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吴县府中央祭拜

  北船南走,却并不难走。此行罗彦依旧是循着当年的水路,顺流而下。

  春季的大运河波澜不兴,船只走在水上很是稳当。虽然长乐是第一次出远门,还是第一次坐这么远路程的船。但有了罗彦的帮助,半点晕船的迹象都没有。

  反倒是因为对长安城外的好奇,促使她硬是拉着罗彦走出船舱,倚在那半人高的阑干旁,饶有趣味地看着千里流水。

  “父皇说,当年前隋炀帝穷凶极奢,不恤民力。不仅兴建宫室,还因为一己之私便征发徭役挖掘运河,以至于前朝二世而亡。我一直好奇这大运河到底如何壮阔,今日一见,才知确实如此。”

  长乐对于外界的山川景色大都是听宫中人口口相传,以是不由得感慨起来。

  轻轻抚摸着长乐的头发,罗彦笑了笑。

  李世民诚然说了不少冠冕唐皇的理由,那也只不过是为他自己脸上贴金罢了。前一句倒是说对了,后一句就太过偏颇了。

  看着长乐那想要自己给她答案的眼神,罗彦幽幽地念道: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样的评论罗彦可不敢大声说出来。要知道他现在还在敏感时期,船上多多少少也有些许李世民差来的人。若这样大肆吹捧隋炀帝,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好在夫妻两人之间,倒也还不必如此提防。

  而长乐听到罗彦的评价,显然也愣住了。这首诗意思很好理解,基本上照着字面连意译都不用。以是那天真的脸上也显露出不少的错愕,随即这错愕便化作是担忧。

  “夫君,你这样说,就不怕因言获罪么。”

  虽然长乐尽可能地紧绷着脸,装作一副警示的样子,但依旧没能够吓住罗彦。反而看到罗彦大笑着说道:“这段时间读史,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当初的炀帝少一些奢靡,将他所作的一切用一辈子来做,不知道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见自己没能够吓住罗彦,长乐也熄了劝告罗彦的心思,随即追问:“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

  “若是少兴建些宫殿,国库便会充盈;若对高句丽徐徐图之,用五六年的时间来分化新罗百济以及高句丽的关系,那么也不会让数十万汉家男儿埋骨他乡;再用五年的时间,一步一步开凿大运河。你想一想,当他五十岁的时候做完这些事情,前隋还会灭亡么?”

  罗彦一席话,让长乐听的有些晕。不过设想了一下,还真让她汗涔涔的。若只能是那样,现在哪里有她父皇什么事情。

  长乐不禁顺着罗彦话继续道:“果然,真要那样的话,史书上定然会说他是以为雄才大略的英主。”

  点点头,罗彦不再作声,也不知道想些什么。而长乐也因为方才的假设,似乎想到了什么事情。两人的小世界,就此陷入了一阵沉默。

  顺风顺水的最大好处,便是赶路的速度快了很多。

  这不,舟中月下的旅途不过大半月,就已经到达了苏州。再前行数十里,便是陆德明的老家吴县了。

  罗彦根本不用为不知道陆德明的老家在哪而发愁。

  在江南陆德明本来就是堪比半圣的存在,何况当初李世民还诏封陆德明为开国吴县男。在苏州吴县,仅有这么一个勋爵。如果这样都不能随便拉个人问路的话,那也委实有些侮辱他老师的名望了。

  果然,当行船靠岸,一干仆役将所有的物品都从船上取下。雇来几辆马车之后,只是向车夫说一声吴县男陆家,车夫们便一脸崇敬地将罗彦这些人请上马车,缓缓向城中行去。

  陆家在南北朝时期便是吴县的望族,本朝除了一个儒宗一个刺史,更是了不得。

  当罗彦陪着长乐走下马车的时候,看到眼前那恢宏的府邸,心里也不由得大吃一惊。

  乖乖,人说长安富庶,来到江南才知道,这里也不遑多让。

  罗彦的诚国公府也算是大了吧,不想这陆府居然还要更大一些。虽然门前没有什么石狮子之类的装饰,但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陆府”,罗彦一眼就认出这是当朝大家虞世南的手笔。与京中陆德明那处宅院的字迹如出一辙。

