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我们一定要做

  双方正式会面的时候是于总师到达涪城的第二天,这次双方会谈倒是上了规模,尚还在任的长虹厂厂长胡正新亲自代领一众副厂长,加上厂里的书记一起参加会议。

  庞大的领导团队一起上阵,激动的心情表现在众人的脸上,于总师看了倒是对这次合作更添信心。

  原本以为长虹厂因为在民用市场上面赚到了钱,对盈利不如民品的军用雷达不感兴趣了,现在看来,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

  激动,没错就是激动,从于总师联系上长虹厂,说明了意图,做了半辈子火控雷达的0780厂就激动了,终于还是有机会继续自己的老本行。

  激动不已的胡厂长当先说道:“于总师,没想到你这次亲自来了,这次我们的合作肯定会非常顺利,就是不知道这次合作的英国蓝狐雷达具体的数据到底怎么样?如果可以提供一些具体数据就最好,我们可以让技术人员具体评估一下。”

  具体数据于总师倒是带来了,将数据拿给对面的胡厂长,这些都是英国方面提供的具体数据,当然了这些数据肯定是隐瞒了些不好看的次要数据,不过次要数据倒还是不重要。最恨的就是隐瞒重要数据的行为,这种恶劣行径,英国人不是没有干过。

  在共和国引进英国的斯贝202的时候,英国方面就把斯吹的上天下海无所不能,当然光从字面上来说,算是说的过去,斯贝不仅有空军版。同样还有海军的燃气轮机版。

  但是在吹嘘的时候,英国人就刻意隐瞒了斯贝的高空性能,斯贝垃圾的高空性能欺骗了共和国方面。原因也简单,当时英国斯贝202装机对象是f4战机,这都是典型追求高空性能的飞机。

  既然英*队把斯贝202装上了f4了。那高空性能自然是杠杠的,然而事实是引进了斯贝202之后,本来是兴高彩烈的安排了多型号战斗机使用这款发动机。

  但是等到国产的斯贝202第一批次做出来,才尼玛发现,这个斯贝原来还有这么大的一个bug,就这渣一样的高空性能。装上战斗机是要去吃翔啊。

  现在引进蓝狐雷达算是学聪明了,直接是把国内对机载雷达的性能测试项目拿出来,让英国人直接做填空题,不管你怎么办,你把这些数据拿出来填上就好。重要数据一个不少,等下来后慢慢的看。

  “数据就是这些了,虽然这款雷达算不上国际主流,但是其性能、技术还是比国内现在的机载火控雷达要先进不少,引进这款雷达既符合我们新机的需要,同样引进技术的困难也小,国产化起来也容易实现。”

  于总师的话也得到了长红厂原火控雷达技术人员的肯定,当看到了这款雷达的制造技术时。这位技术科长就放心了,这款雷达虽然是英国八一年定型的,但是从这资料提供的信息来看。制造技术还是挺低的,都是些国际上相当成熟的技术。

  “于总设计师说的是很有道理,这些电子元器件挺普通的,大多数都是七十年代左右的主流国际技术,现在我们都在开展这些元器件的攻关,一些特殊的专用元器件技术上只要有英国方面的技术资料我们就可以实现生产。就是这些元器件的生产设备有些困难。”

  电子元器件的生产设备是挺困难的,这个只有长红厂自己想办法了。肯定不可能由费伦蒂公司提供。

  人家费伦蒂公司也没有自己生产元器件,都是直接采购其它公司的通用电子元器件。当然了一些特殊的元件还是自由费伦蒂公司自己制造,这些特殊元件倒是在合同之中。

  长红厂的这些通用元器件的项目进度,胡厂长大概还是知道的,这些都是胡厂长亲自关注的项目。

  于总师对这些通用元器件的制造也没有办法,只能是看长红厂自己来做。

  “这些通用元器件只有看长红厂自己解决了,我们有理由相信长红厂的技术能力,刚才不是听说厂里都在对这些通用元器件开始进行攻关了吗。”

  听了于总师的话,胡厂长有理由高兴、自豪。自信满满的胡厂长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这次的火控雷达长红厂完全有能力拿下来。

  “这个于总设计师就放心好了,我们的技术可以满足要求,只要技术资料能到来,我们一年就可以使用部分英国提供的元器件制造出实验室产品,三年就可以制造出完全国产化的新雷达,这个我们可以保证。”

  一年出成品,三年完全国产化,到时候刚好新机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将费伦蒂方面的合同要求雷达用完,直接就可以装上全国产化的雷达。

  当然了,这个光保证那是不行的,新的研制体系下面是的要签合同来保证的。

  “军令状倒是不用了,现在我们这新机要试验新机研制体系,所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签订合同,若是时间到了没有能拿出来成品那就要赔偿的。”

  签合同这个对长红厂不陌生,长期做民品生产,长红厂对签合同是一点也不陌生,当即就表示签合同可以做到。

  “没问题,签合同这种事我们可以做到,随时都可以签合同。”

  双方都有强烈的合作意向,那就要谈谈利益分配问题,这个必须要说清楚,雷达引进的资金是由基地方面出资,要交到长红厂生产自然就不会是无偿的。

  对于这一点双方都明白,长红厂混迹市场多年对这些是有所了解的。唯一的问题就是于总师对这种涉及到商业的谈判不太善长,这个时候就需要已经做好了气动设计的杨辉来进行谈判。

  在看看杨辉在的风洞试验基地的进展。

  杨辉带着二十人来到风洞基地二十天了,加班加点的,已经把跨音速风洞试验做完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将这一百天的风洞试验数据汇总,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选择出最优秀的一款气动设计方案。

  平心而论一百天设计要想完成一款机型的气动设计很困难,不过在这款新机的气动设计中还是可以做到的。

  一方面因为新机是基于歼教七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另一方面因为最重要的双三角翼国内有了研究,再加上一路上大开绿灯。大干一百天拿下气动设计还是靠谱的。

  杨辉带着气动队伍告别神秘的风洞基地,告别这些默默在山体里进行着不见阳光的科研人员。坐上汽车,如同进来的时候一样,在黑暗中断断续续的离开。

  再次回到小旅馆,整次行动如梦一般,唯有一大堆试验数据证明杨辉他们这次并不是梦。一大群人坐上临时招来的汽车,往涪城而去。

  杨辉在风洞基地得时候就接到了于总师的电话,现在杨辉就要去参加对长红厂的谈判,这让杨辉兴奋不已,谈到了这利益分配杨辉最为激动。

  将二十来人安排下来,杨辉见到了于总师,于总师大概介绍了前期在技术上的进展,随后就要杨辉准备开始商业谈判。

  听到了于总师的介绍,杨辉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想法,而且这个方案的可行性还是比较高的。未完待续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熬鹰航空业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