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30、拉根尼嘉言汇录29e。【】这里所说“废弃君主制”

  ,实际上是废弃王位的世袭制度。

  2依修昔底德卷一24,爱庇丹诺以国内多内乱著称。维护现政体的党派还比较强盛时,反对党派就只能要求局部改革。爱庇丹诺本来是由哥季拉城移民所拓殖,哥季拉以杜里三支族为大族,爱庇丹诺可能也以这三大族为盛,其部族长执掌重要权力参看吉耳伯特:希腊改制典实卷二236。

  爱庇丹诺,在伊利里亚,为爱奥尼亚海湾上港埠,离海滨二十里,离爱俄斯河三里参看斯特累波316页

  ;后来称第拉吉恩dyrhachiubr>

  ,即今阿尔巴尼亚的都拉索durazo。

  3选举后任行政人员时强使前任全体出席,公民则听便出席,前任人员可以操纵选举参看卷四章十三1297a17,寡头主义操纵政权方式。依斯达尔译文则爱庇丹诺公民大会的议事人员原来就限于公务官员。

  273

  652政治学

  等待遇,实际上并不能说这是“不平等”世袭的君主制所以被视为不平等者只因为[那些嗣王并无卓异的才德,于是才]在与之相等的众人之间显见他据有王位为不平等。内讧总是由要求“平等”的愿望这一根苗生长起来的。所谓平等有两类1,一类为其数相等,另一类为比值相等。

  “数量相等”的意义是你所得的相同事物在数目和容量上与他人所得者相等;“比值相等”的意义是根据各人的真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衡称的事物。

  举例来说,3多于2者与2多于1者其数相等;但4多于2者与2多于1者,比例相等,两者都是2∶1之比,即所超过者都为一倍2。现在的人们大家都承认[政治权利的分配]应该按照各人的价值为之分配这个原则是合乎绝对的正义公道的;可是,[在实践的时候,]恰如我们在前面所说,各人的主张又相分歧了:有些人就因自己有某一方面与人平等而要求一切平等;另些人就凭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优胜就要求一切优先。

  由于人们各取两种不同的途径,平民和寡头这两个类型的政体就特别流行于世间。门望贵胄和才德在各邦都属少数,但群众和财富却遍地都有。没有一个城市可能找到一百个贵胄或富于才德的人,如果说要找一百个富于财物的人则许多城市中尽可足数。然而一个按照寡头主义或平民主义

  1参看柏拉图法律篇787b;又伊索格拉底:元老院辩第21节。

  2这里的说明只及于数学比例而止,所说“比值”可按数比来引伸:如以“才德”为例,倘甲的才德大于乙两倍,甲就应该比乙获得两倍大的政治权利。

  274

  政治学752

  以财富或人数为凭

  ,在任何方面要求一律地按绝对平等观念构成的政治体制,实际上不是良好的政体。

  史实已经证明:这些政体都不能持久。

  因果相循,凡初因有错误的后果必恶;[两者起先都不该专执自己的观念,]正当的途径应该是分别在某些方面以数量平等,而另些方面则以比值平等为原则1。

  可是,这里还得承认,两者相衡,平民政体较少发生内讧,比寡头政体较为安全。就内讧而言,寡头政体中,两个部分都可以发难:寡头党派和平民党派间可以因故相斗,寡头党派内部也可以自相倾轧。平民政体就只有平民派和寡头派之间的斗争,平民派内部不致吵闹,至少是没有值得记载的吵闹。

  同寡头政体相比,平民政体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比较接近共和政体,而共和政体,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是我们这里所涉及的各政体中最为稳定的类型。

  章二为了要研究引起内讧以致发动政变的种种情形,我们应当先考察它们一般的原因。这可以分为三项;我们对于每一项当分别作简略的叙述并一一加以讨论:1怎样的情绪起骚动;2发难的人们抱着什么目的;3事变和政争常常由于什么机会而爆发。

