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谢寸官的背影离开,郭踏虏的眼神就锐利起来,而那霸大川的眼神却有些yin晴不定。这就是士气的原因。过去冷兵器时代,两军阵前斗将,就是激励士气的一种方式。铁血男儿汉,只有血,才能激励出万丈豪情!
郭踏虏收回目光,往前一进步,双手松垂,盯着那霸大川,如虎伺食!
那霸大川缓缓地拉开架势,随着他缓慢的动作,浑身肌肉骨骼就发出咯咯嘣嘣的声响,慢慢地由紧换松,随着这种肌体的放松,他的气势却提了起来,矮小的身躯渐渐地散发出一股子强悍气息,他的头向前压低微探,如觅食恶狼一般。
郭踏虏双手肘微往后收,双手交叉在心下腹上之处,突然间就踏步而进,直逼上来。
那霸大川一声大喝,猛向前冲,左手张开五指往前一撑,右手往后一收,抱在腹前。他个头低,所以就尽量地要打出一股子气势。
而且,他也算好了距离,只要郭踏虏一进入攻击距离,他就左手掩臂,右手斜向上击出。击打郭踏虏的下颌。
那霸大川最早修炼的是极真空手道,能一拳击碎排在一起的十二层水泥板。他的膝和肘也相当坚硬,用肘能击破三十公分厚的冰砖,膝能撞断十叠在一起的杉木板,当时在极真会空手道界也是相当有名的人物。
他本来的姓名叫奥村大川,但他感觉自己应该是为空手而生。所以就改了自己的名字。
因为空手道过去有一支流派就叫那霸手。相对于其他空手道流派,那霸手更注重于练习肌肉和筋骨的发达,而这种训练也正是他所追求的,因此,最后他就将自己的姓改成了那霸,名字倒没变。
初出名时的那霸大川的空手道技术,是以刚强暴烈著称。但到后来,他同一位柔术大师交流时,被对手连摔几个跟着。这才意识到过于刚猛是有极大缺陷的,于是他就又开始修练柔术,接触柔术之后。就又接触了合气道。
他此时就认识了柔对于技击的作用,在这方面也潜心钻研了一段时间,汲取了许多他认为有价值的技击理念和手段,将柔与刚在身体上达到了一种融合。
将柔与刚合二为一后,他才知道,柔与刚其实根本不矛盾,而是统一合谐的一个整体。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柔与刚也在他的身体真正地找到了合谐,武技也进入一个相当的层次。因为他感觉到自己的武技并不仅仅是空手道或其他任何一种武道,而他又痴迷于空手搏击的技术。最终就将自己的技术定位为手搏技,开始设馆授人。
结果因他传授的技术实用,他这个流派虽然在武界的影响比不上传统空手道、柔道以及其派生出来的其他流派,但却受到了许多喜爱实战技击技术的圈内人的追捧,甚至有许多空手道大师级的人物。也在他这里学习实用技术,用于提高自己。
而在他的弟子中,有好些都是山口组暴力组织的成员。
最后,随着他的弟子中有几个人在山口组中地位越来越高,他就被山口组请求为供奉武士,并且成为大家认可的太刀武士。
那霸大川有自己的一套理念的训练手段。
因为他的刚猛有柔力来做支撑,反而比以前纯发刚猛之劲显得更回刚猛了。打个比方,原来打的是生铁劲,没有韧xing,反而杀伤力不强。现在打的是jing钢劲,刚硬不比生铁差,而又加入了一种颤动和变化的韧劲,使一块生铁有了浑圆jing细的柔润质感。
这种刚猛用于技击中,竟然无往不利!单纯论两人的功力,虽然练法不同,但那霸大川的并不比郭踏虏差多少。
郭踏虏向前进,那霸大川往前冲,几乎瞬间两人间的距离就由四五步,到了一步之间。那霸大川身上jing力一鼓,就要发出自己的最猛一击。但就在这一步之间,郭踏虏的身体突然加速,在那霸大川心中算计的距离之前,突然间就进入了攻击距离。
