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要下厨房,可是吓坏了老李头!
呼啦啦的跪下了一地,不止是老李头紧张,秦王府的亲卫也紧张。
唉……,李元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好吧,那本王不就下厨房了。这次你们听本王的,按本王的安排来作。”
只要不下厨,秦王殿下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老李头的白面并不多,一共就只有十斤,全部倒进了那个已经发了的面盆之中,兑在一起加水再和面。
大唐的面并不白,这可已经是百姓眼上最好,最上等的白面了。
李元兴在现代,时候也算农家孩子,他摸了摸了面粉,这就相当于现代人吃的一九粉。不过在现代,一九粉已经没有人吃了,市场上卖的面粉都是三七粉再加增白剂的结果,就是农家面,一般也就是三七,连二八都已经是非常非常少了。
这个一九、三七。指的是麦子磨面之后,麸与粉的比例,自然是麸的比例越高,面粉越白越细了。
秦王庄给秦王吃的粉,就是小石磨磨出来的头道细粉,那个可以说是精华了。
要真的按比例说,那就是七三。然后那个七会再磨一次,留下的麸子则加上野菜等就是奴隶这个级别吃的食物。对于低贱的奴隶来说,能用这个吃饱饭已经是非常幸运的。
“大锅煮些花椒水。”李元兴在指挥着。
老李头生怕自己的手艺太差,专门把村里烙饼手艺最好的找来,就是煮花椒水的,都是当然干过厨子,手艺相当不错的人。
大唐的香料不多,就是盐都是极贵重的物资。
被村里人称为雪盐的盐,是专门从秦王庄里快马取来的,这里的粗盐有苦味。
“这个盐,一年,最多一年就让村里人吃上。要是作不到,本王以后吃饭不放盐了。”雪白的,珍贵的盐撒入肉汤之中。李元兴并不知道,许多人的心都在颤抖,这么多盐,放在平时要作多少饭呀。
盐,百姓必须之物,李元兴感觉到惭愧,可也无奈,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呀。
起面与死面兑在一起,那就是半起面了。
“烙饼,不要厚了。就刀背那么厚就行,七成熟!”李元兴真想自己动手试试,可他知道自己要是一碰到这些东西,怕是又会跪上一地,算了,自己看着指挥吧。
蒜苗是贵重菜,因为吃了蒜苗就没有蒜头了。
可秦王要,庄户人家实在,丝毫没有半点犹豫,转身就去自己家门前那块小菜园子挖了一筐过来,生怕不够,还准备再去挖些。李元兴赶紧阻止,这挖太多了就是浪费。
“香菜,有一点就行了。”香菜在这个时候,还是半野菜的状态,当下就有人去挖了。
没有粉丝,这是一个遗憾。
不过李元兴相信,最多再过一年时间,就肯定会有粉丝了。至少会有粉条了。
第一张饼已经出锅了,可这种七成熟的死面饼要怎么吃呢?
李元兴拿一个大碗。
秦人豪迈,这碗口直径就有二十厘米,碗深十厘米,整个粗瓷大碗,没点手劲的人都没可能一只手捧起来,李元兴手劲不算小,可一只手捧着碗底要把这碗捧住就有些吃力,如果这一碗装满了饭,那李元兴根本就拿不动。
“来,这么整,各人整各人的!”
李元兴开始掰馍,都是小拇指甲大小的小馍丁。
第二张饼也出锅了,众人推让了半天,老李头年长,又是里正,所以归他了。
“能吃的,多来两张!”李元兴来自现代,营养,油水都不差,饭量自然也不会太大了。曾经长安大海碗,一碗八个馍的传奇,在现代已经是传说了,正常壮汉,四个饼就是极限,普通人就是两个饼。
这种七成熟的饼一但开始烙,出锅极快。
没一会功夫,人手一个大碗都蹲在那里开始掰馍。这轻松下来,话也多了。
“殿下,我爹娘前几天算了。这秋收完了,我们家能分上一百斤粮,两贯钱。”一个年龄只有十五六岁的亲卫,带着一种骄傲的神情在说着自家即将来到的幸福。
老李头捡起一块土块就砸了过去:“丢人的娃子!”
“说说自家粮食,不丢人!”李元兴劝解着。
老李头笑呵呵的转过头:“殿下,这娃子的爹娘那里会算账呀。这数要是传出去,就是丢了咱秦王庄的脸。就说他家,他爹娘再加上他那两个哥哥都是壮老,他家那老头子比老朽还小五岁呢,也能干!”