  引起人们要求变革的情绪的主要原因和一般原因,已在前面说过。有些人看到和他们相等的他人占着便宜,心中就

  1政治权利的分配应以比值平等为依据,其旨出于柏拉图:法律篇757e。

  275

  852政治学

  充满了不平情绪,企图同样达到平等的境界。另一些人的确有所优越,看到那些不能和自己相比拟的人们却所得相等,甚至反而更多,也就心中激起了不平情绪,企图达到优越不平等的境界。这些情绪也许都有道理,也许都不应该于是,较低的人们为了求得平等而成为革命家,同等的人们为了取得优越不平等也成为革命家。

  引致骚动的情绪就是这样。至于发难的人们,其目的无非在私利和荣誉,也可以相对地由于害怕受到损害和耻辱;有些人闹事的本意只在避免某种惩罚或耻辱,或者由于自己或朋友遭受了这些不幸,他们竟然鼓煽大众发动了一次政变。

  滋生不满情绪的源泉和促使离异分子起而角逐上述的目的、因此引起内讧的机会,[就常理而言,]可列举七端,倘从另一方面看来[并就偶然的事例而言],其数还会更多1。

  各种变乱的两种动机和上述的两个目的[即私利和荣誉]相同,

  1纽曼校注本卷四文义注释275280、295296页,分析以下所举内讧或革命动机十一端,分属三类。

  一心理作用:如1对私利,2对名位荣誉有不平之心,3受到纵肆的当道的凌辱而怀愤恨,4恐怖,6执政人员轻薄无能,由是而人心厌弃;二政事措施失当:5僭越,8舞弊,9疏懈,10怠忽;三社会变迁:如7邦内某部分阶级的人数增多或减少,1政治组合上某些派别之间的强弱失调。这三类动机,一

  二易于补救,第三类实际上已形成不得不变更政体的社会基础,内讧和革命已是不可避免。

  本卷第五至七章在论列个别政体的内讧原因时所举若干动机,此节未先总述。卷八章一说,要维持一政体于长久,其人民必须具有与这个政体相符合的德性和教育。这样,人民德性和教育的变迁也当引起变革。这类原因,本章亦未叙明。

  本章1302a37b4所列内讧或变革动机七端和另四端的分类实不妥贴,也不完备。下章重述这十一端,次序便不相同。

  276

  政治学952

  但作为动机和作为目的,意义有别。作为目的,有如已经说过的,人们因为争取名利,逐攘臂举事;作为动机则是名利的分配或多或少虽其为多为少或合于正义或不合于正义,人们却就因此认为不得其平,逐起而争执。除名利两者之外,其它的动机为纵肆、恐怖、某些形式的特权或僭越、对于当权者的鄙薄,或一邦之中某些部分阶级不平衡的扩张。由偶然事故而引起内讧或变革的另一类动机为:选举舞弊、政事疏懈,怠忽小节、邦内各部分[政治组合]的失调。

  章三在这些动机中,[占有职位的人的]恣肆和营私将对国内发生怎样的作用,以及怎样给予煽动者以发动骚扰的口实,都是容易说明的1。凡当权的人既行为傲慢而又贪婪自肥,公民们一定议论纷纭,众口喧腾,不仅会指摘这些不称职的人,而且进一步也必批评授权给这些人们的政体。我们在这里也可以顺便注意到所谓贪婪,有些是依仗权势,侵凌他人,另些则是吞蚀公物。荣誉的作用及其可以成为鼓煽内讧的动机也是明白的。人们一旦丧失名位荣誉

  ,一定就心怀异志,看到他人高据名位,备受尊荣,也会引起嫉妒而终至携贰。至于荣誉的或得或失,有时可能两属失当,某些人不该被滥授名位,另些人又该被褫夺尊荣;有时却又各如其分,两都合乎正义法律

  [但这些事例,无论其或合或不合,

  1“恣肆”

  傲慢

  和“营私”

  贪婪

  两者常常联带叙述,参看章七1307a20;亦见于埃斯契尼:反克蒂西亚斯aeses,。

  tesias94,朴吕波:史记i81等书。

  277

  062政治学

  足以导致内讧却是一样的]。

  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种人或团体因此占取了某些形式的特权,这也给人以起哄的机会。

  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

  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陶片放逐的政策1。

  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毋宁防微杜渐,设法不让邦内产生这种特殊人物。

  恐怖的成为起事的动机出于两类人物:或其人曾犯不法行为,怕受惩罚,或其人惟恐敌方加以非理的罪责,于是抢先发难。后一类政变,可举罗得岛的史事为例,那里的贵要怵于平民派即将对他们起诉,加重课赋,因而互相结合,进行阴谋,倾覆了平民派的政权2。

