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几个人的反应,罗彦也只能暗笑。
让着几个人坐下之后,罗彦正准备给这几位弄点喝的。
由于实在是喝不惯现在那些加了各种佐料的茶汤,罗彦一直以来都是喝白开水。哪怕是到了别人家里,就算是失礼,也会提前告知人家。
有人说这茶汤是五味杂陈,正是人生百味的缩影。但是喝不惯就是喝不惯,现在也不是魏晋时期各种清谈玄学的时候,反正不喝这个也不会被人瞧不起。何苦为难自己呢。
这次来的时候,罗彦是准备了一点果酒的。主要就是因为有莺儿这个小丫头,当然了,罗彦也有自己想喝的时候解解馋的意思。比起那些酒精度低,又味道不怎么好的酒,还是果酒比较适合罗彦一个人自斟自饮。
就在罗彦转身要去拿东西的时候,被崔颍的叫好声吓了一跳。
原来,这会儿大家坐到屋子里,就看到了罗彦刚才向里挂着的那两个卷轴。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座右铭的出现,但是内容也多有取自典籍之中的,或者是自己写的短句,大多是用来警戒提醒自己的。
罗彦的这幅对联,在形式上不算事座右铭,更像是挂在家中的字画一样。但是观其内容,确实比之座右铭更加能够激励人心。
到过陆府,崔氏兄弟也知道罗彦最近搞出来的春联什么的。加上天然居的那个对联,虽说长安城还没有刮起争相效仿的风气,但是对联是个什么玩意,大家还是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两幅字,很显然就是一副对联。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声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则是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雄心写在了里边。这样的豪迈气概,崔氏兄弟也是服了。
不过罗彦写了这一副对联,可不仅仅是为了装叉才搞出来的。
诚然,这幅来自顾宪成的对联,确实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这是激励罗彦好好读书的第一重意思。
但是更深层次的意思也只有罗彦知道。
这幅对联,是东林党给后世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东林党的的优劣。
在道德上,东林党人可以说是很符合儒家弟子的行为准则,所以罗彦首先给自己的准绳就是道德上不能让自己有污点。但是东林党人道德良好,难道就是好的了么?
其实不然,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但是却没有相应的能力去实现胸中的抱负。这俨然就成了废材。所以后世对与东林党人最大的批评就是空谈误国。这也是罗彦把这幅字拿出来的含义,只有他自己明白的一重意思。
罗彦现在读书,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系统的任务那么简单。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当融入到这个时代,罗彦就想到了要做点什么。他完全有能力做很多事情,虽然现在还局限与自己的身份和能力,但是只要为此努力,那么必然会达到心中所想。
何况,系统给的终极任务也不是随随便便读点书就可以做到的。
想起那些天见李世民的时候,罗彦问过一个很傻的问题:“你想过当上了皇帝,你要承担的责任么?”
或许这不应该是一个幕僚对东家应该问的问题,但是罗彦记得很清楚,当时李世民并没有生气,反而是很从容的回答说:“我知道我当不上皇帝,也不见得会莫名其妙的死去。但是我叫李世民。”
是的,李世民,因为他叫李世民,他从小在别人口中就是经世济民的人,所以他想争。难道李建成当了皇帝就不能经世济民了?那不一样,如果不是亲手做出来的,那还不如就此死去。
罗彦此时也有种和李世民一样的心理。他有这个能力,他就想去做。
既然这样,那么就要把作为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给拿出来,时时刻刻警醒自己。
如果真的为了装叉,那么罗彦就直接把那非常经典的四句话拿出来了,不见之前陆德明都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崔颍读者两幅字,慢慢走到卷轴旁边,站了很长时间之后,转身对罗彦说道:“罗兄,这两幅字让我带走吧。”那个表情,简直认真到了极点。不仅仅是崔颍,崔政这会儿也走到另一幅字旁边,看那个样子,只要罗彦答应,这货会立刻把卷轴拿下来卷好。
