天假,也就意味着他至少还有一个月可以自由支配!一想到这里,汪孚林就喜形于色,立时连声道谢,以至于他告退离开的时候,张居正都忍不住有些又好气又好笑。

  之前说重用说升赏的时候,这小子都好像表现得挺淡定,甚至还使劲推辞,这次一说放假就立刻兴高采烈了,敢情这是个懒人啊!

  当然,张居正也知道汪孚林并非单纯不愿意做事的懒人,否则到了广州之后大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不必冒风险担责任,可眼下想到人兴高采烈离去的情景,他在接见下一个人的时候就有些走神。功利心太强的人可以用却需要提防,而懒散没有野心的人虽说需要鞭策,但从某种意义来说却可以放心。汪道昆只不过是兵部侍郎,在满地都是权贵的京师只有这么一个担任少司马的伯父,汪孚林谈不上太深厚的背景。

  跟在汪孚林后头谒见张居正的那位却根本没有发现首辅大人的走神,就算他发现了,他也断然不敢贸然停顿,又或者咳嗽。而且,有了汪孚林刚刚占据了首辅大量宝贵时光,却神采飞扬出来的例子在前,他当然也非常卖力地滔滔不绝,可就在他认为自己表现得非常不错时,却听到了一声轻轻的拍扶手声,吃这一吓,他立刻停了下来。

  张居正只是无意识地拍了拍扶手,发现面前的人住口不说了,他皱了皱眉,正要开口,外间突然就传来了一个声音:“元辅,谭家命人报丧,已经向通政司递了谭部堂的遗折,讣告都发出去了!”

  闻听此言,张居正顿时沉默了下来。当年倭寇肆虐,沿海生灵涂炭的时候,武官有戚继光俞大猷,而文官则有胡宗宪和谭纶,只可惜胡宗宪附严嵩严世蕃父子,他就算背后嘉赏其能,却也不可能在徐阶事后清算的时候为胡宗宪说什么话。而谭纶不同,若非他屡次向徐阶举荐,即便谭纶在台州知府和浙江海道副使任上崭露头角,也万万难能在严嵩当权期间脱颖而出。而两人私下颇有书信往来,由此建立起了多年交情。

  而且,就在昨日,他还刚刚收到了谭纶口授,谭纶长子谭献手书的私信,暗示王崇古可为兵部尚书,刘应节又或者凌云翼可为刑部尚书,张学颜可代蓟辽总督,日后则为兵部尚书候选。如果谭纶身体尚好,这样赤裸裸地干预政事,他必定会不快。可如今谭纶已经去了,这封私信的意义就截然不同。毕竟,谭纶和几人都谈不上多大的交情,顶多刘应节是代替其担任蓟辽总督而已。

  哪怕已经病入膏肓,谭纶还是没有忘了助他这个老朋友一臂之力,让他能有足够的位子安置自己看重的人!

  一时间,张居正再没有兴趣听面前那官员说什么,淡淡地摆了摆手,那人就非常知情识趣地退下,哪怕心中再不甘心,也不敢轻易流露出来。而张居正也没有叫外头那报事的小吏进来,而是在久久的沉默之后,这才扬声吩咐道:“去通政司,把谭子理的遗折立刻拿来,再去谭家看看一应丧仪准备得如何,等成服奠告之日,我要亲自去吊唁。”

  PS:今天会两更,双倍倒数第二天,再求下双倍月票,谢谢大家^_^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明朝谋生手册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