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章我武惟扬
方解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脸色有些不善,所以本来都是一副笑脸的朝臣全都有些不知所措。大家都在猜测这样重大的日子里,是什么人什么事触怒了这位如今整个中原最有权力的年轻男人。
如果放眼天下,方解绝对能排进最有权势的前几位。
如果只放眼中原,目前来看方解已经没有什么真正有分量的对手了。
如果按年级来算的,方解绝对是最有权势的那一个年轻人。
其实并没有人触怒方解,只是方解心里有些乱。之前杨沁颜的话还在他脑海里转着,让他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女人无疑是聪明的,方解不认为她对自己有什么感情可言,她之所以说出我要做你的女人这句话,排在第一位的理由自然是为自己将来打算。
她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如果她不说出这句话,最好的结果就是如她猜测的那样,被方解许配给一个黑旗军的将领,毕竟现在黑旗军中年轻有为的将军不在少数。将大隋的公主许配给手下将领,这自然也是方解对部下的一种极高的认同。
可是,这样最好的结局对于杨沁颜来说也充满了未知。现在天下未平,方解还要有很多大仗要打,且不说镇服整个中原,只说西边和蒙元人的战争东边和洋人的战争,要死多少人?
万一,万一娶了她的将领战死呢?
所以,她是聪明的。
现在她把问题抛给了方解。
走在通往太极殿的路上,方解一路沉思。两边身穿簇新战袍的黑旗军士兵们整整齐齐的行礼,把方解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这是他的兵!
如此的雄武如此的壮阔。
方解深深的吸了口气,对士兵们摆手示意。
“武王扬威!”
身材雄健的麒麟忽然喊了一声,道路两侧的黑旗军士兵随即整整齐齐的跟着大声呼喊:“武王扬威!”
“武王扬威!”
这样的喊声在太极宫里回荡,似乎传遍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今天,长安城里的百姓们全都走出了家门,就算距离很远很远的人也会朝着太极宫的方向张望,哪怕他们什么都看不到,似乎也能感受到那种如旭日初升般的光芒正从那个方向洒过来。这是一个新的太阳,正在长安城太极宫里冉冉升起。
武王
这是群臣商议之后的结果,以武定疆恢复河山,何尝不是百姓们的心愿?中原已经乱了太久,若是大隋这两个字已经不能震慑群魔乱舞的局面,那么百姓们都希望,武王这两个字可以。
已经太多太多年了,不管是前朝大郑还是大隋,都没有出现过外姓王。这是近千年来,第一次出现武王这样的称号。这个武字,似乎也能总结方解一路走来的经历。长安城的百姓虽然没有经历过那种血肉模糊的战乱,可他们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死亡恐惧。
尤其是在大隋名存实亡之后,他们没有一个安全的依靠。当朝廷已经不能保护他们,当皇帝已经失去庇佑子民的能力,当天下需要一个新的绝对强势的人站出来的时候,百姓们不会抗拒。
哪怕,长安城里的百姓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骄傲感。长安城的百姓生活在天子脚下,总有一种自以为比其他地方的人高一等的感觉。就好像,他们每个人都是皇亲国戚那样。但他们不是笨蛋,相对来说他们比其他地方的百姓更有政治智慧。他们知道一个朝代的终结是不可避免的,与其守着原来的骄傲不接受现实不如选择接受,这样一来,他们不还是拥有这样的骄傲吗?
不管是谁拥有这座都城,他们始终都是都城里的百姓。
当然,其中自然不乏顿足捶胸之人,悲呼大隋将亡天下不安。
可,这就是发展,谁能阻止?
