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稍晚还有一更,抱歉……
1944年7月5日开始,艾登赴海牙与德国展开停战协定的谈判,在与德国停战协定谈判前,英国已率先与法国、意大利达成了一致。与德国的条件也基本达成一致,双方为了形成互信,还先行履行了部分协定:英、德互相停止空袭、英国交付2艘刚刚完工的怨仇级航空母舰并遣返300多名俘虏的德国飞行员,德国遣返第一批5万名英国部队并同意开放食品购买许可。
这些措施极大地显示了英德关系的缓和,在黑猫有关演讲且相关食品船抵达英国后,英国社会开始基本稳定下来,但横亘在英德之间还有三个问题:
第一是巴基斯坦问题。这是英国人最关心的,日本提出的条件英国方面虽然颇为动心,但还是希望德国出面再帮着压一下价格。
第二是美国俘虏问题。英国方面认为这不是德国的战争俘虏,这是因为美军参与英国内政而被扣押的美国部队。言下之意颇有用这批人马从美国换取利益的考虑,但霍夫曼显然不会同意让这10万之众再返回美国。
第三是南非、纽芬兰、英属圭亚那等海外领地一揽子问题。
7月9日,从东京传来消息,日本大本营愿意就巴基斯坦问题进行适当让步,经过科尔的斡旋,修改条件包括:
1、5艘轴心级航母改为4艘巨人级航母,不过日本要求与意大利交替支付;
2、1000万吨钢铁改为500万吨,但特种钢比例上升为60%;
3、500万吨石油取消,代之以交付300架兰开斯特、200架蚊式轰炸机;
4、所有装备、军舰、物资交付时间从3年压缩为2年,时间从1944年8月15日开始计算。
艾登还想再还还价,里宾特洛甫态度很强硬地告诉他:“这已是日方最后的条件了,不能再行更改,否则他们将立即夺取巴基斯坦——上面储藏着的黄金白银和其他物资够日本向我们买这些物资。”
艾登迫于无奈,只好答应了。
关于第二条,似乎也有些无解。因为这10万美军并不是德军俘虏的,交给德军管理既不妥当也不合理——美国方面已发出威胁,不允许英国将驻英美军交给柏林方面,否则要面临华盛顿的报复,但一旦放回去也是个麻烦。艾德礼本来希望用这批战俘从美国手中交换一点实际利益,但现在看来并不理想。
霍夫曼最后提了意见:这批美军战俘依然扣押在英国,由英国部队和即将在英国驻扎的德军进行双重管理,既不交付美国、也不交给德国,等德美和平实现后再由英国与美国继续商谈释放办法并决定利益归属。
经过反复讨论,这个意见最终被接受。
最后一个却是不大不小的麻烦点。目前在南非还有10万美军,近3万英军和15万南非部队,加起来合计30万兵力。由于美方裹挟,在南非的3万英军已宣誓效忠丘记英国政府,以扬-克里斯蒂安-史末资为代表的南非联邦也拒绝承认伦敦政府的正统地位。
因此霍夫曼的决定很简单:把南非打下来。
当初因为兵力、后勤资源紧张,德军在拿下马达加斯加后并未继续向前推进,因此给了南非政府一个喘息之机,还让美军运送了10万兵力并加紧武装南非部队,但随着东线战役的结束,德军可以腾出手来了。
里宾特洛甫纠缠的主要问题只有一个:攻打南非的战役中,伦敦政府该如何表现?
他对艾登说道:“如果南非用德国兵力打下来、死的是德国小伙子、消耗的是德国拥有的战略资源,元首怎么向国内民众交代?”
“你们在东方国家赶跑斯大林势力后不也没有进行占领么?”
“但那里的政府都附属或追随我们的路线,或者我们在南非也这么办?”
“这……”艾登不敢接这个茬,一旦接了后,南非就将变成德国的附属国而不是由英国控制,但要英国自己出兵去进攻并占领南非是不现实的——英国军队没有这么强的实力,也经不起这种旷日持久的消耗。
总而言之一句话:英国要想从德国手中拿到南非,想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
迫于无奈,他只能问道:“贵方有什么建设性意见?”
里宾特洛甫提出的第一条意见扩大法属罗得西亚的领地:德方和法国政府沟通妥当,将把马达加斯加岛上200多万非洲土著迁徙到法属罗得西亚。
罗得西亚分北罗得西亚和南罗得西亚两部分,北罗得西亚基本包括赞比亚和马拉维。德国拿下了马拉维全境和赞比亚东北角,一起并入德属东非。然后又让赞比亚的一部分成为犹太国,迁徙德国领土上的犹太人到犹太国定居。
同时为了打击英国势力,霍夫曼向欧洲各国提出“向罗得西亚进军”的口号。
各大欧洲强国,除德国外都开始哄抢罗得西亚的领地:葡萄牙抢了靠近莫桑比克的南罗得西亚大约10万平方公里,组建葡属东非;意大利利用埃塞俄比亚的部队和德国开辟的通道,抢了近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对英谈判中形成了15万平方公里的规模,形成了意属罗得西亚;比利时抢走了赞比亚西北角大约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起并入比属刚果;法国利用法属西非、中非的部队,南下抢了近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现在德国支持其将其扩大至18万平方公里,几乎把剩余南罗得西亚的一大半占走——这也是英法停战的条件之一
这样分割后,剩余的南罗得西亚大约还剩下12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