  鄙薄为激发内讧和暴乱的又一动机。

  在寡头政体中,当没有政治权利的人们日益增多时,他们感觉到自己强盛,就对统治阶级萌生轻蔑的意想;我们也可见到,平民政体有时陷于混乱和无政府状态,因此惹起资产阶级的厌恶。平民政体的为人所鄙薄、所推翻,有好些史实可以作为例示:忒拜在奥诺费太之战以后,其平民政体因治理混乱,终于倾覆3;梅加拉的平民政府因内多纷扰,终

  1参看卷三1284a17。

  2见下文章五1304b2831。

  3“奥诺费太之战”

  ,雅典大败卑奥细亚盟军事,在公元前456年。原句未说明忒拜平民政体此后如何倾覆,究在何年倾覆。

  修昔底德i13,记公元前447年科罗涅亚oroneia之战,雅典兵败,忒拜平民政体被流亡归国的寡头党人乘机颠覆,此节所说可能就是指这次事变。

  278

  政治学162

  于引致外寇,一败之后,也就衰亡1;叙拉古的葛洛所以能够建立僭业,实际上就利用了大众厌弃平民旧政的机会2;还有,上述罗得岛贵要阶级的所以兴起,也正是在平民派为国人所轻蔑的时刻。

  某一部分不平衡的扩张也可引起政体的变革。这可以身体为喻:身体由各个部分组成,各部分间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时生长,才能维持全身的匀称。

  否则,身体终必衰亡,譬如说有人脚长四肘而驱干却只及两掣,这样既失去自然形态,一定难以存活;或者不平衡的发展不仅限于量变,而且跟着又有了质变,这将会转变成另一种动物3。城邦亦然;它也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其中的某一部分常常可能畸形地发育。

  譬如,在平民城邦和共和城邦中,贫民的人数可能迅速增加,以至社会的组成失去平衡。

  有时,这也可能出于偶然。

  譬如,塔兰顿恰好在波斯战争年代后为耶比季亚族所侵掠,贵要阶级

  1参看章五1304b3439及注。

  2葛洛和其弟希洛相继为叙拉古公元前五世纪间僭主,另见1315b34。

  叙拉古平民派借助于公田的农奴,打败田主寡头派而夺得了政权,但其众无纪律,为政混乱,葛洛遂乘机入主参看弗里曼:西西里[fren,sicily]卷二126页。

  3亚氏动物学的比较解剖,以皮肤和鳞甲相当,指爪和蹄趾相当;凡动物的皮肤或指爪的硬度变化至某种程度便成为鳞甲和蹄趾,这些相异的部分组成相异的动物。

  279

  262政治学

  大批战死1,于是共和政体转变成为平民政体。在阿尔咯斯,为了补充那一批遭遇斯巴达王克利奥米尼屠杀、“死于[初]七的人们”

  2,不得不容许某些农奴入籍为公民[后来阿尔咯斯政体就趋向于民主了]。在雅典,伯罗奔尼撒战争斯间,陆军屡败,由于对全部登籍公民实施强迫兵役,贵要阶级悉数出征,大批阵亡[平民相形而成为绝对的多数,民主势力便顿时扩张了]。

  相似地,在平民政体方面,虽然没有那么显著,也可以有这样的变化。倘使富户人数增加或财产增多,平民政体就会转变为寡头政体或门阀统治。

  选举任用行政职官阴谋有时可使一个政体不经暴乱而起变革。譬如,在赫赖亚,由于某些诡计原来是由推选任官的制度改用了拈阄[这样寡头政体就转向于民主主义]。

  又,偶尔的疏忽也可能导致一个重大的更张;以[欧卑亚的]乌

  1这里的“波斯战争”当指公元前480年温泉关therpylae之战、萨拉米斯salas之役和公元前479年普拉替亚plataea之役。耶比季亚族大败塔兰顿军,见希罗多德vi170和狄奥多洛xi52,事在公元前473年参看布佐耳特:希腊史二版卷二805页。

