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七章琅玡郡
魏国夫人这事也就这么定了,虽然让段断俩口子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却一点办法也没有,怎么办,封建皇权,你敢怎么着。当然换到现代,主席真给你个你不想要的头衔,你也不得小心接着,照样不敢说个不字。想想当年的郭沫若,就神马都是浮云了。
半岛彻底的乱了,守关的严阵以待,想逃难的平民可进,不过,要经过审查,有难民安置点,说好了,等那边事了了,他们还可以回去,吃喝不要钱,但要守规矩。带兵器的不管是谁,远远看到了,直接就射成刺猬,来了这么几下,大家也都老实了,想避难的,全都把身上带铁的全扔了。
难民营也不是那么好待,先学上国语言,认点字,对他们说,总不能给你们还得找几个翻译吧!人家想想也是,也就老实的听话,除了吃饭,也都自觉的学习,不知不觉被洗了脑。
当初锁边时,边境这边的土地全都拨给了军队,老百姓全迁到别处了,现在有人了,也派上地方官,拨上些土地,让他们自己种着玩,反正闲着也闲着,当然有手艺的也另外再安排,这些老百姓一想也是,大唐虽然坐壁上观,可也真没把他们怎么着,现在收容了大家,给碗饭吃,那头的仗还不知道打到什么时候,先安顿下来最重要。
于是大家改在大唐重建家园了,要不咋说老百姓其实是天下最可爱的人?人家要求还真不高,有口饭吃,有小块地能养活家里人,人就把你当天。此时大唐皇帝在半岛老百姓中的威望那是相当的高,问他还想之前的大王不,人家一定回你,“那是谁?”
半岛的局势也就越发的诡异起来,三方先乱的也许是老百姓,那是因为真的活不下去了,可是后来就不是了,几位野心勃勃的世家趁火打劫了。
历史实际上也一再的证明了这点,真正的农民起义军成功的机率几乎为零,你看混得最好的就算闯王了,结果呢,坐上龙庭没几天就被人赶下来了。
而闯王座下可都有小地主出身的军师、谋士,不然也跑不到北京去。可是他本人的素质不成,白瞎了人家的一片苦心了。(别跟小P说朱元璋,他算是异类,并不能真的算是农民起义,而是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小P有空再写他!)
所以等农民起义被世家代替之后,现在半岛就是几家有钱有粮的世家打来打去,开始时有钱有粮,当然能打,结果没打几天,发现不成了,自己家的存粮再多也不够兵士消耗的。想发展经济,没人,地也荒了。每家情况也差不多,一商量,得,别打了,枪口一至对外,先抢来粮食才是正经的。
周边,突厥太强,他们不敢;大唐也不好惹,人家也严防死守,再说了,考虑到将来大唐说不定也是退路之一,所以大家一至把目光投向了其它地方了。
问题是,人家也这么想着呢,于是越打人越少,越打越穷了。终于这些人看清形式了,原来大家都半斤八两,半岛上的粮食就那么多,现在也没有来源了,当然吃一粒就少一粒了,现在他们明白为啥大王丞相他们都跑了,就是比他们早一步看清了形式。
后悔来不及了,只能马上不打,坐下和谈,可是谈有屁的结果。各自为界,还是没钱没粮、还没人,照样活不下去啊!
他们想来想去,总觉得不能白干一场不是,总得捞点啥回来,只要自己给大唐皇帝的条件够优厚,让大唐皇帝承认自己的政权,自己这一仗就不算白了打了。于是各自上表大唐大皇帝,中心思想就是一个,只要大唐承认他们,以后他们把大唐当爹。不是假的那种阳奉阴违式的,而是当亲爹。顺便还把前政权的一些不轨事迹报了上来,表明自己跟大唐是一边的,他们是在为大唐除了害了。
连段断都不能不说这些棒子们真是很不要脸,反叛输了,还能想出这更不要脸的办法来,果然人至贱而无敌了。
李治把人的降表和那些报告扔给了半岛前主们,啥也不说,你们自己看看吧!但表情很能说明问题了,朕这么真心的待你们,合着这些年,你们就是这么对待朕的?
在京的那些大王们看完了,当然不干了,先赌咒发誓的说这些全是子虚乌有,他们乱臣贼子,人人得以诛子;等看到李治略缓和一点有脸色,就慢慢的再说起对新政权的确立上了。
大王们心里有个共同的心声,‘凭什么!’
