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和本书相关的历史知识,喜欢的进来看看!

  当时寺院十分讲究饮茶之道,寺院内设有“茶堂”,是专供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法堂内的“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另外寺院还专设“茶头”,专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为香客施惠茶水。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用途有三:供佛、待客、自奉。僧人待客以中等茶,自奉以下等茶,供佛则用上等茶。“寺院茶”按照佛教规矩有不少名目,如每日在佛前、堂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用的茶,称作“戒腊茶”;化缘乞食得来的茶,称作“化茶”等等。我国的不少佛门圣地、名山寺庙都种有茶树,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如四川雅安出产的“蒙山茶”,亦称“仙茶”,福建武夷山出产的“武夷岩茶”,前身叫“乌龙茶”,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水月茶”,即现今有名的“碧螺春茶”,产于普陀山的“佛茶”,黄山的“云雾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浙江天台山万年寺的“罗汉供茶”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中的名茶。僧人自采自制,饮茶念佛,修身养性,研究茶的烹煮、品饮艺术,在饮茶中融入“清净”的思想,融入山水、自然之中,使精神开释,在饮茶中开悟得道。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盛唐金手指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