听到老李头在算账,李元兴很认真的在听着。
“按殿下您几个月说的那数,这一季咱们有三千六百二十四亩唐玉米,还种下了一季豆子。豆子产量不高,一亩就出了二百多斤。可咱庄子里种下菜,这些菜拉到长安换了一百多贯钱。”
老李头是这农庄的头,这些账目都是记在心中的。
“这唐玉米,按十二亩可以换一万斤粮,十只羊算。这就是三百多万斤粮,他家壮老多,再加豆子,菜钱的,他家分了精粮就有二百多斤,再加豆子八百斤,那是过千斤粮。这还有四贯钱!”
千斤粮呀。
老李头以前没有公布这个数字,这数字说出来之后,除了李元兴所有人都完全呆住了。
千斤粮,就是大丰年,地主家也不过如此。
李元兴却是默默的摇了摇头,李元兴心中也有一本账。现在可以用的土地有接近二十万亩,这么大的土地,一万多户人家,平均一家才分了一千粮食,其中精粮只有二百斤,这个数量实在太低了。
如果放在后世,二十万亩呀!
轻轻松松就是十万吨粮食的产量!不过看到所有人惊呆的表情,李元兴知道农户们很满足,这个数字足以让他们高高兴兴过年了。
老李头希望在大唐皇帝来的时候分粮,怕也是存了这个心思,让李二知道,秦王庄的农户富了,秦王是个好王。
“来,看我先整!”李元兴哈哈一笑,惊的那些刚才全呆住的人都回过神。
“小锅,放花椒水,加一点肉汤,烧开!”李元兴还是没有亲自下手,他指挥,厨房负责。看着锅开了,李元兴说道:“倒馍进去,煮!”
感觉过了一两分钟,李元兴抓了一把切好的蒜苗还有香菜撒了进去。
“出锅!”
出锅之后,上面再切上一片羊肉摆着,加上绿绿的蒜苗光是看着,许多人都不由的流口水了。许多小孩子闻到香味也都跟着跑了过来,远远的观望着。
大人们都有过交待,秦王殿下在村里呢,所有的娃子都不要乱跑。
李元兴捧不动碗,将碗放在石桌上:“一会好吃了,不要谢本王,都放开了吃!”
要谢的,老李头是流着泪在吃饭,这样的饭往年里过年也吃不上。可现在,这还不是什么节呢,肉是家里的肉,面也是自家的面,这就是自家吃得起的饭呀。
呼啦啦的吃着,李元兴可以清楚看到许多壮汉在抽泣着。
李元兴只有一块饼,放在碗里就是一碗底,倒是那块肉足够厚,全是精肉。
而其他人,有五块饼,六块饼的。
可厨子给的汤也不多,肉也就是薄薄两片。就这样,这碗饭也足以让大伙感动了。
这三个月来,他们刚刚搬到这里,村子里秦王庄出钱盖的,家里的粮也是秦王庄给的,就算有粮谁敢放开吃呀,照样天天去挖野菜,再种些菜去长安换些阵粮粗米。这有肉,白面,当今是头一回呀。
李元兴放下了碗,坐在那里默默的点了一支烟。
这仅仅只是一个秦王庄,只有整个大唐的人衣食无忧了,这才算是完成了第一步。
李元兴原本计划着,早上的时间用来视察农庄,到下午的时候去工坊看一看,最近工坊那里的进度有些过快了,仅是木器活这一块,有三成的木匠都是在院中干活,因为房屋太少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外面的订货量太大,大到许多低等工匠被强行提高了工作位置。
并不是说,低等工匠不用心。
事实上是,低等工匠就算非常用力,制作出来的东西也远远达不到精品。
只是大唐这里还没有什么质量体系认证,东西只要将就着能用就行,就算有些小毛病,象犁这样的东西,回去后用上两三年出了小问题再找个木匠整修一下,保证还能再用几年。
所以也没有人投诉。
几个工坊的头,还有那四个三等大匠却已经写了书面的东西呈到了李元兴面前。
减产,减少订单,这才唯一的办法,工匠不是一天就能成为优秀工匠的,一个杂工至学徒,再从学徒到匠人,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勉强合格,这还是在师傅用力教的前提下,可秦王庄这边许多的活计,都是需要至少是七等匠人才制作出优秀品的。
这会,农户们一感慨,一伤感,一激动。
李元兴去工坊的心情没有了,索性安下心来就在村里召集所的有村长,讲一讲一体农化发展吧。反正李元兴也是早就有这个打算。
至于说今晚回现代需要准备的东西,李元兴相信武曌会准备好的。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