至于屈突诠,反正是不明白罗彦的这两幅字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了。不过,上次在集雅轩人家出了那么大代价,都没让罗彦留下半个字,可想而知罗彦的手笔得有多值钱。
于是乎几个人都眼巴巴看着罗彦。
考虑了一下,罗彦最终答应给崔颍他们重新写一副。毕竟,这幅字已经挂在了自己的屋子里边,就不好再送给别人了。
听到罗彦的回答两兄弟很是高兴。
其实崔颍请罗彦弄这幅对联,最终他也不一定能够拿到自己手里。他的初心,是把罗彦的手笔带回博陵,让长房的那些人都看看罗彦的水平。而且也有激励同族后辈的意思。罗彦的这幅对联不得不说很经典。
再者,崔颍也有借此试探家族对罗彦态度的意思。随着罗彦辞官之后,他在官场上本来就不怎么重要,所以崔氏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反应。但是苦读三年的事情传开之后,罗彦在士林当中还是有些走红。
崔颍想看看,家族对于罗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毕竟,罗彦是寒门,崔氏作为世家大族,究竟怎么看这样一个后辈,还不是崔颍能够知道的。
拿来了果酒,分给众人之后,管家和两个车夫知趣地走到了另外的一间房中。
现在也就剩下罗彦和崔氏兄弟,屈突诠,还有莺儿小姑娘。虚致观主早在刚才没进门的时候,就因为要去教授几个弟子功课,早早离开了。
围着火盆,喝着果酒,几个人开始谈起罗彦接下来的生活。
“从此罗兄可真的就是闭门苦读了。看来接下来这几年,我等一起去平康坊的机会基本上是没有了。”这话是屈突诠说的,这货也马上就跟着自家的老父亲去洛阳了,所以对于没有和罗彦逛遍平康坊还是有些遗憾。
至于为什么非要跟罗彦,那是因为如果要看颜值和家世的话,屈突诠完全不虚。但是谁让人家那些女子还要看才华呢?这玩意屈突诠可不在行,但是有罗彦在,他也不怕谁。
要是罗彦知道他在屈突诠心里就这点功能,非把这货打死不可。
这不,就算是罗彦不知道,也照样有人收拾他,莺儿当即怒了:“你这个色坯,我一定要跟我阿翁说,是你诱惑罗彦去青楼的。让他把你抓到国子学读书去。”
莺儿小姑娘一句话就把屈突诠给吓住了。其实小姑娘根本不知道读书对屈突诠多么有震慑力,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罗彦曾今告诉过她,只要是纨绔,都怕进国子学。
为什么?前面也说过,国子学请的的这些助教,那一个个的都是当世名儒。李渊又给国子学的权利很大,学生功课上出了问题,国子学有权力打板子。打手板,那都是小儿科。打屁股上才算疼。
这样一来,那些二代们要是去了之后不好好学习,直接每天都能被教怎么做人。
所以屈突诠直接被小姑娘给秒杀。
剩下的崔氏兄弟俩倒是说了些正常的话:“看来我俩回去以后,也该好好读书了,不然被长辈拿罗兄来教训我等,那可是实在没面子的紧。”另一个马上接口:“罗兄以后要写文章的时候提前说一声,我等也好一睹为快,顺带还能避免被长辈比来比去。”
说完之后兄弟俩都笑了。
罗彦前些时候读书刻苦被当作年轻人的榜样,然后文章也写的挺好,当时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崔氏兄弟这也是在开罗彦的玩笑,毕竟他俩离开博陵,基本上长安的长辈也不会那这个说事。
能够被放出自由行动的崔氏子弟,那都是被家族认可了的。不论是人品还是才学,至少是作为世家大族,他们不会绝对自家子弟会很差。
被这两兄弟这么一说,罗彦也笑着说道:“只怕以后也就偶尔写文章能露露脸,不然三年以后,这世间谁还记得我啊。”
崔政好奇地问道:“罗兄难道真的准备一直在这小观中窝三年?一点出去的意思都没有?”
罗彦想了想,回答道:“今年还要跟孔颖达先生学习,所以会经常回城中。再往后,若非大事,绝不出门。”这也算是给自己留了一分余地。
不过崔氏兄弟对罗彦能够得到孔颖达的教授感到十分羡慕,关注的重点已经不在罗彦出不出门了。
像孔颖达这样的孔圣人直系子孙,在儒生当中的地位非常高。何况孔颖达可是当世的大儒,经学一道绝对是顶尖的人物,能够得到这样的人的教导,何其幸运。
任由着两人感慨,罗彦只是笑着不说话。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