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力侧身坐在船头的位置,两条腿从栏杆间伸出去搭在船舷边。“飞速号”绕过鹿回头角之后,便沿着鹿回头半岛海岸向北行去。
“要去崖州城,不是应该向西走吗?”符力虽然没怎么出过海,不过看日头分辨方向的能力还是有的,察觉到帆船前行的方向有些不对,不禁觉得有些奇怪。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于小宝立刻抓着机会扳回一城:“我们这条船可不是直接去崖州,而是要在沿途停靠。海汉老爷们说是要看看这些地方的……嗯……对了,开发价值!没错,就是开发价值。”
两个少年一时也弄不明白“开发价值”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疑问就只能等着从崖州回来之后再向宁先生请教了。
行动队选择这条北上航线的目的很明确,他们要借着水道深入后世三亚市区,对三亚河及临春河沿岸的水文地理状况进行资料搜集。
在执委会的区域规划中,从胜利港至田独铁矿的河谷沿线地区,今后将作为穿越众的主工业基地和军事基地来进行发展,即便煤铁复合产业有可能会在石禄铁矿和鸿基煤矿开发后北移,但部分“高精尖”的工业产品和化工产品,特别是将会受到严格管控的军火产业,还是将集中在田独河上游的内陆地区进行生产。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免今后穿越众控制地域扩大之后,有人动什么“独立”的歪脑筋没有现代化的工业做为支撑,谁想在外面自己拉支队伍玩“独立”那就是找死。
而后世繁华的三亚市区,则将会作为未来的商贸区、行政区和居住区进行开发。特别是三亚河和临春河入海**汇处外窄内宽的地形,简直就是执委会梦寐以求的天然良港。上次罗升东带领的明军来袭,便是在这处港湾登陆之后从陆路行进至榆林渔村潜伏。当时缴获海沧船之后,船员们也曾对这里进行过初步的水文情况调查,而这次再来便真正要为今后的综合开发收集资料了。
“飞速号”到了河流入海口附近就开始降帆放慢速度,逐渐调整航向。从海面驶入这个内河良港的水道最窄处只有百余米,比胜利港港湾外的峡口还要窄得多,而且这处峡口长达一里,在这个地方要是还想玩高速航行,那真的会有搁浅的危险。几乎所有人都拥到了甲板上,观看这里的地形。有船员拿着铅锤等工具,站到船舷边开始测量水深流速。根据后世的水文资料,这个港湾的通航航道虽然很窄,但这里的水深却是极佳,足以容纳后世的万吨级轮船通行,目前看来这里的水文状况跟几百年并没有太多差别。看看岸边渺无人烟的环境,再想想自己这些人就是二十多天前从这地方出发的,船上的穿越众都感觉恍若隔世一般。
颜楚杰指着峡口南岸的山岭对北美帮的人讲解道:“这里是南边岭,我以前来三亚旅游时还上去过,山顶上有个小公园,从那里可以鸟瞰整个三亚市区,风景非常不错。”
颜楚杰说这些当然不仅仅只是为了缅怀穿越前的日子,王汤姆已经听懂了他的弦外之音,点点头接道:“这里地势的确非常好,以后我们可以在山坡上修建防御工事,瞧瞧这距离,我们只需要步枪就能封锁住这条进出港口的航道!”
乔志亚吹了一声口哨道:“上次路过这里的时候我就说过,这地方简直就是三亚的巴拿马运河。”
北美帮前次押送缴获的海沧船回胜利港,便曾经经过了这处峡口。只是那时候匆匆忙忙,船上又还有数名水手俘虏,众人也没来得及像今天这样慢慢地仔细查看地形。
驶过峡口之后,左边便是三亚河的入海口,而隔着一个形状狭长的河心岛,便是临春河的入海口了。两条河的交汇处在便是鹿回头半岛与海南岛陆地的连接处,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肾形港湾。这个港湾包括两条河的入海口沿岸,在未来全部都可以建成港口,那样至少能同时停泊上百艘海船。
“飞速号”沿着港湾绕行,然后向北驶入了临春河。此时三亚河与临春河之间夹着的这个狭长河心岛还没有后世的面积大,最宽处也不过四五百米,但其长度却跟后世差不多,足足有三千米以上。“飞速号”沿着河心岛兜了个大圈,在上游另一个交汇处驶入三亚河,再沿着三亚河顺流而下。
在上游内陆地区倒是看到两条河的沿岸都有稀稀拉拉的民房,但开荒面积似乎并不大。于大山解释说这是因为即便是在这里开荒,农民们仍需去崖州办理土地登记手续,当然还少不了缴纳费用和承担相应的赋税。而这里因为远离崖州的缘故,即便是已经开荒的地也只有极低的市场价值,大量开荒就需要缴纳更多的钱给官府,对农民来说反倒不太划算。当然也许会有“聪明人”故意不去办理登记手续,但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旦被下乡收税赋的小吏发现,田地全部充公不说,主人还会被罚作苦役,更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于大山的话倒是带给了农业部特派员高欢一些启示,如何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进行“土改”,一直都是执委会和农业部十分关切的研究项目。在明末时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土地兼并现象,使得失去土地和财产的农民也越来越多,加上后来的天灾**最终形成了明末的社会乱局。而执委会的初步想法是在统治区内部分沿袭后世国内施行的土地政策,即土地全部国有化,不管是农民还是地主,私人统统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所有权只能在政府手中掌控。
这样做自然会触犯这个时代统治阶级的利益,并且会引起强烈的反弹,所以执委会也没打算一蹴而就直接推行这套做法,而是要分阶段逐步施行。第一步先在人烟稀少地区,即胜利港至田独铁矿一线建立牢固的统治区;第二步再在统治区内结合“人民公社制”和“劳工等级制”,让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意义慢慢被普通群众所接受;第三步在扩大统治区范围之后,通过接管、没收、赎买、征用等方式,逐步将治下私有土地的性质改变为国有;而最后一步便是建立政权之后通过立法,将土地国有制直接制定为国策之一,用法律手段来保证政策的推行。
在行动队所考察的这片区域中,由两条大河无数年冲刷所形成的肥沃平原自然不会被忽视,农业部早在穿越之前,就已经制定了针对三亚内陆平原地区建设若干大型农场的开发计划。特别是三亚河上游地区,地势平坦,河道众多,灌溉便利,非常适合粮食种植,在后世三亚如此浓重的旅游商业气氛之下依然保有数万亩良田,并且是杂交水稻研究的重点区域。穿越来这个时代之后,执委会也将这里定位为未来三亚的粮食保障区。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