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眼之中,没有生气、没有光明,一片空旷的死寂之地,寸草不生,有的只是黑暗与枯冷,有的只是死一般的宁静。
岁月没有痕迹,叶凡在寂静中独自修,参悟帝纹,身后亮起一轮神环,与不远处的不死扶桑神树交相辉映。
悟道!修行!
就这样,时间如水,慢慢流淌。
“轰”
彷如山洪爆发一般,叶凡周身气急飞速增长,后眸中金光一闪,气急渐渐平稳来。
远处,不死树像是对叶凡的气机有所感应,摇曳出漫天的黄金神光,满树金sè叶片哗啦啦作响。
岁月入长河,一去不复返,历时几年叶凡中终于两帝偷袭的大道之伤,返回北斗星域时却是故事人非,寻到瑶池圣女时才知徒弟刘嫣然早已在一次历劫时身死道消了。
“是时候该地球看一看了。“叶凡低语道。
叶凡来到遮天位面的地球后,先去了庐山地宫寻得成仙契机中部分残图后。
此刻来到了八岭山寻找战国古墓中的另一部分残图。
八岭山由八道山岭组成,具有群龙腾跃之姿,在星时称作龙山,葬有许多王墓,相传这里可证就尸解仙。
山中一座战国古墓深处一间石室内,烈焰腾腾,一片火海挡在了叶凡身前,温度可怕吓人,全都是太阳jīng火。
火海对面有一口古老的棺椁被一条古藤缠绕着,葬于墓室最深处,让这里的光华一片炽盛。
火葬棺!
传说中使用火葬棺的人,无不是大有来头的人物,普通人没有能力布置,仅仅太阳jīng华还和以圣人jīng血培培育火藤就连大能都无法轻易寻得。
那株古藤一看就是有上千的年岁月了,根茎像虬龙一样,叶子如赤金,在火光中无比的璀璨。
它扎根在太阳jīng火中,靠吸取火jīng的养分生长。
火藤的种子本就非常稀少,能扎根太阳jīng火中的生长的更就是凤毛麟角,远古圣人无不视为珍宝,通常是不朽大教用来炼器铸造圣兵的瑰宝。
传说火葬棺是圣人得悉自己将死之时,以火藤之至阳jīng气吊住体内最后一丝阳气,以待合适的时机复活归来!
叶凡已走入炙热的光火中,绕着棺椁仔细查看。
火藤浑体发光,艳如赤霞,藤叶锋锐无比似血sè的神金,轻轻一碰铮铮作响。
其株体能有水桶粗,犹如一条赤体真龙蛰伏再此处,苍劲而有力,盘旋四十九道弯,牢牢的将棺椁缠绕,托举在半空中。
运起神念默默感应棺中是否还有生机,然而棺椁的主人并未能以至阳火jīng吊住最后一丝阳气,早已死去了,没有能复活过来。
叶凡注意到棺旁的一块碑,以青铜铸造的,上面有一些古字,注写到棺椁的中葬的赤松子。
传说中赤松子是上古仙人,《道藏》中记有,载于《列仙传》,其他古籍中亦有记载,有迹可考。
叶凡挣开天目,真切的见到棺中有物,有一些道纹在波动。是一个样式陈旧极其古老玉匣,没有光泽,被珍而又重的收在棺中。
他心中大动,终于找到此次前来的目的!
怎么打开棺椁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如果毁掉这株火藤就对死者太不敬了。
叶凡并不想对上古时期前辈修士做出出格的事,并不想毁其棺。
他小心的推开棺盖,传出一种神秘的道纹动,他向内望去,发出一声叹息,赤松子不可能复活了,早已经化道,只在棺底留下一个人形印记,血肉与道骨化了个干干净净。
在那化道的人形痕迹旁边,有七柄巴掌长的古剑已成尘埃,同赤松子一起化净了,没有留下一点碎片。
叶凡将棺中唯一的器物玉匣捧了出来,合上棺盖,对着棺椁拜了一拜,便出了古墓。
叶凡站在八岭山一株古树下,小心翼翼的打开玉匣,里面只有一枚骨片,暗淡无光,毫不起眼。
枚骨片格外沉重,初看并没有出奇之处,用手轻弹,铿锵作响发出阵阵金属颤音,到底是什么生灵的骨头不得而知,坚硬到叶凡用力捏了几下都没有碎。
叶凡睁开天目的同时,将骨片对着阳光不断移动,不同的方位光线映照出不同的纹络,他屏住呼吸,认真观察这成仙契机的关键之物。
他认真比对后在地上刻出一幅图来,有山岳、大川、谷壑,地形复杂,这是一张地形图。
叶凡将在庐山地宫内寻到的石刻划在了地上两相对比,这两张图各有一边角可以相连在一起,边角相连成为一个整体,让这幅图变大了一倍,可以明显看出是在描述一个地方,却仍有部分残缺。
叶凡站在八岭山上,眺望四野,心中一叹,这不愧是古代的龙山,连上古的赤松子都埋骨于此地。
八道山岭横亘,群龙腾舞,似要跃于九天上,雄伟幽奇,他最后看了一眼就此离去。
仙,古今无人能说清,不知有还是无。长生,亦很虚渺,至今都没有实证,叶凡通过时空戒指去过诸多位面,而每个面中对仙的诠释有又不同,但却有一点从未改变,长生久视。
即便洪荒位面强如鸿钧道祖也只能通过合道长存,此刻叶凡不禁疑惑遮天位面的仙能否达到戒指制作者的高度哪?
他不是一个心怀天下的圣人,也不想做一个凌驾众生上的枭雄,他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没有什么净化天下的志向,也失去了野心。
他只想走自己的路,追寻自己的目标,也许很虚渺,也许高不可攀,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但他只想一步一步走下去。
九转玄功已修炼到最高层,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叶凡了,他寻来这个位面的道教古籍,想要从中悟出新的功法,然而当中并无修行之法,但却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前人思绪。
到了他这一步,一只脚已经迈了进去,所需不是具体法,而是一种境界上的启迪。
这些道书,传于世间,无细法却有大方向,这也是一种传承。
叶凡静下心来研读,时有感触,上古诸多修道真经已不可见,但其真义却在流传,蕴含在这些藉册中。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