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送检

  “凌医生,就切这么多吗?”武新市一院的刘慈山是专攻肝胆的副主任医师。当然,在接触到凌然以前,他基本是不敢切肝的,主要还是做胆囊类的手术,再围着肝做点文章。

  长期邀请凌然做肝切除手术的结果,就是刘慈山等人的能力直线升级,现在已经可以直接主刀做点肝脏的小手术了,不过,还是要请凌然来坐镇才行,否则,一旦出现意外,从武新市送病人到云医可就有些来不及了。

  以凌然的性格,即使是收了钱做指导手术,也是有什么说什么,尽管开始容易惹的人不开心,但是习惯了……刘慈山等人就习惯不开心了。

  刘慈山跟凌然在一个手术室里,也是习惯了有什么问题就直接问。

  作为一名奔五的副高,他也是有一颗想要治愈肝癌的心的。

  凌然同样是回答的很直接:“尽可能切小一点,有利于术后的恢复。”

  刘慈山不适应的道:“但是……这样切不干净吧。”

  “等送检的结果再看。”

  刘慈山怀疑自己听错了,不由追问:“如果送检的结果显示没切干净的话,怎么办?”

  “那就再切一点,然后再检查。”

  “如果还没切干净呢。”

  “那就多切一些,结束手术。”凌然的头脑清醒,如果两次都没切干净的话,再强挺着脖子多保留器官就是搞笑了。

  不过,今天的病人要是切的肝脏多了,能不能再醒过来都是问题,于是,这又转变成了一个两难的矛盾。

  要说的话,东科的孟杉将人送过来,是真真选了个好病例。

  做好了,医院发奖金,做差了,医院发退职金,妥妥的。

  手术室里的医生们,则是面面相觑。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凌然的态度,可就显的有些随意了,或者说,又变的过于郑重其事。

  刘慈山小声道:“肝癌切除的话,通常没有那么长时间等待送检结果吧。我的意思是,等一次或者两次可以,等三次的话,是不是太久了?”

  肝脏缺血的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算是比较正常的,而三次检验报告,花费的时间就得一个小时了,更不要说,肝脏的切除还极其复杂,每次止血缝合什么的,还要浪费掉大量的时间。

  凌然道:“第三次是留出来的底线,正常来说,第二次切除就应该能有确定的结果了。”

  “我没听懂。”刘慈山明显是被教育过的,否则的话,他是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没听懂三个字的。

  现在属于手术间隙,医生们都扎着手,等待检验科的报告中,凌然干脆讲起手术内容来:“患者戚玉泉现年73岁,肝脏功能较弱,做保肝处理后,多项指标也仅仅处于及格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尽可能少的切除他的组织器官。同时,又要尽可能切干净,因为患者同样不耐受化疗。所以,根据送检结果,最小化的切除肝脏是唯一方案。”

  患癌组织如果能切干净,就不太需要化疗,最多是一两次低剂量的预防性的化疗手术。

  但是,如果患癌组织不能切除干净,那化疗的频率和强度就不是一个概念了。凌然并不认为戚玉泉能挺得过来。

  其他医院的医生们满脸的犹豫,他们肚子有无数的话可以说,只是没好意思说出来。

  “因为这样的病人,根本不适合做手术呀。”

  东科的会议室里,也有一群医生坐在一起,看的笑出声来。

  “鲍教授说的对。”孟杉随口说了一句。

  坐在他对侧的鲍教授,就是最早检查戚玉泉的医生。不过,与孟杉不同,鲍教授依旧在公立医院里任职,只是有病人了,才到私立的东科来赚点体己钱。

  私立医院的医生大部分如此,给普通人在公立医院看病,给有钱人在私立医院看病,给有权人在特需楼看病,可以说是非常社会了。

  鲍教授自己是普外出身的专家,此时看着屏幕里的手术影像,道:“这个戚玉泉家里面是有矿的,真的有矿那种,所以,生病了以后,寻医问药了好几个医院的,如果美国的医院,敢给他做手术的话,他就去美国了,哪里需要找到云华的医院去。”

  “美国的医生也不敢给他做手术的。”

  “没有办法做的嘛。癌症这种东西,有的是可以做手术的,有的就是做不了,你能怎么办呢。”鲍教授语气淡定的道:“年轻人总是觉得自己能行能行。其实呀,有些事情要说不行,才是真的能行。”

  “鲍教授说的对。”孟杉对这些兼职教授,基本都是捧着的态度。

  兼职教授是按工作量收钱的,在私立医院这种地方,工作量原本就高不了,所以对他们非得态度好一点,才能留住人来。

  当然,孟杉这样的全职副院长,赚的就很可观了。他也不介意小小的捧捧同行。

  鲍教授被捧的很开心,于是再道:“咱们做外科医生的,是要量力而行的。像是戚玉泉这样的身体条件,这样的年龄,得了癌症的话,真的只能姑息治疗了。这个凌然,想的是挺好,像是做肠癌之类的,搞个同步的病理检查,他就不想想,我们要是能搞的话,怎么可能不搞……”

  “确实是搞不了。”旁边的医生也是普外的,顺手捧了个哏。

  鲍教授颔首:“这样子是浪费时间,到时候病人能下手术台就算是好的了。病人和家属也不想想,这样一个几小时长的大手术做下来,73岁的老人了,真的能挺过来?”

  “要是癌细胞能切除干净了,才有做的必要。做不光,就是草菅人命。”

  “所以说,他一定是多切的……”

  鲍教授话音刚落,屏幕里的手术室的电话,叮铃铃的响了。

  “1号手术室。”巡回护士跑去接了电话。

  几秒钟后,巡回护士挂上了电话,向凌然摇摇头:“边界不清晰。”

  手术室里,发出齐齐的叹声。

  各地接入了信号,观看手术的医生们,更是无法安静下来。

  正在做助手的吕文斌和余媛,也略显不安的看向凌然。

  “我们再切一点。应该没问题了。”凌然却是笑笑,再次重复前序的步骤,将病人的肝脏,薄薄的切下来一层。

  他刚才其实是卡着边缘来切除的,毕竟,实际操作起来,他是需要根据记忆来做判断的,手滑一下,可能就多切了一厘米的肝脏出去了。对戚玉泉这样的病人来说,多一厘米少一厘米厚度的肝脏,肯定是要影响到寿命的。

  因此,凌然做切除的时候,是趋于保守的。第一次切除猜错了也没关系,肝脏的血流反正都已经阻断了,一个小时以内,区别都不会特别大。

  现在,凌然再多切掉一点肝脏,既能保证癌细胞清楚,又能保证较多的肝脏剩余。

  凌然自信满满的做了切除,并让护士将切片送检,再抬起头来,看到的就全是担忧的表情了。

  “凌医生,不如再慎重一点,多切一些。”

  “二次送检就别了。”

  “切的太薄了,还不如再切一块。”

  大部分的医生都是稳字当先的,他们也没有虚拟人,就只能从旁劝说。

  凌然扎着手,面带微笑,不为所动。

  类似的场景,在他的人生中曾经不停的出现,凌然也早都习惯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医凌然全本TXT合集