  门前更是有一块牌坊,上面刻的都是李世民对陆德明的种种褒奖。

  没得说,就这大门,足够让京中的那些个官员眼馋了。

  不同长安的出入方便,这里毕竟是陆德明的本家,进去还需要让人通报。仆役已经将罗彦的名帖送了进去,只等着府中人出来迎接便是。

  自从年前陆敦信守孝期满,朝堂便委任其去了外地充任刺史职。如今在陆府守着的,乃是陆德明的兄长一脉子嗣陆敦义。

  听闻是陆德明的学生拜访,起先陆敦义并没有管太多。这些年自称陆德明弟子的人多了去了,最开始陆家还好生款待。但后来发现不少冒名顶替的之后,陆敦义也就有些散漫了。只要是来人,悉数交给自己的儿子去应付。

  所以看到名帖的时候,陆敦义也不看里头的内容,很是随意地对正在读书的儿子说道:“正明,你去看看吧。也不知道又是哪里来的士子前来凭吊大伯。”

  这样的事情陆正明这两年少说做了上百回,从自家父亲手中接过名帖,认真看了起来。

  陆敦义可以不认真,但他要去迎客,可不能怠慢了。

  这一看之下,陆正明的心都开始狂跳了。原本还打算往外迈出的腿立刻收了回来,很是谨慎地朝着陆敦义说道:“阿爷,这个人,只怕还需要阿爷亲自去迎接。如果可能,还是将大房那边的人请来最好。”

  听到这样的话,陆敦义有些吃惊。

  自己这个儿子这几年逐渐开始当事,家中不少的事务都是他代为操持。便是那吴县县令来了,自己儿子都能够应付的好好的。今日难道是苏州刺史来了不成?

  看着自家阿爷一脸困惑,陆正明将名帖送到他手里,苦笑一声:“阿爷还是仔细看看这名帖是谁的吧。”

  名帖?对了,正是名帖。陆敦义急忙翻开了那张薄薄的纸,只见上边很是端庄的字体写着:“陆公讳德明门下,诚国公罗彦。”

  这是罗彦此来专门制作的名帖,将陆德明弟子的身份放在前面,以示对先师的尊敬。在其他地方,是没有过的。

  陆敦义顿时有些着急。这回可真的是陆德明的弟子啊,如今他们吴县的百姓对外夸耀的时候,定然会带上一句:“我们吴县男,可是教授出了诚国公那样的青年俊杰。”夸耀到兴头浓处,还会将罗彦当初写给陆德明的祭文之类念上一遍。

  如今真人就在自家大门前,自己还差点当一般人给应付了。如果让远方的长房大哥知道了,还不得将自己给骂死。

  “快,请长房夫人和小姐前往正堂。正明,随我一起去迎接诚国公。”陆敦义如此安排着,人却早就已经走出了房门。

  府中匆匆,以至于并没有让罗彦等许久。不过半炷香的时间,只见陆府中门大开,一个身形七尺衣衫华丽的中年人,带着一个稍显瘦弱一袭青衣的青年走了出来。

  看到罗彦带着长乐站在人群最前头,走上来便是一拱手:“对面可是诚国公,我是陆家二房陆敦义,忝为陆府主事。舟车劳顿,还请诚国公入府沐浴休息。”

  先前陆德明并没有向罗彦讲过老家的事情,但一听陆敦义的名字,就知道其人乃是和陆敦信一辈的人。

  长者为尊,罗彦受了这一拜,是之前不知道。如今既然知晓了对方的身份,自然不敢放肆。躬身朝着陆敦义一拜:“原来是陆家二兄,罗彦不告而至,还请二兄多多见谅。”

  那一身国公的架子,全然在他身上看不出来。

  见罗彦这般客气,陆敦义心里也松了一口气。虽然知道罗彦文采斐然,但这品德如何,陆敦义还真是不知道。之前就担心着呢,这位要是太过威严,他们陆家该如何是好。

  当带着罗彦走进府门之后,忽然听到身后的罗彦开口:“远来困顿,今日也不适合前去老师坟前尽孝。不知府中祠堂可否容罗彦进入,也好在老师灵前奉香一炷。”

  陆敦义听到这里,就更加放心了。

  但凡是传承久远的家族,定然是设有祠堂供奉先祖的。但里头规矩颇多,有些不容女子进入,有些不容外人进入。种种规矩不一而足。若是今日罗彦不顾规矩强行进去,他们陆家也不好太过阻拦。

  但如今罗彦问起,反而让陆敦义觉得值得为此破例。

  “先前祠堂前也多有士子凭吊。不过国公乃是大伯弟子,更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言论在先。若是不让国公进去,反倒有些于理不合。我看这样吧,我暂先安置好国公的房舍,待我等沐浴更衣之后,再前往祠堂一行。不知国公意下如何?”

  罗彦先前也只是想试试,哪里想到陆敦义居然如此回答。登时便大喜过望,朝着陆敦义便是一拜。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贞观文宗系统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