那霸大川的拳头就本能地立刻发出。
也许提前了,也许没提前,因为时间太短,旁边的人根本感觉不出来。
但那霸大川却有一种闪空感,就好像人下楼梯时,明明感觉脚下是台阶,但踩下去才感觉是实地,不是台阶。虽然不至于失足摔倒,但却心中有一种被闪了的感觉。
郭踏虏随着突然加速进步,交叉垂在腹前的双手就突然拧转,往上钻翻迎裹而出。落脚处右腿定,左腿提,就是一个寒鸡摧桩步。
寒鸡步是形意技击中最常用的步子,加上摧桩二字,就是在站定寒鸡步时,支撑腿已经有了一种将蹬未蹬,蓄力待发的意识。就好像弹弓打鸟时,皮筋已经被拉开的感觉。
两人的身体就冲到了一起,那霸大川的左手就按在了郭踏虏的双手臂上,他的左肩头不由一抖,却是被郭踏虏的身劲儿,逼上了手臂。
那霸大川的左手一受阻,就立刻本能收手回掩,守住自己的中线,同时身体一个拧腰送髋,右手拳就如风捶般地击出。
郭踏虏的双臂拧抱,整个身体往上一冲,一撞上那霸大川的左手,摧桩步所蓄之力就被引发了。所谓的摧桩二字,关健就在于这个引发!那股劲是一股子yu向前冲,还未向前冲的蓄力之势,就好像被水闸关住的水波。
但在一受外力时,立刻顶劲而出,就好像拉开水闸,那水就立刻决堤而出的感觉。
平常练习五行拳时,寒鸡步都有一个定势,这个定势就一定要加上摧桩之意,这样才能在格斗中,随时受引而出。
郭踏虏后腿一蹬,步子一出,立刻双手转臂翻掌,前面的右手随着转掌,就扑向那霸大川的脸,顺带着撕扯搂扒的劲,左手就从下自己下颌处一掌劈扑而出。
形意劈拳,出手看似分前后,其实不分前后,为什么这么说?
是因为在出手前,双手排了前后,但发手时,前手出的同时,后手就出。比发劲上是同起同收,只是在动作是由于排列的关系,所以看着分了前后。
许多朋友有练劈拳时,都是一手出后,再出另一手。
但拳谱上对于手法的描述是:手打起意在胸堂,出势好比虎捕羊,站实用力须展放,两肘只在肋下藏。想想虎扑羊,怎么能一个爪子出了,再出另一个爪子。
所以形意五行拳,劈钻崩炮横,除了崩拳是争力而出外,其他四拳全是双手同时动,同时停,分了先后就错了,不惟打不了人,也就把自己送上去给人打了。
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形意五行拳双手同动同停还有一个道道在里头。
那就是顾打合一!就好像这个劈拳,许多人都认为头一手是扯开别人的手臂,后一手才打人,但其实第一手出时,就是直接先打,而不是撕掳。
出手如锉,旋着进;回手如钩,撕掳扯!也就是只要是往前的手,都是打,只要是往后的手,都是见啥拿啥,把把鹰捉嘛!
而劈拳这双手同出,又不打成虎扑的样子,那就是分了yin阳上下,为什么要分上下,这就是占中守门。双手都在占中线,一占下,一占上,请问对手的手要打你,能从那里进?
所以谱上还说,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就是这拳一出手,我打你时,也占了你进攻的路线,你就是攻过来,也是拳对拳,手对手,打不到我身体。
形意拳老教师也说,劈拳就是单虎扑,其实这话对,却不准确。
真正的意义上说,劈拳就是虎扑,只不过十二形中的虎扑是手分左右的扑,而劈拳是手分上下扑。如果准确地说,十二形里是横虎扑,劈拳是竖虎扑。
郭踏虏双手劈拳齐出,那霸大川左手掩掌右手捶,两人就都贴身进膛,逼身抢点。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