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请让太子种点田

  等了五天时间,终于有人来接手泾州的事务。

  泾州的军务归属关内道管,所以回长安的时候,关内道的主官已经派来了交接的士兵,处理好交接事宜以后,大队的人马就此返回长安。

  返回长安以后,罗彦继续开始当他逍遥的著作郎兼任弘文馆助教,说白了,就在继续当保姆。不过就在回到弘文馆的第一天,罗彦就遭遇了一件哭笑不得的事情。这次不仅是程处弼抱他的大腿了,就连尉迟宝林长孙冲这些人,也都围着他,硬是要让他讲讲这军旅故事。

  无可奈何,罗彦只好答应了这些人为他办的接风宴。

  说是接风宴,也不过就是带着罗彦进了天然居,然后凭着罗彦的面子,上了二楼来过瘾来了。座上这么一挤,基本上秦王旧部文臣武将的适龄儿孙们都在这里了。

  他们的父辈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所以这些人特别好奇这打仗是怎么回事。平日里哪敢让自己的长辈讲故事啊,也就是遇上罗彦这么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这才有了机会满足自己的好奇之心。

  酒足饭饱以后,罗彦就在众人的要求下讲起豳州的故事,说着自己等人其实没有废多大功夫就把豳州给拿了下来,屈突诠说道:“我还以为得有多紧张多刺激,没想到就这样被你们给打下了豳州城,亏尉迟将军回来以后还吹破了大天,就连陛下都连声说好。一点也不精彩。”

  屈突诠的话代表了在座基本上所有人的心声,所以他已经说出口,就有很多熊孩子跟着点头,就连尉迟宝林也跟着说道“阿爷还说这仗是他打的最漂亮的一次,原来只不过是他捉住了罗艺。亏我还信了呢。”李艺在被押进长安以后,李世民就剥夺了他的爵位,同时剥夺的还有赐给他的姓,这时候所有人才重新开始叫回他的原名。

  罗彦笑着看着这些学生,对着尉迟宝林问道:“你自幼习武,可曾读过?”

  尉迟宝林摸着自己的后脑勺憨笑着说道:“阿爷让我读,但是我读不进去,因为这个被阿爷打了好些次。后头阿爷实在是没辙了,这才放过我。”

  尉迟宝林的话让在座的好些人一阵鄙视,这是真的打死都不读书的典型啊。

  在一阵爆笑声中,罗彦说道:“中说道: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此行我等虽然未曾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是伤亡极小,已经是少有的大胜了。”

  见座中很多小孩子和好几个读书不用功的这会儿都在抓脑门子,罗彦不得不继续解释说道:“打仗,乃是需要耗费钱粮人命的事情,要是能够用不打仗的办法,就达到目的,那么最好就不要去打仗。像此次李艺造反,如果当时我等能够说服李艺自己投降,那么我等的目的就已近达到,根本不用妄动刀兵。但是既然说服没用,那我等和杨岌里应外合,就是一种谋略,子啊最大限度上减少了我方和李艺部下的伤亡,同样也达到了活捉李艺的目的。而像你们所说,真刀真枪打上几个月,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到最后同样也拿下了李艺,但是我方也损失惨重,就很不划算了。这就是所谓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看到在座的有些人还有些迷糊,罗彦又说道:“但凡打仗,都是要用武力的手段来达到政治的目的。例如突厥,这些年有打有和,为什么?他要是不侵略土地,我方又内忧外患不断,自然会以议和为准。但是要是我方腾出手来,他又偏偏要挑衅,那么自然是要打回去的。”听到这里,反倒是最迟钝的尉迟宝林反应的最快:“助教你的意思就是说,对付突厥,谈得拢就和,谈不拢就打,是不是这个道理?”

  听到尉迟宝林的问题,倒把所有人都给惹笑了,罗彦也忍俊不禁,说道:“是这个道理没错,不错过,打仗,也是要讲究谋略的,以后记得多读点书。”

  之后罗彦讲到陈五德的事情的时候,也是引起一阵愤慨,也是通过这些事情,罗彦逐渐把一些自己感悟到的道理讲给这些人听,虽然可能是收效甚微,不过,事情总要慢慢来不是。

  从天然居出来以后,大家又开始了平淡的日子。

  转眼之间一个多月过去,天气渐渐转暖,眼见着就到了开春播种的日子。

  而见时间已经差不多,罗彦找上了渐渐闲下来的李世民。

  这些日子终于能每天抽空出来,李世民也开始在弘文馆时不时转悠一圈,和当值学士以及罗彦聊聊经义,所以这个时候见罗彦还专门来找自己,李世民就知道,罗彦这货有想弄什么事情出来。

  拜见过李世民以后,只听罗彦问道:“陛下可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乎?”

