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七、孤忠之臣

  如今汴京城中的形势很明显,军民对于赵桓都极度失望,而群臣也渐离心离德。因此,周铨甚至不用登高一呼,只要有人起个头,城中军民自然而然就会追随他。

  就是周铨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造成如此声势,因此今日之变,周铨也完全没有准备。

  好在他心中对于未来早有规划,原本是想在灭金之后再晋为济王,将山东、淮北与河北连成一片,成为他的直辖领地,如今把这个计划提前就是。

  这一大片地盘,治下人口足有千万,要想统治好,也不容易。周铨虽然为此早就做了充分的准备,可是心中仍然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只不过在宋室小朝廷上,他还是表现得极有自信。

  这种情形之下,还有人敢说他反对,让周铨有些意外。

  原本以为李纲被赶、宗泽被拘,朝廷里所乘下的,尽皆是贪生怕死之辈,却不曾想,竟然还有人敢于反对。

  周铨眉头一凝,向着那人望去。

  不仅是他,整个大殿之中,所有人都向那人望去。

  却是太学博士李若水!

  他满脸悲愤,双拳紧握,双目炯炯,盯着周铨。

  “李公有不同看法?”周铨缓缓道。

  “天子虽有不对,却未失德,你幽禁天子,僭取名号,分疆裂土,不臣之意,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周铨!你原本可以成为伊尹、周公一般的人物,再不济也可以为本朝富弼一般,但你却如此倒行逆施!”

  李若水说到这里,声嘶力竭,他用手一指周铨:“国贼是也,人人得而诛之!”

  他一连串的咒骂出来,所有人都是心惊胆战。

  秦桧与张邦昌的脑袋还在大殿之上呢,这个时候出来反对甚至指责周铨,就不怕和他们一起作伴吗。

  周铨眉头微皱,看着这个李若水,还真没有什么办法。

  此人官声甚好,而且与张邦昌、秦桧这两个主和派不同,他是一个主战派,曾经坚定地支持李纳,后来又大力支持宗泽,甚至动太学三舍的学子上城头,为城防出力。

  换言之,这等人物,真象杀秦桧与张邦昌一样一刀砍了,痛快是痛快,可是正成全其名,反让自己沾上不能容人的骂名。

  周铨也有办法。

  “李公似乎忘了我方才所言,是赵桓先坏了契约的——罢了,我知道你这种人,既是认定自己正确,就绝对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李公想要如何?”周铨在皱过眉头之后反问道。

  李若水顿时呆了。

  他想象中,周铨应当会大雷霆,甚至会将他杀了以威慑满朝文武,结果周铨却问他想要如何。

  好一会儿,李若水反应过来:“若是周公能够改弦更张,尽心辅佐天子,宰执之位……”

  “李公,还要我说多少遍,赵桓已经撕毁了他与群臣百姓的契约,你或许还认他是天子,我却只当他是一独夫民贼。罢了,罢了,我也懒得说服你,把李公推出皇宫,让他去见见外边京中的军民吧。”

  随着周铨的命令,李若水被推出大殿,他一路上骂声不绝,周铨却只是不理。

  群臣觉得,周铨将他推出去,肯定是要取他性命。就是李若水自己,也是如此想的。但当他被推到了皇城之外,护卫除了在他臀部狠狠踹了一脚,却没有难为他,他茫然地回头望了一眼,然后精神一振。

  周铨竟然真不杀他,还给了他安全,他正好要乘此机会,号召京中军民勤王!

  想到这,他转过身,面对着仍然围堵在皇城门口的百姓大声疾呼:“周铨欲幽禁天子,自立为王,可有忠义之士,愿与我一起讨之?”

  然后他现,所有人看他的目光都是绿油油的。

  象是恶狼看到羊羔。

  “他在说什么?”有人问道。

  “他说周公要幽禁那个昏君,自立为王了!”

  “他从皇宫中出来,所说应当是真的!”

  “周公要自立为王……不,不是自立为王,是我们推戴周公为天子,他比起赵佶赵桓这欠钱赖账的两父子有资格当皇帝!”

  “万岁!万岁!万岁!”

  不知是何人起头,有人欢呼万岁,然后越来越多的人都欢呼万岁。

  原本群情汹汹的京城军民,这一刻都欢呼起来,他们根本不在意李若水所说的周铨谋逆之举,相反,他们乐观其成。

  李若水呆住了。

  这怎么可能,这可是京师之中,天子脚下,善之地,对于赵氏最为忠心的地方才对。

  他原本以为百姓军民只是被周铨蛊惑,只要他登高一呼,定然是会幡然省悟,随他一起驱逐周铨,再造宋室。结果这些百姓,对于周铨“谋朝纂位”竟然如此欢迎!