当武王扬威四个字在太极宫上空飘扬起来的时候,等候在太极殿外面的群臣在独孤文静的带领下跪了下来。有的人不愿意下跪,可是当看到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弯下膝盖,他们只能跟着一起跪下去。
方解不是皇帝,群臣不必行跪拜大礼。
可是,在这样的场合,跪拜又显得那么理所当然。
在方解身前,一百零八名金甲武士昂首挺胸的前行,然后在大殿外面分开两侧,威风凛凛。
方解,在一百零八名金甲武士后面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一刻,必将载入史册
大殿上没有龙椅,在那天方解下令把龙椅拆掉之后,那龙椅就暂时失去了地位。这是自从有了太极殿之后第一次出现的事,皇帝早朝的大殿里居然没有龙椅,可这一点都不讽刺,因为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下令把龙椅拆了。
此时摆放在太极殿正北面基座上的是两张并排放着的椅子,靠右的座位是留给长公主杨沁颜的,左边的那张是方解的。
随着方解步入大殿,文武百官跟在他后面陆续进来。
不同以往,方解现在已经是王,所以自然要封赏群臣。而这群臣,绝大部分都是黑旗军的人。方解以前给他们封赏的意义,和方解称王之后给他们封赏的意义绝对不一样。在长安城里称王,其意义不言而喻。
杨沁颜没有出现,这是很多人心里都猜到的事。
方解在椅子上坐下来,扫了一眼下面的群臣。
“叩见武王”
独孤文秀再次拜了下去,群臣跟着拜下去。
接下来的程序都在礼部官员的安排下进行,方解有些恍惚,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又或者是什么都没有想,大脑里有些发空。朝臣们的祝贺,士兵们的欢呼,那些声音都显得有些飘渺。
方解发现,连自己都有些惊讶。当初那个小小的樊固城边军斥候队副,现在已经坐在了太极殿里最高的位置上。这个世界和他以前的世界不一样,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唯有淘汰的残酷更加明显,这些年来方解经历过的事和人一个个的在他脑海里逐渐浮现出来。
樊固城里的李孝宗,后来的李远山,进长安城之后的怡王杨胤,大内侍卫处指挥使罗蔚然,情衙镇抚使侯文极,黄门侍郎裴衍,天佑皇帝杨易。离开长安城之后的罗耀,通古书院,大轮明王,杨坚,胜屠
这些人,都已经变成过去。
曾经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已经变成了过眼云烟。当李远山在西北造反的时候,他还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的小人物。当天佑皇帝杨易宣布西征的时候,他也不过是个演武院里的小人物。当罗耀起兵作乱的时候,他带着山字营的士兵离开依然还是个小人物。但那些大人物一个个的死了,他这个小人物走到了高处。
大浪淘沙?
方解不知道,他只知道,越是到了现在自己越不能失败。他肩膀上扛着的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荣辱,而是半个天下。
“孤”
方解让自己习惯用这个自称,虽然有些别扭。
“孤初起兵时,不过千余人,从西南到西北,战蒙元狼骑,灭祸乱贼匪,辗转万里。于蒙元的草原上行创黑旗军,一路南下杀敌,自狼乳山到南燕大理城。如今,黑旗军已经有几十万将士,保一方平安。”
方解沉吟了一会儿后缓缓说道:“孤之心愿,便是百姓安康。但现在,百姓仍处于倒悬之苦,孤怎能安坐?自今日起,各营士兵加紧操练,户部,兵部,工部官员,筹集粮草辎重,待不久之后,孤还要亲自领兵出征,驱逐鞑虏。”
“西边有蒙元之狼,东边有黄毛之虎,孤率军离开,若不擒灭这两兽,不回长安。”
“唯武王之命是从!”
刚刚得到了封赏的黑旗军诸将立刻站出来,抱拳垂首。
“孤一直在想,这天下是怎么组成的天下。有人说,组成这天下的是花草树木,是山川大河,是万物。但孤以为,组成天下的只是人。若天下有山河大川却没有百姓,这样的天下还有什么意义?唯百姓皆安了,天下才昌平。所以治天下,不过治人。”
“何为治?”
方解问。
不等下面人回答,方解缓缓认真的说道:“所谓治,其实不如换两个字来说。与其说治理,不如说供养。我供养天下百姓,使其安乐吉祥,吃有余粮,行有舟船,衣可保暖,世有公道。谁若能让天下百姓皆好,那边是圣人。孤自认做不得圣人,也没有圣人之才之德,孤只懂得一件”
方解站起来,缓步走到高台边沿处。
“既然孤要治这天下,守这天下,百姓就是孤的百姓,孤尚且还要供养,岂容外贼侮辱?居高位,见百姓受辱而无计可施,是无能无力。见江山被抢而视而不见,是无德无耻!你们今日锦衣玉食,西北东疆的百姓却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都是中原子民,缘何如此?是敌寇欺我软弱,欺我世乱。黑旗军从来都只有一个信念,容不得别人在黑旗军面前耀武扬威!”
他走下高台,扫视群臣。
“敌人乱我百姓者,杀。己人乱我百姓者,杀。”
方解提高声音道:“孤率兵离开长安之后,诸位臣工当谨记三个字,民为天!现在谁在撑着这天?孤的黑旗军!”
他的眼神冷冽,语气陡然发寒:“谁若乱我黑旗军,便是乱天下百姓。谁乱天下百姓,孤保证谁死无葬身之地。今儿本来是个大喜的日子,但孤却要将这话说在前面,孤离长安是为谋天下,孤回长安,是天下定。”
他看向大殿外面,缓缓说道:“我武惟扬,侵之于疆。取彼凶残,杀伐用张。勖哉夫子,罔或无畏,宁执非敌!百姓懔懔,若崩厥角,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吴一道和独孤文秀等人率先一拜:“武王心念天下,必无往不利!”
()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