  这个问题倒是把李世民问的一愣一愣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不是里头的一节文章么,难道是自己最近实在是放松了,连罗彦这个不经常见自己的人都知道了?李世民心里头纳闷着,嘴上答道:“卿可是有什么话要说,于国有益者,不用避讳,尽管说来。”

  点点头,罗彦说道:“陛下,微臣想让弘文馆的学生们帮微臣一个忙,恳请陛下应允,同时,安抚这些学生的亲人。”

  原本还以为是罗彦要向自己进谏呢,谁想到居然又是来让自己给他帮忙的,李世民就佯怒:“你又想闹出什么幺蛾子,仔细说说,要是事情太大,我也替你兜不住,你还是免开尊口吧。”毕竟罗彦要他安抚那些学生的亲人,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李世民的这些手下,挣功劳的本事很大,但是闹事的本事也很大。要是被这群人全都找到自己这里,想想就觉得头大。

  只见罗彦正色道:“陛下既然知道,所以才建立了弘文馆。只是如今难道让那些孩子读读书就可以了么?真要这样,那让他们去国子学和太学好了,何必需要诸多人力物力。”

  李世民是被罗彦的反驳给说得无言以对,所以就是连佯怒也省了,直接没好气地问道:“说吧,你到底想干什么,要是不说明白,人家闹到我这里,我也保不住你。”

  李世民可不是说假话,这些孩子可都是那群高官颇为宠爱的儿孙,要是被罗彦弄出个三长两短,那还了得,就算是李世民看重罗彦,而且他功勋卓著,但是这么一群人面前,罗彦也就是一根粗点的树木,到时候还是一吹就倒。

  笑眯眯地看着李世民,罗彦也不隐瞒:“微臣想让弘文馆的这帮小子,替我种几亩田。”

  这话就连李世民都惊呆了,罗彦还真是敢想啊,这事儿都敢说出来。那些小家伙那个不是大小娇生惯养的,也就屈突诠和尉迟宝林可能跟着自己老子吃了点苦头,但是现在要是让这些人干种地的事情,他们的爹娘能答应么。

  挥着手,李世民就说:“不行不行,这绝对不行,就说那尉迟恭吧,他要是知道自己的独苗被你拉去种地,就能跟你打起来。进之啊,这事绝对不行。”说完李世民还挥挥手,表示没有商量的余地。

  “要是我说,尉迟将军绝对不会闹,陛下可否大营这件事情?”罗彦贼笑着,看着李世民。

  想了想,弘文馆的这些孩子的亲人,最能闹腾的也就尉迟恭了,听到罗彦居然能把尉迟恭搞定,李世民反对的意思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不过,还是很慎重地说道:“这件事情,实在是干系重大,怕是他们还会闹起来。”

  眼见着李世民已经有些松口,罗彦紧接着说出了自己最终的目的:“既然如此,不如让太子也跟着一起去。太子乃是一国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是太子都做了这件事情,那么其他人也就不好意思说什么了。”

  之所以这是最终目的,只不过是罗彦和陆德明这些天闲聊的时候,感觉李承乾现在还是个好孩子,想想历史上往后不堪的事迹,罗彦准备把这个太子挽救回来。

  听到罗彦的话以后,李世民大吃一惊,随后厉声喝道:“你好大的胆子,还知道太子是国之储君,难道你不知道储君不可轻动的道理么?”

  自己有道理,罗彦自然不会被李世民的呵斥惊吓到,反而是一脸严肃地说道:“太子久居深宫,不知民间疾苦,若是想要和陛下一样贤德,不被大臣蒙蔽,就必须走出去看看。难道陛下想要自己的子孙出来一个‘何不食肉糜’?”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况人臣乎!陛下熟读经义,想必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罗彦说完也不再多话,就这样静静看着李世民。

  这篇文章,李世民自然是知道的,现在被罗彦提起,心里头开始反思起来,反倒是把罗彦给晾在一一边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贞观文宗系统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