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寒风凌厉,这寒风自人心发出,此时整个圣彼得堡、整个俄罗斯都被一种莫名的情绪所萦绕——战败了!
这个消息来的是如此的突然,以至于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在欧洲各地的报纸报道这一新闻的时候,报道着庞大的第二太平洋舰队是如何毁灭于勒梅尔海峡的时候,在欧洲的报纸长篇累牍的报道着这一新闻的时候,在俄罗斯,每个人都被惊呆了,曾几何时,他们曾满心以为在第二太平洋舰队派出之后,这场战争就会结束,中国人是不可能在海上抵挡他们的力量,
但现在,这一切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笑话似的,俄罗斯败了,败的很惨。
在圣彼得堡的冬宫,当侍从将军把这个消息告诉米哈伊尔二世沙皇的时候,每一个宫侍都听到了沙皇的咆哮。
“我的舰队!”
几乎是一夜之间,俄罗斯帝国的、米哈伊尔的舰队没有了,然后,他整个人都处于恍惚之中,随后有消息说,刚刚返回冬宫的沙皇陛下回到了皇村,回到了夏宫,显然,对于他而言,他需要时间去消化去接受这个消息。
当然,对于这一切,没有人知道,至少普通百姓从不知道这个消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突然的战败的消息,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惊愕之时,更多的却是愤怒。
“该死的,怎么能败了呢?”
“我的弟弟、我的弟弟在舰队上……”
在普梯洛夫工厂这座俄罗斯帝国最大的工厂中,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几名正在休息的工人在那里大声的谈论着“勒梅尔海战”,在那一片讨论声中,伊里耶夫列则放声痛哭着,为他的弟弟,此时,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的他,整个人已经筋疲力尽了,而这个坏消息,更是让他整个人陷入从未曾有过悲伤之中。
实际上,不仅仅只是他,在这座拥有近万名工人的大工厂中,有许多工人在波罗的海舰队以及喀琅施塔得要塞都有认识的朋友甚至亲人,现在,他们的朋友、亲人,已经沉入了冰冷的大海。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几乎每一个人都处于悲痛之中。
“干什么,难道你们不需要工作吗?”
监工大声嚷喊道,试图让尼里耶等人驱赶回工作岗位上,但是他的驱赶在这个时候却发生了反效果,正在安慰着朋友的尼里耶,猛的一把推开监工。
“难道你没有看到,我们很多人的朋友和亲人都死在了大海上,都死在毫无意义的远征中,现在,难道我们连痛哭伤心的权力,你们也要夺走吗?”
尼里耶的喊声立即得到了人们赞同,立即有人跟着大声喊道。
“你们总是让我们加班加班,但是现在,我们的薪水甚至还没有过去高!”
“我们每天要多工作的好几个小时,可是你们除了不断的催我们干活,还有什么?”
在战争爆发之后,面前迅速激增的定单,普梯洛夫厂长.n.斯米尔诺夫为获得更大利润,便起不断冒犯工人的权利。尽管工人们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加班,但是收入却没任何增涨。几个月来,因为加班以及物价的上涨,使得工人们的收入锐减的现实,早已经让他们对工厂心怀不满,现在监工的责难,更是挑起了工人们心中的怒火。
“对,增加加班费!”
“发加班费!”
“增加伙食费……”
人们的情绪是会散播的,当最初的不满的发泄从工人们的口中道出之后,迅速演变成了要求,开始只是那些歇班的人在那里大声呼喊着,但是慢慢的却又演变成了整个工厂里所有人的要求。
停机!
突然,不知是谁最先起的头,车间里原本全力转动的机器,突然停止了转动,只有空中旋转的天轴以及地板上的地轴在那里旋转着,发泄着无用可用的动力。
下一瞬间,整个普梯洛夫工厂的机器都停工了,原本机器轰鸣车间一下子静了下来,但是这种静只是片刻的宁静,然后这座工厂的上万名工人,像是潮水一样的涌出车间,像疾风一般的涌向了法式的楼房前,那是厂长工作地方,也是工厂的管理部。
“提高工资!”
“工资提高!发加班费!”
“礼拜日休息!”
愤怒的工人们的吼声像那震耳欲聋的雷鸣一样,在工厂的上空回荡着,数以千计的工人们不断的高呼着口号。同时愈逼愈近那工厂管理部了。
“增加工资……”
群众杂乱地喊着,比第一次的口号稍稍见得不整齐。他们的大队已经涌到了管理部前,人们已经包围了这座管理部大楼了。
而站在楼上的斯米尔诺夫这座工厂的厂长,却紧张的看着眼前的那些愤怒的工人,他的嘴里不断的喃喃着。
“都是那个该死的加邦!没错,一定是他,一定是他……”
斯米尔诺夫口中的加邦,是一名神父,当然没有什么人知道,这位领导着“圣彼得堡工厂工人会议”纳尔瓦分会的神父,是俄罗斯内务部暗探局的一名暗探,他之所以参与到这个组织是,是为了执行内务部的命令,渗透其内部平息工人的不满。
但在过去的几个月间,因为普梯洛夫工厂行政部门不断增加工作时间,导致其与加邦领导的“圣彼得堡工厂工人会议”纳尔瓦分会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内务部本意是利用这个组织,以平息工人的抗议,但该组织的实际行动逐渐背离了内务部的初衷,甚至可以说,超出了内务部的预料。
而现在,走在最前方带领着工人们罢工的,正是“加邦组织”的骨干,正如过去一般,这些人走了最前方,包括尼里耶。
“一定要把他们都开除了……”
盯着最前方的尼里耶等人,斯米尔诺夫暗自在心底对自己说道,长久以来对“加邦组织”的不满,使得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一劳永逸的解决那些“加邦组织”问题的机会。
开除了!