  2“死于[初]七的人们”

  ,依普鲁塔克:女德论de

  ulieruirtu-tibus

  章四克利奥米尼获胜在月之初七,夜见新月。

  初七为日神阿波罗诞日。

  这一战争约在公元前500年。阿尔喀斯史传说这次战争正逢阿波罗神斋日。希腊人习俗以每月一日和七日为日神斋日,所以史家有的说在一日初一有的说在七日初七。韦尔屯译本解作“第七队”

  ,“七”下增指由第七部族所编组的战斗联队。纽曼认为“七”字下宜增确定它为“七日”。

  280

  政治学362

  利俄1为例,不忠于政体宪法的人们竟能一一跻上显要的地位,等到赫拉克留杜罗一旦做了执政,他就倾覆寡头政制,把乌利俄改为共和政体或实际上竟是平民政体。又,小节的怠忽往往逐渐积成后患,终至酿成大变。譬如,在安布拉基亚所订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起初就很低,最后竟完全取消了财产条件,在安布拉基亚人想来,微小的财产条件和没有财产条件关系不大,可以不必计较。

  [就邦内各部分政治组合间的失调而言。

  如]异族不同部族2在未经同化以前常常发生纠纷和仇隙。这当然不能随便在任何时期把任何人众集合而组成一个城邦。许多城邦在初建时或在日后引进了另一部族种姓

  ,由是就内讧频繁3。

  这类事例是很多的4。

  阿卡亚族人和从特罗埃岑来的移民共同拓殖而建置了息巴里斯城,但随后阿卡亚族繁盛起来,竭力驱除特罗埃岑人,因

  1在欧卑亚的赫斯希亚见1303b3城于公元前446年叛离雅典,雅典军驱逐其叛民,移入二千雅典殖民,嗣后常用雅典各坊社名称之一“乌利俄”为该城名称。

  乌利俄曾施行寡头政体,依附于斯巴达同盟;赫拉克留杜罗把它改为共和政体后,重又加入雅典同盟,其事见色诺芬:希腊史卷五4。

  56。吉耳伯特:希腊政制典实i64,说乌利俄改制在公元前377年。

  2以下所述各个不同的部族,实际上都是希腊人而且同为希腊的伊昂族。

  所谓“不同部族”实为种族分支或宗姓之别。

  3柏拉图:法律篇708,说公民集团由数族合成是有益的,这里的意见与之相反。

  4以下所举异族杂处,多相轧轢八例中,前两例为城市初建时即由数族共同拓殖者,后六例则为拓殖以后方引入异族共处者。

  281

  462政治学

  此这个城市被世人所诟责。

  在琐里伊1,则息巴里斯人又和其它共同拓殖的部族种姓相争,认为自己最先占有这里的土地,就应当是这里的主人,理该享受分外的利益,可是他们毕竟被逐出了这一城邦。在拜占庭,后至的殖民者曾经阴谋驱除原先的殖民,这个阴谋被揭露,后至的殖民者反被驱除了;相似地,在安底萨原先的殖民者曾容许启沃乌的流放人居留其地,随后又尽力驱逐了他们。在赞克里2,情形恰恰相反,初期殖民被后至的塞漠乌人所驱逐。在攸克辛海黑海的阿波罗尼亚城3,闯进了新的殖民宗族就发生骚乱;叙拉古4在僭政末期,把公民权利授给客民和雇佣军队,从此争吵不息,终至引起内战;在安菲浦里城,初期拓殖诸部族的后裔公民,容许了卡尔基城来的后期拓殖者,那些原主旧宗几乎为喧宾所夺。

  〈在寡头政体中,有如前面所说,平民起哄的根据是他们确实属于平等的公民而受到了不公道的待遇,没有得到平等的政治权利。在平民政体中,贵要阶级发难的根据是他们虽

  1南意大利的琐里伊,先为息巴里人和其它数族希腊移民所拓殖,事见斯特累波263页。至伯利克里时,雅典又和其它城邦移民再度拓殖该地。布佐耳特:希腊史卷三1。

  523,说,此处所言内讧指第一次移民间的争吵。

  2希罗多德vi2,所记情节稍异。在那里是说赞克里为库迈人和卡尔基人在

  ...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政治学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