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李二心中真的痛快吗?
李二狠不得把高昌王的皮拨了给自己作马鞍,可又能如何。他只有压着性子劝慰李元兴,要说原因,一切的原因就是,现在仅仅才是贞观元年。新皇登基,第一个不能有战败,第二不要有内乱,第三不能有恶名。
要是现在已经是贞观五年,李二敢兴全国之兵两头开战,打的高昌王与高句丽王满头是包。
隋亡于二世,穷兵黩武的罪名李二不敢背。
他与杨广太象了,他们有着太多相识之处,所以李二更怕人口舌。
李二亲自把李元兴送到秦王庄,却是连庄门都没有进,却在离开之前连续三次下令,秦王一路辛苦了,为国事更是操劳,让庄内上下用心照顾。
李元兴回到秦王庄,一言不发的把自己扔进大浴池之中。
浴室的音乐放的是钢琴曲,李元兴了解李二,他知道李二也为难。
另一边,李二回到长安,一进书房就将几案上所有的表章全部扫到地上,抽出架上的长刀用力的劈在几案上。
“圣上!”高公公吓傻了,跪伏在地上。
李二的眼神之中充满着杀气,他今年才二十八,虚岁也不过二十九岁。他依然有着年轻人的火气,依然有着那不服气的冲动。那怕他已经身为皇帝,那怕他已经是九五至尊。他一样有脾气的。
可恨的高昌人,狡猾的西突厥人,阴险的吐谷浑。还有那无耻的。卑贱的高句丽人。
高公公真的是吓坏了,立即派人去通知了长孙皇后还有太上皇李渊。
长孙皇后不在皇宫。正与长安各贵妇在踏雪楼欣赏最新的歌舞剧,木兰从军。
这花木兰。大唐皇帝李二在看过这歌舞剧之后,亲自加封:孝烈将军!一个随口的加封,却让这歌舞剧大火,如果不是给长孙皇后加了一个专场,要是正规的买票,长孙皇后要等到明年才能看到。
李渊却在皇宫之中,听到李二书房之事,一把掀翻了牌桌,大步来到了李二书房。
“都滚出去!”李渊大喝一声。
李二书房之中的太监、宫女如临大赦。飞也似的逃了出去。
“儿臣真的很想兴全国之兵,让天下人知道,我大唐之威!”李二一字一句的说着。
李渊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看来,是把吾儿气得不轻呀!”
李二已经冷静了下来,把和李元兴的对话完整的给李渊重复了一遍。结果李渊听完,眉头也皱了起来,作了九年皇帝的李渊也有些束手无策,其实李二的选择已经是最好的,先让高昌灭了伊吾。然后大唐再动手,义、理都占上了。
也更容易给大唐百姓们有一个交待。
更重要的可以得到民心的支持。
“朕有一计,只是不知道是否来得及!”李渊想了想之后说道。
李二却摇了摇头:“父皇所说的,必定是分裂西突厥之计。已经在实施了。只是最少需要三年时间,就算有什么变故,也不及。”
“吾儿有没有想过。如何加速西突厥的分裂。如果西突厥分为南北,那么大唐可得利巨大。”李渊又说道。
李二还是摇了摇头:“不能帮大唐出兵。分裂也无用。父皇有所不知,一但高昌王出兵。必然是吐谷浑大军随后,孝恭是顶不住的。这是国战级别的战事,不是区域性战乱,一但开战,非十万战兵不可胜!”
“五郎那箱大贤神策,也无用?”
“有用,但却是时间不够了。要战伊吾,现在就要秘密派兵了,要知道冬天大雪封路,长安派兵根本就到不了伊吾,到是等来年春暖花开之时,长安这里出兵伊吾已经没了,所以儿臣与五郎才找不到一个可行的办法。”
李渊也知道,现在根本就不可能派兵。
没有理由,没有借口。
大唐不能给周边国家太多的压力,而且那里的战斗不是几万人就能够解决的。十万战兵,就需要再有十万辅兵,以及三十万运粮的民夫,甚至五十万运粮的民夫。
“罢了,手书李孝恭,让其适度避战,可以损兵过多。明年夏天再战!”李渊想来想去,李二的战术选择已经是眼下最好的,甚至可以说最完美的战略安排了。
就算心有不甘,但人有时候要学会退让。
那怕是皇帝也一样。
当晚,李二召李靖、房玄齡等重臣入官商议,而李元兴则在温香软玉之中把所有的一切都忘记了。
酒也喝得不少,昏昏沉沉的到次日,李元兴头一次没有早起晨练。
一直睡到快中午的时候,陆毛锋已经到后院三次了,听闻李元兴还没有起床,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汇报了。
直到下午快两点左右,李元兴才醒来,昨夜的酒与放纵,让李元兴还有些头痛。
“殿下,有两个和尚天不亮就在庄外求见。原本陆校尉是要赶他们走,可他们却说自己是大和国和尚,在前隋的时候来到长安,学习十余年至今,数次往返与中原与大和国,现准备返回大和国,鸿胪寺不发给他们凭引,特来求见殿下!”