可想想他们到长安之后的日子,他们也看明白了,大唐根本就没有帮自己的打算,所以想回去当土皇帝,人家才不支持呢。
现在看看那些人的降表,还有构陷自己的报告,当然也有些不是构陷。但本着,我得不到,你们这些乱臣贼子们也别想的宗旨,这几家本来是世仇的大王们凑一块,得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直接请求大唐把三地并入大唐版图,他们愿在长安终老。
这些人虽然逃离本土,可人家是正经的法人代表,手上都有正儿八经的传国玉玺。人家签的东西才有法律效应不是。所以人都说了,他们把国土捐了,大唐再不管就说不过去了。签了兼并合同,李治挥军北上,一举拿下三地,乱臣贼子们束手就擒,不束手还真没法子,骑虎难下不是。
半岛正式更名为琅玡郡,算是恢复了汉时的地名了。当初逃到大唐的人还不乐意回去了,好不容易安定了,地是自己的,房子也是自己的,不再是贱民身份,谁回去才是犯贱呢。于是大唐又一次大规模的迁移运动,半岛算是彻底姓唐了。
突厥那头也不是没想过趁火打劫,不过被地雷阵给吓着了,不过人家也是马背上的民族,几辈子以战养战,都是天生的战略家。很快发现这地雷阵好像是一次性的,炸完了就没了,可他们真没多少人经得起这么消耗,所以先赶着抢来的奴隶先过去,没事了,他们再派军队。
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唐版的地雷阵属于‘人工智能’,当然是自动系统他们没开发出来。奴隶过去没事,战马一动就炸。而且一炸就是血肉横飞,让后头的人胆战心惊。想硬着头皮再闯一下,结果前头还有一波。
想法子买通细作去探清虚实,但这属于大唐最高机密,谁有本事挨到李治身边去打听?知道的都是皮毛,于是也就老实了,也明白了,半岛是大唐看准的肉,别指望了。想想也就别再打主意了,决心去祸祸外围去,不碰大唐这头了。
段断在京里哈哈大笑,没想到《地雷战》还真是军事教材片,太有教育意义了,还从唐依那儿把毛爷爷的游击十六字箴言给套出去拿给了李治。
半岛战事是了了,可是事情却远远没有结束,那句话咋说的,打天下易,守天下难。半岛是打下来了,半岛咋管,朝臣们开始有了不同的意见。
当然要开朝会来商议,段断也被叫了过去,段断还是挺高兴的,虽然已经是永徵十年末了,可还是比预想的快,他是余有荣焉的,难得一次喜气洋洋的来参加朝会。
结果越听越不对,弄了半天,开朝会是为了瓜分战争成果,武将以李绩为代表,表示有功之臣要赏,要有功臣田,要加官进爵;
而文臣们却说这是朝堂通力合作之下的成果,没有户部,你们也各饿死,冻死。没有朝庭的周旋,他们能胜得这么轻而易举吗?再说也没打硬仗,虽有灭国之举,可是这能是军方的成果吗?
一时间吵个不停,段断真是一脸菜色,一早的好心情一下子消失以尽。
“清扬,平时就像话多,今天怎么不说话?”李治终于开口了,他又把段断当冲天炮了,而这回段断却想当回冲天炮了。
“臣属户部,臣请陛下恩准,琅玡郡免税三年,让移民能休养生息。”
“准了,朕也这么想,千里迢迢的迁移过去,当然得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李治点头,可算是听到几句有营养的话了。
“臣启陛下,第二件事是请陛下开恩,免除原琅玡郡所属贱籍,按大唐子民般分得所属土地。”段断想想再奏。
李治沉吟了一下,明白段断的用心,留在大唐开荒的毕竟只是一部分,大部分贫民还留在本土之上,此时若是逼着他们离开家园,到大唐来定居毕竟不现实,所以安置他们也是重中之重。毕竟大唐根基不稳,不能因小失大。
“准!”李治还是咬牙说了一个准字,但明眼人也看得出来,这声可没刚刚那么干脆了。
“第三允河北几处开平价,仓借粮于琅玡郡平民……”段断并没有计划,这会说的都是临时想的,他只想先帮原住民和移民们先把土地占上,再借粮给他们渡过难关,让他们好扎下根来,这样这些蝗虫们才不会危及他们。
“占了这么多地方,不赚钱,先花钱?”某文臣不爽了,现在大家都很会算经济账了,大国现在谈的都是经济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