  “这都是些愚氓,不通事理,自然不会……对了,我去国子监,我去太学,那里的学生们素来都读圣贤之书,知道忠义大道,他们再激励百姓,亦可威慑周铨,令其不敢倒行逆施!”

  想到这,李若水推开人群,小跑着向太学而去。

  如他料想,此时京中鼎沸,太学里的学生们也都聚拢在一处。只不过他这个太学博士上朝之前,先三令五申,要学生们留在学舍之中,并叮嘱差役看牢,所以这些人才没有上街凑热闹。

  见他回来,相熟的学生纷纷上前见礼。

  李若水站上一处石阶,将皇宫中之事说了一遍,然后心情沉重地道:“京城之大,已容不得我等静心读收了,诸君皆是读书种子,国之栋梁,朝廷养士百年,报国只在今日……”

  “李博士还是算了吧,我才没有兴趣去与周公为难。”

  “正是,宗尚书被捕,博士不让我们去为他申冤,如今难得周公坐不住了,要为宗尚书申冤,李博士奈何与之为敌?”

  “周公那句说得不错,诛一独夫纣矣……”

  “那不是周公说的,是孟子说的!”

  太学生们相互议论,虽然也有支持李若水的,可是与他想象中众人纷纷响应的场景完全不同,支持他的只有寥寥数人罢了。

  若换了秦桧、张邦昌在此,肯定会以周铨得势之后要断绝科举之途来蛊惑众学生,那样的话,倒真能说动他们。偏偏李若水对周铨的计划可没有秦桧这么了解,他翻来覆去,只能以忠义相激,但是经过这么多事情,太学生们也都看透了,只有几个头脑简单的才会被他激起,其余人,个个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却是李若水没有深思的:朝廷要废三舍法,直接侵害到这些太学生的利益了。

  原本在宣和三年,赵佶就有意废三舍法,以此表明自己和新党一派分离的态度,但当时有周铨支持的蔡京甚为强势,赵佶此想未能实行。赵桓上台之后,对于新法深恶痛绝,也同样将三舍法当成了突破口。他不顾内忧外患的事实,执意要先废三舍法,这件事情,早就闹得太学生们人心惶惶。

  李若水声嘶力竭,拼命鼓动,可是太学生们大多不理睬,就是几个支持他的,在觉众人态度不对之后,也悄悄溜到了大队人中,唯有两三只小猫阿狗,还紧紧跟在李若水身边。

  看着这两三只小猫阿狗,李若水心中一片苍凉。

  未曾想到,赵宋皇室失民心竟然到了这个地步!

  凭着这几人,在京师中肯定掀不起风浪,说不好听点,就是几个火铺的铺兵,便足以将他们平定下来。

  难怪周铨敢放他离开,想来周铨是看到了这一点。

  李若水无计可施,时间却在他的焦躁悲愤中迅过去,一道道朝廷的决议传了出来,一份份文告贴上了大街小巷,一队队原本看守宫室的禁军开上了城墙,一个个青壮纷纷加入护卫汴京的队伍——无论李若水愿不愿意承认,在幽禁了赵桓之后,京师面貌焕然一新!

  “一连九道决议,道道都正视听、合人心!”

  “朝廷就该由明君贤臣来主持,若无明君,就交由贤臣,象今上这种既庸碌又不自知者,退居大内才是正理!”

  “罢黜孙傅,重用宗泽,仅这一条,京中百姓就知道汴京能守住!”

  “何须说此,对此前朝廷从百姓家中抄没的财物行登记,日后双倍补偿,此策若不是周公提出,谁会提出,谁会在意百姓的死活?”

  “还有这一条,以皇室产业如天水商会、艮岳等收归公有,户部设法运营,以每年之利分时交还所欠百姓战争债券,虽然没有彻底解决欠债之事,却也让百姓看到了希望!”

  哪怕是在太学之中,李若水还是听到了朝廷中传来的决议,因为太学生们都在纷纷讨论这些决议。是决议而不是旨意,因为这些内容都是由大臣提议,然后满朝四品以上官员公议,再由摄政王赵构签,故称之为决议,与皇帝的旨意相区别。

  若换了别的时候,李若水也会夸这些决议妥当合理,可此时越听,他心中就越是悲愤。

  所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些善政,理当由天子明旨颁才行,怎么能成为周铨公器私用为自己邀买人心的手段!

  李若水越想越是不甘,越想越是愤怒,可就在时,又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

  金人兵临汴京城下,正在大举攻城!8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宋风华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