李元兴听到这话,头脑立即就清醒了。
脑海之中冒出了一个词:遣隋史!
“两个和尚,惠日、惠齐?大业十年来到长安的,当时他们受到了非常隆重的招待,然后就留在长安的两个和尚。”李元兴小声的自言自语的说着。
秋香却没有听到李元兴在说什么,只是问李元兴:“殿下要吃些粥吗?”
“不用,吩咐下去,准备清淡一些的午餐,也给那两个和尚弄些吃的,然后让他们在小会客厅来。本王见一见这两个和尚!”
秋香领命下去了。
两个倭国和尚坐在门房等候处,表面上非常的平静,可心中却是急为不安。
自长安秦王灭佛之后,他们差一点就把命给丢了。
之后,别说是长安城。整个大唐就限制了和尚随意的乱跑,没有凭引当真是寸步难行。大慈恩寺没有办法给他们凭引。
后来他们找到了京兆府,京兆府听说是倭国和尚,更加的不管了。
要是放在以前,或许还能借异邦的身份有一些特例,可高句丽人那事一出,整个长安对异邦人非常敌视。在长安人心中要么是朋友,要么就是敌人,没有表明态度的,一定就是潜在的敌人。
到了鸿胪寺,结果他们拿不出使节的凭证,鸿胪寺才不管他们的。
秦王府是最后的机会了。
一听说秦王回府,两个和尚立即就赶到了秦王庄,希望可以得到回家的凭引。
“秦王殿下将在半个时辰之后允许你们觐见。秦王府中的规矩是……”负责传话的太监足足讲了几十条的规矩。
末了又补充了一句:“你们是佛门子弟没有问题,但不要在秦王殿下面前装神弄鬼。轻则乱棍打出,重则将你们贬为奴隶。”
秦王灭佛不是一个故事,两个和尚亲自经历过了。
不过,这两个和尚却认为,去糟粕,留精华,对佛门未必是坏事。
半个时辰之后,李元兴在小会客厅见到两个和尚。
李元兴手中拿的书,其实就是两个和尚的资料,根本资料上讲,两个和尚应该是在公元623年就回去了,可现在已经是公元627年了。这其中的意外出在那里了?
“讲讲你们的情况!”李元兴连头都没有抬,轻声的问道。
丝毫没有礼貌吗?
不!两个和尚都没有这样认为,也不敢这样认为。大唐的秦王比他们所知道的任何一个中原的权贵都有着无上的权势,能见他们已经是极大的荣耀了,不敢有丝毫的不满。
“秦王殿下,小僧在大业十年就来到了长安城。武德五年借商船回到了大和国,向我大各推古天皇介绍大唐之兴盛,中原之美丽。我大和国推古天皇派出百人使团,有僧人二十一名,算学士十人,礼学士十人,优秀的工匠三十一人,剑士十人,船工二十四人,再次赴大唐而来,只可惜遇到了风浪,许多人都死在海中。”
李元兴听着点了点头。
这与历史上的记载不同,历史记载遣唐史第一次应该是在贞观四年。
可这样说来,就是在武德六年,或者是七年就有过一次,结果人全死了。
那惠日和尚继续说道:“我二人通水性,又是来过中原。在海中得以生还,后在海边寻求多方帮助,数次找寻我使团之人,历时一年时间,却无半点收获!”
“大海无情!”
李元兴开口说了一句。
惠日和尚一礼之后,继续说道:“大唐皇家学院开学,各邦学子无数人入学。我与师弟打算返回大和国,再请我大和推古天皇派使团前来。学习大唐的文化以及礼仪,希望秦王殿下允许!允许我们回到大和国,也允许我大和国学子在大唐学到文化与礼仪!”
李元兴听完之后只是随意的挥了挥手:“此事本王已经知晓。”
“送客!”太监郑和扯着嗓子高喊了一句。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