当天下午,就在普梯洛夫工厂罢工刚刚结束的时候,一个消息便传了出来——工厂内的四名“加邦组织”的骨干成员被开除了,而这个消息立即传到了一直关注着圣彼得堡局势的一些人耳中,在圣彼得堡的报社内,普梯洛夫工厂的行动的立即引起了一番讨论。而讨论却因为另一个消息的传来,顿时发生了改变——加邦神父将会率领工人们向沙皇请愿!
“……让全体工人全都集合起来,举行罢工,然后他们将举着教会的旗幡和沙皇画像,和平的列队前往冬宫向沙皇呈递阵述工人疾苦的请愿书,他说,沙皇一定会出来接见人民,倾听和满足人民的要求……”
这个消息是从潜伏在加邦组织内的党的成员那里传来的。
“这是我们的机会!”
看着房间里的同志,乌里扬诺夫的语气显得颇为激动,在获得了中国人的资助之后,他立即返回了俄罗斯,在创办的同时,又成功的根据他的个人想法建立了一个以“职业革命家”为先锋核心、有着严密组织纪律的机构的革命政党,尽管他的这一想法曾遭到马尔托夫、托洛茨基等人的反对,但现在,对于每月可以获得上百万卢布援助的他来说,他人的反对似乎并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加邦这个人!也许,我们应该感谢他!”
乌里扬诺夫口中的加邦神父早在12年前,就创办了俄罗斯最早的合法工会。
“加邦这个人的性格可以说极为复杂,他很自负,同样也喜欢冒险,甚至可以说缺乏敏锐的政治眼光,但他非常同情普通人。在过去的多年间加邦组织的力量保障了工人的社会权利和物质利益。现在普梯洛夫工厂行政部门显然低估了该组织在首都工人之中的作用,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在他们的工厂之中有6000人是加邦组织的成员。当然,这其中还有我们的人!我们要参与进这场集会之中!我的同志们!”
看着加里宁,这位在今天下午参与领导了普梯洛夫工厂罢工的同志,正是他指挥蒸汽车间关闭了蒸气机,从而发动这场罢工,乌里扬诺夫又颇为激动的语气说道。
“明天,我们要在工人集会发表我们的演讲,把我们的要求添加进去!”
“乌里扬诺夫同志,我们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呢?什么样的要求才不会为工人们拒绝呢?”
即便是加里宁,也没有去考虑那些与他一起作工人的工人的利益,作为一个职业的革命者,他首先更看重的是革命的利益。
“我们必须要考虑到一点,就是我们的诉求,必须是工人们所渴望的,当然,也是他们无法拒绝的,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请愿书中,增加上这些要求,而不仅仅只是什么降低工时,什么增加工资,相信我,如果仅仅只是这些的话,那么他们的“小爸爸”一定会同意的,但,我们需要的是他的拒绝!而不是同意!”
沉思片刻,乌里扬诺夫继续说道。
“我觉得,我们应该加入关于言论自由以及结社自由的要求!”
托洛斯基的话音一落,加里宁立即反对道。
“这样的要求不行,结社自由看起来似乎与工人无关,我们所需要的结社自由是让我们的组织能够公开活动,我认为可以将这一条变更为工人结社自由,有了这一条,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组织变成工人的组织,以工人组织的名义进行活动……”
“还可以要求召集立宪会议来改变俄国的国家制度,沙皇肯定会拒绝这一条!”
“还有法律上的平等!”
“政教分离……”
“实行八小时的工作制……”
“土地归农民……”
“停止战争……”
在人们的言语中,一个个看似很平常的,但是出发点却是为了让沙皇去拒绝的要求,被这些职业的革命者们一一提出了出来,他们的提议看似是为了工人,为了农民,甚至为了俄罗斯的利益,但是实际上,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让沙皇去回绝工人们的提出的条件,甚至希望沙皇用暴力的手段去镇压工人们的请愿。
“如果,到时候,面对这些条件沙皇在拒绝的同时,又派兵来镇压工人怎么办?”
一名同志在犹豫片刻之后,提出了他的担心。
“现在,很多人依然对那个沙皇充满信任感,还有那么最后一丝幻想,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由不是用向沙皇请愿的方法获得的,而是要靠拿起武器去争取的,所以,我们需要沙皇去拒绝他们,甚至需要沙皇去镇压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看清沙皇的嘴脸……”
乌里扬诺夫毫不犹豫的回答道,作为一个标准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如果革命需要,即便是魔鬼也可以利用。就像在他看来,他利用中国人一样,中国人承诺每个月给予他不少于150万卢布的援助,正是在这笔巨额援助的帮助下,他才能够在革命的队伍中站稳脚步,现在,他所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个导火索,一个打破对沙皇幻想的机会。
“相比于拒绝,我相信,开枪以及残酷的镇压,才是能够打破人们对沙皇的最后幻想,当然,这只是开始,但是同志们,相信我,有了这一个开始之后,很快,革命的浪潮就会席卷整个俄罗斯大地,明天,我们所有人都要去工厂里,到那里争取工人们的支持,到那里,让工人们把我们的要求增加到他们的请愿书之中,当然……”
沉思片刻,乌里扬诺夫又说道。
“我们明天可以准备十万卢布的面包,把面包送给我们的工人同志,还有他们的家人,让他们相信,我们的组织与他们是一体的,我们是关心他们利益的,这样的话,当加邦失败之后,我们才能够把工人们争夺过来……”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